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7:3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介绍荔枝知识的文章。教学内容不太难,但最有特色的是文章运用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学生对荔枝有直观上的了解,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以及序的特点,

识记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常识,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学习精确、生动的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

三、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四、教学设想:

文章结构简单,可重点把握说明的顺序,也没有什么难懂的字句,可让学生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可将《过华清宫》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鲜荔枝难以贮存加深印象。

五、教学方法:

(1)通过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2)课堂上多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法,使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3)利用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荔枝吗?吃过荔枝吗?你见过或吃过的荔枝是什么样的?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荔枝由于其色香味俱佳而被公认为果中珍品,受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美,唐玄宗为了能让自己的宠妃杨贵妃吃上鲜荔枝,不惜用驿马日夜兼程赶送京城,于是杜牧写下了这首诗讽刺这件事,请大家一起品读一下。一骑快马飞奔上了骊山,山上行宫的大门一个接一个的打开,大家以为是紧急军情来报,原来是送荔枝的。到底怎样的荔枝令杨贵妃如此喜爱,让唐玄宗不远千里运来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

(二)解说题目

今天的我们即使没有见过吃过荔枝。也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和图片去了解它。那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怎样向人们介绍荔枝呢?(画图、写文章) 1.序”这种文体(课件出示,齐读)

2.看了课题你想了解荔枝的哪些知识?(由题目生成问题)

(三)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四)作者简介:从五个方面补充——名、时、地、评、作 (五)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强调第二段节奏

3.指名读课文

4.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六)朗读翻译第二段,了解作者写序的目的

(七)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虚词的用法

四人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解决疑难问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重点标记。

(八)精读课文,理解荔枝的特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这一部分的设计是本文的重点及难点所在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荔枝的哪些知识?各有什么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荔枝的介绍形成清晰的表象。并且清楚文章的说明顺序。

(2)通过对荔枝特点的分析,让学生思考:本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抓住了荔枝最突出的特点,全面的,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从而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介绍事物要抓主要特征,层次清楚的表达。

(3)为什么作者能够将荔枝的色香味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从而引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对本文的朗读及背诵便水到渠成。

(九)拓展训练,学以致用。

小练笔:仿效课文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外到内的顺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种你熟悉的水果。字数150字左右。

(十)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荔枝的诗文典故。

2.以便条的形式归纳整理文中的重点文言知识。 3.背诵课文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_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0、《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教案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优秀]

《荔枝图序》教案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