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考察美国教育后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4: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考察美国教育后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来源:教育信息网 信息作者:董家彪 浏览次数:112

按照社会学的顺序,现代的教育是“未来社会之准备”。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在探究学校教育创新的背境下,我有机会于99年春夏之交随团赴美国培训考察。考察的14所中小学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它们在办学的思想和行为上,无不体现了以人的自然和谐发展为中心,在发展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所见所闻,使人深深感触到:基础教育的目标要以人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素质。 由此,思考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其状况不能不让我们从新的视角加以审视。我认为,虽然现在的美国,还不能称其为世界教育的典范,但其基础教育的成功作法和经验,我们要善于借鉴,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访美归来一年半,我将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进行认真比较,在上级领导和全校师生支持下,根据国情、校情,重新调理学校办学思路,确立了“改革立校、创新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思想,大力创新办学模式,创新教育评价,创新课堂教学,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底,经教育部专家评审组复评验收,学校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国家级“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并获得保送应届优秀毕业生上普通高校的资格。

一、创新办学模式,举办综合实验高中 美国中等教育没有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都渗透在中学阶段。美国在二十世纪初就广泛设立综合中学。目前,有各种类型的综合中学25000所。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文化必修课外, 还必须选择与自己未来发展和兴趣有联系的职业课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既学一技之长,又克服了单纯学职业课而带来的文化课底蕴不足,影响升学及综合素质的缺陷。经过考证,举办综合高中已成为世界中等教育发展趋势。瑞典在1968年立法,在1971年实施,将高级中学、继续学校、职业中学合并为“综合中学”,使高中阶段的普职教育地位平等,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日本设有三种类型高中,即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普职结合的综合高中。另外,英国设有综合中学,德国设有综合学校,我国台湾省也设有综合高中等。 这给我的启示是:我校作为荆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过去,曾为荆门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就业市场的变化和人们就业观念的滞后,已面临着生源危机和生存危机。那么,国家就业机制变了,办学机制也要变。办学就要以市场需要为准则,建立对市场反应灵敏、应变迅速的办学机制。举办综合实验高中,是我校主动顺应教育市场的举措,可以缓解“普高热”,满足学生读高中的愿望,为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好地选择升学或就业做准备。 从教育公平角度来讲,教育机会均等是行使和享受教育公平权利的条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6月7日至10日,在西班牙王国萨拉曼卡市召开“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针对“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就提出了“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必须给予他实现和保持一可接受水平的学习机会。”我国由于穷国办大教育等原因,学生接受完义务教育后,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平等机会尚未完全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都迫切需要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认为,受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消费行为,只能引导和满足,而不能遏制。人的能力虽然有差别,但是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举办综合高中对满足多数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意义特别重大。 通过举办访美报告会,介绍美国教育经验,召开校咨询议事会和教师座谈会,举办综合实验高中迅速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共识。1999年秋,被市教委批准开办“荆门市综合实验高级中学”。这样,学校就在全市率先创办了综合高中这一办学模式。

综合实验高中办学模式是:学制三年,双重学籍,二一分段,高三分流,多向选择。即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进校时注册普高学籍,并加注职高学籍,高中

一、二年级学习普高课程,高中三年级根据自愿实施普职分流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愿望选择学习的主攻方向,或升入普通高等院校,或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学习技术专长到社会上就业。我们把这一模式概括为:读综合实验高中,一条路变三条路。 综合实验高中办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铺设了成功之路,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欢迎。1999年秋季学校招生,由1998年的700多人迅速上升到了1100多人,2000年秋季招生达到1200多人。学校现已形成普职结合教育的办学特色。现有在校学生2658人,教学班级54个,学校已成为全市最大规模学校之一。 目前,我校又在市教委、省教委支持下,尝试创办“3+2”分段制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开通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直通车。学生在我校接受3年职业基础教育后,直接升入高等院校深造。 今年第一批“3+2”分段制高职教育新生已经过湖北省统一招生考试后择优录取,正在组班上课。

二、创新教育评价,推行学分制度 美国教育的办学理念,特别重视让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品质,使学生潜能自然生长,强调学生的参与与实践。在美国尼克中学进门大厅的地面上,就镶嵌着这样一段办校名言:“你就是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努力使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你要尽量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美国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在教育评价管理方式上实施学分制。从高中开始,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由学区或州教育局规定,选修课的开设由学校制定。芝加哥市居里中学仅艺术教育就有5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洛杉矶市特罗依中学在技术理工方面的选修课就达15门之多。高中四年,规定学完220个学分。 这给我的启示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与个性,进行课程改革,将课程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很有必要。在教育评价管理方式上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对中等职教而言,我们借鉴这一办法很有实施空间。 学分制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

