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发布时间:2020-03-03 10:55: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日期2007-03-19] 来源吴忠市利通一小

作者宗玉娥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浓厚的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首先,创设一个坐车到商店购物的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汽车,醒目地标上1元字样。“上车1元,请小朋友自觉投币。”由学生自由用各种不同的1元币值上车,从而理解1元=10角。最后,创设一个购物付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品办一个文具商店,每个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充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体会1元钱的币值,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文具商店”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还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自主、效果不错.

二、在活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红花配绿叶“传口令”“找朋友”、“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如“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写有下面这道题的小黑板:把上一行的每个数都减8,得数分别填在下一行的□里面。11 13 10 15 12 17 16 14 9 18 □ □ □

□ □ □ □ □ □ □然后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1)移动8,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8(不按顺序),让全班口答。(3)按小组“开火车”,看那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插红旗比赛。老师移动卡片8,学生出示数字卡片,给全对的小组插小红旗鼓励。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森林里的小动物开运动会,踊跃报名的小动物可多了。大象校长给它们排队,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动物?(电脑演示)大象校长给它们排好了队:电脑显示队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左往右—行一行地数,第11只小动物是什么(电脑显示,答对了,我是 ,并发出三声叫声或跳动三下,答错了,电脑老师给予鼓励性语言);从上往下一列一列地数,第11只小动物是什么;现在老师不告诉你怎样数?第16只小动物是什么?这样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的独特的声、光、色、形、动画等效果,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并按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快慢、动静之间的合理调节,通过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画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基数和序数概念的理解,学生初步学会了有序观察、有序思维的方法,通过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问题,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嘀嗒,嘀嗒,铛,铛,铛;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猜谜语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三、在创新中增强学习的兴趣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反馈进行激励和强化,使学生从反馈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9+5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借助手指算,

1、

2、

3、

4、

5、„„

13、14,有的学生借助实物算:先拿9个实物,再拿5个,接着数出一共是14个,有的学生用:“凑十”的方法算 ,9 + 5 =14,有的学生用:

10 1 4 9 + 5 = 14

10 很好,你真聪明!还能继续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体会到几乎每一道加法题都有丰富的解题方法。在他们面前展开的是丰富和生动的学习生活,都能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四、在激励评价中感受成功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话语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更是一次又一次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一试,轻轻的说给老师听一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啊!”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使学生向“会学习、会创新、会开拓”的目标靠拢,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让学生体验成长快乐

快乐体验、快乐学习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让每个学生体验快乐成长的幸福

快乐学习、轻松体验

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