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业务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3 23:1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业务管理制度

一、业务工作管理制度

(一) 教学准备制度

1.教师备课时间为每日15:00——16:00,教具制作准备时间为17:00|——18:30.2.教师需提前做好下周教学工作计划、日活动计划及活动方案,每周四上交业务园长或园长助理批阅。

3.周计划要平衡课程的各方面内容,活动需体现集体、小组、区域、户外的交替,做到主题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4.日活动计划需按一日活动流程书写,注明具体实施时间和组织形式,做到过程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5.教师教案需根据活动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制定,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幼儿的发展与需要,兼具系统性和综合性,字迹工整,书面整洁,无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6.制作教玩具要具有可操作性,创意新颖,方便,耐用,体现多功能性。

7.准备各项教学活动前,教师应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音乐活动时,教师应熟练弹唱乐曲,准备故事语言活动,要能熟练背诵儿歌故事。

8.备课时间可进行级组交流与商讨,充分调动和运用集体智慧商讨教学活动。 9.幼儿园电脑仅供备课和学习使用,不得利用电脑开展与学习、备课无关的其他活动。

(二) 听课制度

1.园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听取各班教学活动,做好原始记录,采集第一手材料。 2.各园应根据本园实际,制作科学的听课记录表。表中反应听课原始记录、值得交流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商讨的改进措施、检查人与被检查班级教师的签名。

3.听课人员在听课期间,要尊重班级教师与幼儿,不随意参与、打扰班级的教学及生活活动。 4.园长每周至少一次蹲班了解半日活动(上、下午半日活动)的组织情况,检查班级管理及各环节教学组织情况三次。并认真做好记录,每次检查之后要及时组织教师反馈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与教师共同拿出整改的措施。

5.每月园长应向机构教科研中心上交半日活动检查指导记录至少4篇以上,每学期听课记录不少于20次。

6.业务园长或园长助理每周至少蹲班四个半天,全面了解各班级半日活动组织与教学现况,记录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剖析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分析幼儿的学习特点与规律。 7.每次听课后,及时组织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帮组教师解惑,促进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8.业务园长或园长助理每月向机构教研室上交蹲班指导记录至少8篇以上,每期听课笔记至

1 少40次。

9.每位教师每学期到同年纪组相互听课2次以上,能从中发现其优缺点,相互交流,商讨共性问题总结教育策略。

10.本班教师要做好主、配班听课记录,记录教与学的实景,以作为教学分析与调整教学方案的依据。

11.每学期带教师到省级园、市级园听课1——3次,到机构各园听课至少3——5次,开阔教师视野,提高业务水平。

(三) 业务学习制度

1.每周安排一次业务学习或教研活动。

2.学习时做到严肃认真,不迟到、不早退、不闲聊、积极参加讨论、认真做好记录,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3.外出学习时,事先准备好笔记本,不迟到、不早退,做好记录并主动向领导汇报。 4.每月举行一次班级工作汇报。每月写一篇教育笔记,每学期进行一次以上各年龄班一日教育活动、环境布置、游戏活动的相互观摩、检查。

5.各年级组根据幼儿园计划和每学期的情况,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及时吸取国内外幼教信息,有计划地组织保教人员搜集、整理、编写资料,定期组织学习与讨论,并在实践中探索,不断交流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有特色性。

6.园长(或业务园长、业务助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教师的教育计划、教研组计划、教师的教育总结笔记。检查保教人员一日活动组织或某生活环节,及时与保教人员交换意见。 7.每学期进行一次园、班级全面总结。每学年进行一次教育、教学专题总结,并将其载入个人档案资料,经评选出总结、论文装订成册,并给予表彰奖励。

8.教师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由业务园长(助理)和教研组长共同负责,行政人员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布置相关任务,教研组长做好活动记录。

9.学习时做到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杂志,不谈笑,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要思想集中,积极参加讨论并发言。

(四) 教师培训制度

1.青年教师在1—3年内,必须和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骨干教师结为师徒。 2.师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认真指导教师备课。

(2) 每月听一节教师的课,及时交换意见,认真做好记录。 (3) 每学期为教师上1—2次示范课。

2 3.青年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有疑难问题主动向师傅请教。

(2) 认真听示范课,写好听课记录,并进行分析。 (3) 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