一种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因其具有较强的制约、激励作用,而被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一些国家在中学也广泛推行。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趋于消失。在这里,适当的学习条件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必需的时间,和予以个别指导或重新学习的机会等方面。学分制在学分获取上的弹性措施(即未能获取学分,可重修等),给学习速度较慢、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学习速度较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前结束学习内容提供了条件。从职业教育现状来看,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能完全对口的,只占毕业生的20%左右。多数毕业生要进入相邻专业或其他专业领域。实施学分制,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除学习专业必修课外,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修跨专业课程,为更好地实现就业做准备。 实施学分制,在我校是作为一个科研课题提出来的。1999年暑期,学校教科室制定了学分制实验方案,经荆门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评审,我校学分制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实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侧重于接受职业教育的职高(中专)99级各专业学生中试行,第二步再在全校推广。 我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学分规定。学校针对开设的计算机、幼师、家电、餐旅等专业特点,将各专业系列课程(含德育课程)分别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总学分数为185学分,其中必修课145学分,选修课40学分。学校设奖励学分为15学分。学校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达到规定的总学分数即可毕业。 我校综合实验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规定。根据综合实验高中办学目标,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专)的教学内容实行整合,构建形成三个系列课程体系。一是以现行普通高中文科、理科和术科( 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体系为系列, 学生选择学习这类课程以升入普通高等院校为目标。二是学生高三分流后,以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为主体的文化课程和职教专业对口升学模块课程构成一个系列。职教专业对口升学模块课程,如财会专业学习统计学原理、会计原理;机电专业学习电工基础、机械基础;农学专业学习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学等。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对口升学模块课程以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目标。三是学生高三分流后,以必需的高中文化课程和职业岗位、工种如计算机、机电等模块课程(突出技能训练)构成不同分支课程系列,学生选择学习不同职业岗位、工种模块课程,掌握技术专长,以实现到社会上就业为目标。学校规定综合实验高中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总学分为224学分,其中必修课204学分,选修课20学分,奖励学分为15学分。通过学分制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实施高三分流教育。高三分流后,学生根据学习的主攻方向,学习规定的课程系列,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后,有资格参加高考(或保送上大学)或获得毕业证书到社会上就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及发展方向选择定位;可鼓励冒尖,照顾差生;可因材施教,各得其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弹性学习制度条件下自然发展和创造。

三、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十分突出,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其教育观为:主张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认为人可以对他的生活作出选择和决定,否则就会像树上的叶子,随风飘荡,不能自主自立,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以改造自己的生活。其教学观为:“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其教师观为:“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指导者,更是帮助学生就业指导的教练。” 这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的目标,正是中国传统的教育经验与西方现代的教育优势有机融合互补。只有创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中等教育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职能。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现代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知识创新的速率越来越快,从科学到技术的周期越来越短:19世纪为50多年;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大致为10年,20世纪下半叶缩短至5年左右;到本世纪末,周期进一步缩短,多媒体电脑从设想到产品仅用34年,计算机产品的更新换代所用时间更短,现仅隔6 个月就有新一代产品问世。可见,创新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多大。 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我校着力转变三个观念:一是转变教师观,即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二是转变学生观,即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三是转变教学观,即教学过程由传授和记忆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我校提出让学生的创新学习活动成为教学过程最鲜明的特色,并认真组织和实施了《活动教学与学生素质发展实验》。我校将活动的观点引入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活动过程。以活动教学观念改造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以传输、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专门开设第二课堂,安排教学时间,选派教师开设了计算机、舞蹈、钢琴、书法、阅览、形体训练、科技小发明等20多门活动课程供学生选修。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学校明确提出以活动方式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导演者。在教学中,探索形成了探究型、交往型、体验型、创造型等活动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学习,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水平,访美国回来后,我校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这一工作得到市外办大力支持,并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聘请外教资格证书。外教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学生纷纷撰写文章在校报上发表,畅谈他们上外教课的感受。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西学”,也为幼师专业、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开展活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为职教专业学生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进行实习活动。学校在建立分部幼儿园的基础上,去年又投巨资创建了本部幼儿园。幼师专业学生在校内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素质及综合能力素质。学校实习活动还拓展到了校

外。现有校外实习基地15个。我校餐旅专业30多名学生现在首都北京四星级宾馆──广州大厦实习。上个月我到北京了解了她们的实习情况。她们说,首都作为国际大都市,中外交流频繁,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很高。她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没有和不可能学到的知识。总经理对她们的工作十分满意,称他们比北京学生干得好。 我校创新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几年来,学生参加省市各项专业技能竞赛均荣获

一、二等奖。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文字录入速度最高可达到每分钟140个字。幼师专业学生唱歌、舞蹈训练有素,二三十人就能组织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幼师学生参加社会各类大型演出活动100多场,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称赞。 学生科技素质显著提高。98级化工班在校学生兰永江运用所学知识,潜心发明创造,他的两项发明——多功能钢笔和安全热水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我校人文素质教育也取得较大成果。学校开办校园电视台和创办《实验高中报》,播出和发表学生创作的诗歌、散文和文学作品300多篇。推荐发表在市级以上报刊上文章50多篇。99 级在读学生施矣仙同学创作的散文集《随浪随风飘》和小说《何雨涵》已公开出版和发表。学生出色的专业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先后向福建、广东等发达省市输送了大量毕业生。其中近两年向深圳输送幼师专业毕业生200多人。今年国庆节前夕, 我到深圳了解了她们的工作情况。这些学生许多已成为深圳各大幼儿园的骨干教师。

如毕业生王小川现已与人合资80万元创办了自己的私立幼儿园,并聘请了我校多名幼师毕业生在园工作。毕业生陈启蓉现已成为影视界的新星,她在影视剧《迷彩天兵》、《儿科大夫》和《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饰演主要角色。 借鉴美国的办学经验仅仅是开始,我相信,我们这次考察美国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必将对我们今后的办学产生长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目标。

撰写干部考察材料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生态学本科教育——实践与思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深圳考察之教育思考

美国考察体会

宜川中学考察后的思考(材料)

民办高校机器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开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语言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考察美国教育后的思考与实践
《考察美国教育后的思考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