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期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4: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课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耗时多,效率低,教学效果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决定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深化课程改革,推行 “135”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我校是“135”课堂教学模式的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在四两个年级的各个学科都积极开展了“135”课堂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一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学生能够养成课前积极预习的习惯;二是把课堂更多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学习。自实施这一模式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135”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在课时及时放手,在课后总结反思。作为衢州市重点课题《初中数学“135” 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本课题通过对不同数学课型运用“135” 课堂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启发学生提出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二是从教师的角度,如何让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步步向前运行的。三是丰富教学案例及其点评,为广大教师提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示范性的做法,科学有效、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策略将为改革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以研促教,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研究的目标

(一)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觉学习、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2.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寻找适合小学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发展动机,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3.通过研究,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二)主要任务

1.由本课题负责人杨兰雪校长组织学习“135”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编一小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学习材料,组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观念,要抛弃以往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

2.让教师转变角色。通过集体培训学习,改变教师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了解和熟悉“135”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程序;积极探讨本学科相适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结构,基本掌握模式与程序,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思维活跃、收获丰厚的课堂效果。

4.具体措施

(1)根据本次活动的周期性计划,实验教师必须从“三个一”抓起,即从实验的年级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从最后一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学习、能学习。

(2)灵活地运用了“135”课堂教学新模式。辩证地处理了教和学的关系,把学放在了首位;辩证地处理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教自己。养成学习自主、训练自主的品质。

(3)实验教师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教好。积极辅导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力求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提问重点也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班内建立优生帮助差生的互帮网络,以“优”带“差”,培养优生与差生的情感。

(4)实验教师应经常向实验组成员汇报试验的开展情况。将实验过程中的深刻感受或棘手问题作好教学后记。定期与学科组成员交流意见,随时修改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5)实验教师必须制定完整的施教计划,定期做好基础差的学生的检测工作。对本班能力好、中、差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将好、中、差生的水平拉得最近。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㈠研究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设臵学科教学的教学情景,形成双向探讨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

②经验总结法:注意学习吸收外地有关德育目标研究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③专家访谈法:就课题研究实践的相关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指导。

④文献法:强调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㈡研究过程

时间为1.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为准备阶段;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为实施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为总结验收阶段;在2014年11月总结出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以供评价和推广。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2.优秀论文集;3.教学案例;4.优质课。

五、课题的实施

经过实验,我们的教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从理念上得到了提升。通过教师业务基本能力的测试和基本功训练提高了教师的基本能力。通过 “课堂教学模式”现场会提高了教师们对教学模式的再认识。具体如下:

1)教师的变化

①教育观念的变化

过去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但是经过实践,教师具有了教育民主与平等,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重创新,重社会实践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认真研究和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也不能等待观望,放任自流。要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②教学方式的变化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合理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激起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能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活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情境展现,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使不同学生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在创设情境中我们注意情境的生活化、故事化、现实性,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来定。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认识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非常有益。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的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

给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

首先,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可以“先学后教”、“先做后说”,这是因为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其次,我们还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后进生”。因为我们知道: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③评价方式的转变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评价方式的改变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学生的变化

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改观。我们认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学生更加喜欢学习了。他们可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具有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能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中,老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素材或话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争论,在碰撞中学会思考和探究,学会科学的思维能力。伴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发现学习”。

①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

俗话说,学问、学问,是“学”加“问”。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不围绕问题进行教学,那么教学活动便成为表面的、盲目的行为。问题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我们学生的意识。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起初学生不知道怎么提问题,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指导,学生们慢慢得学会了发问,学会了质疑,使课堂上充满了智慧火花。

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过去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六、反思及困惑

1、收获与体会

开展本次实验研究,使我们有机会又一次重新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索,总结了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深信师生的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潜心钻研,挖掘潜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学生以积极、自信、主动创新的良好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互相促进、同时发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2、困惑

(1)教师的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在教学实际中容易出现这几种现象:有的教师虽然明明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却不相信学生的潜力,担心自己讲少了学生不明白,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不敢给学生尝试时间和空间,仍然死死地占据着整个教学过程;有的教师的教学活动主次颠倒,表演、展示过了头,重形式,轻质量,追求表面的热闹和花哨,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有的教师机械地将教、学、创分离。

(2)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养成了对老师的依赖性,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和死记硬背,懒于动手动脑。他们的不良习惯成了使教学的双边活动徒有虚名。

3、思考与建议

(1)教学模式只是为各类型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提出一条思路,并不是可供教师机械模仿或模拟的样板。在选择与应用的过程中,决不能死搬硬套,使教学变得机械和死板。构建教学的模式的变量、教学的程序在教学过程中的排列组合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特长,来选择和创造性的运用教学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当堂过关的设计要体现出不同层次,做到因材施教。一般分为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掌握)、能力题(要求85%的学生掌握)、拓展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掌握)

(3)教师讲多少,课上占用多少时间,不能搞硬性规定,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内容灵活把握。总的原则是: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交流能学会的坚决不讲;学生必须掌握而又自学不会的内容教师要讲深、讲透,当然,要讲究讲的方式方法。

中期总结

中期总结

中期总结

中期总结

中期投资总结

中期总结[材料]

阶段中期总结

毕业论文中期总结

中期教学检查总结

培训中期总结

中期总结
《中期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期总结报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