4.通过师徒结对,使教师一年能胜任工作,能发挥特长,能成为园骨干教师。

5.充分利用本园教师资源,采取层层结对方式,即:省级学科带头人帮带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帮园级学科带头人、园级学科带头人帮园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帮其他教师。从而加快我园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五) 教职工培训制度

1.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取得高一级资格证书的教师,幼儿园给予奖励。

2.提倡互帮互学,以老带新,传授经验,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如英语、舞蹈、美工等,并进行考核评比。

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每学期邀请专家或同行来园讲学、交流,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全园性的外出参观活动,并根据不通需要,选派教师到各地学习。

4.坚持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业务学习内容,使全体教职工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了解幼教发展动态。

5.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或业务培训将作为每学期评选“先进工作者”的必要条件。

(六) 延时班管理制度

1.根据本园师资情况,在中、大班组织部分有特长的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2.兴趣小组由学有所长的教师负责开展具体工作。

3.必须按规定时间正常开展活动,如因某种原因未能正常进行活动的,则另找时间补上。 4.要求每次活动都能认真备课、写好效果记录。

二、班级工作管理制度

(一)班会制度

1、各班级每月至少召开班会一次,遇紧急情况,临时召集。班会由班长主持,必须保证两教一保三人同时在场。

2、班会应以配合幼儿园实现“思考优质教育、不断追求优质教育”的目标为目标,充分发挥加强管理,增进交流,促进保教结合的功能。班会内容应围绕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以及研讨幼儿一日活动展开。

3、班会内容需有记录,每月呈送园长审批,关键问题及时与幼儿园领导取得沟通,并予以解决。

4、若条件允许,各班级可视本班家长的具体情况,成立由家长参与的班务工作质量管理委员会之类的监督机智,让家长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体现家园共育的幼儿园管理思想。

(二)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老师需相互沟通,及时交换意见,配合一致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2、任何情况下,交接班程序不能简化。交接班老师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不允许漏写或补写。交接班记录内容如下:

(1)幼儿基本情况(人数、情绪及健康状况、带药情况及对体弱儿照顾等)。 (2)幼儿进食情况、教育教学情况、活动等。 (3)有无事故发生(包括小伤、破皮情况)。 (4)家长工作。

3、接班老师需提前十分钟上班,接班时认真检查每个幼儿的身体状况及当天在园情况,确定幼儿人数与交班记录相符后,方可签上自己的名字,交班人应在接班人签字后离岗。交接班采取谁签名谁负责制,如接班人未签名,发生事故由交班人负责。

4、当班时发现幼儿有异常反应需及时询问并处理或报保健室协助处理,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若发生意外事故,则需及时请配班老师或保健室协助处理,并向行政汇报,以便做好事后工作。

5、下午幼儿离园,值班老师须认真组织,将孩子亲手交给家长,对迟迟没来领的幼儿,则设法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直至最后把幼儿交到家长手中。

6、值班老师须在幼儿全部离园后,做好班上的物品整理工作。

(三)班级卫生工作制度

1、每周五大扫除,彻底搞好班上和包干区卫生。

2、幼儿玩具需每0、3%的消毒水浸泡15分钟,书籍阳光下晒1小时。

3、保持室内外清洁,空气流通。每天早晨、下午起床后开窗换气。

4、班上厕所每天冲洗至少5次,消毒1次,每周五用洁厕精洗1次。

5、班上活动室每天拖地1次,周五用消毒水拖地1次,桌椅柜每天抹1次,电风扇每月抹1次。

6、班上睡房每天扫地1次,每周五拖地2次。

7、睡房和活动室需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一次,每次30~~40分钟,时间在每晚幼儿及工作人员离开后。

8、毛巾、被子、床单每月洗1次。

9、每周为幼儿剪指甲1次,每两周剪脚指甲1次。

10、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四)班级进餐制度

1、教师必须与保育人员密切配合,一起做好幼儿的午餐准备工作。

2、教师需对幼儿进行餐前教育,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进餐。

3、保育员须按时做好餐具、毛巾的消毒工作;按规定时间到厨房取餐,取餐时须保证幼儿饭菜的量;分餐时须保证饭菜分离。

4、温度高于40摄氏度的汤水,严禁进入教室;进入教室的所有餐点、餐具须用餐车推入教室,盛装饭菜的器皿都要加盖。

5、严禁在幼儿未按要求入座前,班级秩序混乱的状态下分发饭菜。

6、分餐时须保证幼儿一人一套餐具,且饭、菜分离,同时需提供一定数量的垃圾盘,用来盛装幼儿吐出的骨、渣。

7、进餐时,需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大声谈笑。保教人员需及时了解班上饭菜的供应情况,有缺少的及时补足,保证幼儿吃饱吃好。

