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延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9: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延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我区于今年3月至6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普查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需要;是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与多样性的迫切需要。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搞好普查、摸清家底、理清脉络、建好体系、健全体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的组织领导

为做好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成立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魏茂清同志为组长,区文体局局长吴建华为副组长,区文体局、区文化馆的主要领导和各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文化馆,由夏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等具体工作。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街道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普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区普查工作。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对后进的街道单位及时在市《非遗普查工作简报》上通报。在新闻媒体发布,形成社会关注普查工作的舆论氛围。

三、普查的工作原则

(一)全面性

这次普查应涵盖本地所有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对已调查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认真复查和核对,注意了解其现状。

(二)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

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认真填写项目调查表,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虚假材料。

四、普查工作范围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包括以下十六类: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省里暂不做要求)。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其他。

(四)民间音乐,如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五)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六)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七)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八)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俗,包括妊媷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五、工作步骤

(一)普查前的准备阶段(3月下旬—4月10日)

1.建立组织,制定普查工作方案

各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迅速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文化站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工作方案,明确普查的计划目标、具体任务、普查重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设立普查办,组织普查员认真做好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2.宣传发动,确保普查工作家喻户晓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黑板报和普查内容等方式,对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重要性和普查内容等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确保普查试点工作家喻户晓。

3.落实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积极筹措资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落实相关经费,配备必要的普查设备。

4.建立乡镇街道、村居两级普查队伍

建立乡镇街道、村居两级普查工作队伍,认真开展普查人员培训,明确普查具体要求,并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参加普查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培养一批善于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和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普查阶段(4月10—5月20日)

1.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4月11日—4月20日以村居为单位,分类别进行地毯式普查,以提供线索为主,进行简单登记。

4月21日—5月20日选择重点项目,采用田野实地调查的手段,结合公开征集等各种途径,运用影像文字等方式摸清非遗家底,进行详细调查和登记。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居、不漏种类”,全面了解、掌握各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要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并记普查日记。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做好资料的填写和整理工作,分门别类建立健全档案。充分利用计算机

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建好项目数据库。

3.层层把关,加强阶段性指导和检查督促。

建立健全普查制度和考核制度,规范普查资料的填写和整理,加强各阶段的指导和检查,层层把关,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三)验收阶段(5月21日—5月31日)

市、区组成普查验收小组,对各街道普查资料进行全面验收。

(四)汇总阶段(6月1日—6月15日)

1、撰写并提交街道普查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以文字为主,并配备必要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2、提交街道保护项目清单,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录、重点抢救项目名单、分期保护项目名单等。

3、按照省、市统一的体例、标识,绘制本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集。

4、总结普查成果,编辑《XX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

5、对普查工作任务完成较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一)要把握政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严格遵守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等。

(二)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普查工作。

(三)要加强领导,各街道要把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做到有人做事、有时间做事、有钱办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四)要创新方式,按照普查要求,拓宽普查路径,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普查的实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延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延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