8、午后后,幼儿自行按要求放好餐具,教师组织幼儿洗手、漱口、擦嘴、散步等,同时搞好餐桌、地面的卫生工作。

9、开餐时间内,所有后勤工作人员及非固定在班级的工作人员,应按幼儿园的安排协助各班送餐、开餐,及帮助年龄小的幼儿进餐。

10、厨房炊事班长需每周不得少于两次下班查看幼儿进餐情况,了解幼儿的口味和对饭菜的需求。

(五)班级外出活动制度

1、每次活动须准备活动计划,事先熟悉活动地点的环境,了解周围是否有水塘和其它危险物。

2、每次活动必须保证3名以上工作人员跟随照顾。

3、出发前需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清点幼儿人数,编好组,检查幼儿衣物和身体。

4、行进时工作人员需时刻走在幼儿队伍的外侧和两头。

5、上车时老师须在两头照顾。行车时,不能让幼儿探头伸手出窗外。下车时,须有一名工作人员先下车接孩子。

6、活动时,每换一个活动地点或内容需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请清点人数。

(六)幼儿接送制度

1、幼儿须凭卡接送,保证幼儿一人一卡,人走卡留,人来卡走;

2、根据家庭的特殊情况,需办理一人多卡时或遗失补卡,须写申请由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到园

5 务办公室办理。

3、陌生人代接幼儿,须持接送卡,且出示本人身份证(或有效证件)。班级教师应做好代接登记工作,登记本上须有代接人证件号及亲笔签名。

4、班级教师、保育员,需明确掌握每位幼儿的接送情况,遇特殊情况需要临时改变接送时间,班级人员须及时通知家长。

5、入园、离园时,班级人员须有明确的分工,并利用接送时间与家长针对幼儿情况进行简短的交流与沟通。

(七)班务财产管理制度

1、分配各班使用的财产、物资须按机构财务管理统一要求分类编号,立册登记。班级管理的三位负责人对班级物品签字确认后,将原件上交幼儿园,班级留存一份用于管理参照。

2、每学年结束前,班组成员要共同清点班务财产,如数交班。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员按册验收,数目相符在交接栏内签名,以示班务财产物资交接清楚。

3、班上的财产、物资,非本班人员不得擅自拿用,特殊需要可向该班的班主任借用,定期归还,如有破坏负责赔偿。

4、班务财产在使用期间有损坏或遗失,由班主任向后勤主管人员报告,属合理损耗的准予注销并根据需要重新补发,登记入册,如无需要则不补发。属不合理损耗,则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三、文书、档案管理类

(一)档案管理制度

1、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1)教职工各项记录及归档资料一律用钢笔或打印记录,不得用其他笔书写; (2)建立健全各项文书档案,图片资料由专人建档管理;

(3)凡借阅档案,须经领导同意,并按要求做好登记,不得损坏和丢失,确保档案机密安全。

2、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1)下属幼儿园内资料应与软盘配套存放,建档规范,分门别类,按年装 订,编日遍页,材料要用钢笔写,字迹清楚,进档材料统一用纸,装档时拆去原装订用的订书针,根据材料性质确定保留期限;

(2)交机构的文件应用软盘拷贝,连同文字资料一并上交;建档资料是幼儿园的历史记载,注意妥善保管,不泄密,不遗失。

(3)各项文书落款应有时间。编写人。打印人,幼儿园名称; (4)归档按以下几方面搜集分类:

6 ①、各种计划、总结;

②、各种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考核评比记载; ③、上级下发有关文件资料; ④、教研教学工作资料;

⑤、固定资产档案和财产管理资料; ⑥、教师业务档案;

⑦、幼儿生长发育。健康检查有关资料; ⑧、幼儿在园基本情况资料;

“三册”(2.5—6岁幼儿花名册,残疾幼儿花名册,在园幼儿花名册);

“三表”(幼儿园情况统一表,幼儿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办园条件基本情况统计表); “一卡”(幼儿健康卡);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公司业务管理制度

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

公司业务管理制度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收支业务管理制度

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业务管理制度
《业务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