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4: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

襄阳市教研室肖永启

一、历史学科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

指导思想:

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和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凸显历史学科的特色与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历史,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命题原则:

命题的总原则是: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

(1)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遵循课标”拟题,强化课标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注重体现《中考说明》要点。

(3)“依据教材”拟题,体现教材为“教学之本”的作用,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试题力求体现新教材的特点,有利于指导今后教学。

(4)“强调能力”拟题,命题力求符合文科综合的特点、符合学生实际,侧重于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题型

1、历史考试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材(人教版)。其中,中国古代史占20%、中国近代史占30%、中国现代史占10%、世界史占40%(其中,世界近代史占25%)。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历史50分。试卷分为客观卷(卷I)和主观卷(卷Ⅱ)。试卷的难度值控制在0.65-0.75之间。

2、题型结构:历史学科的主要题型有:①选择题;②简答题;③问答题;④材料解析题;⑤历史实践(活动与探究)。

三、历史复习教材专题及热点专题

教材专题

(一)中国古代史

纪年热点:208年,赤壁之战(1805周年);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1395周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645周年);1433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去世(580周年);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330周年)。

1.重要朝代专题: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制度、措施、人物等);(红色为重要朝代)

2.古代文化专题(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知识,如思想、文化、科技、人物等)

3.乡土历史专题(见《中考说明》知识考点);(重点第

一、九单元。

中国古代文化部分除考选择题外,还要注意简答题、列举题和小综合题。重要朝代部分也要考虑简答题和小综合题。

(二)侵略与反抗(不单独出,二三四专题放在中国梦中)

纪年热点: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130周年)。

1.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历次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及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2.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及其特征。

4.面对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中国人民的抗争;

爱国英雄。

(四次战争;三个条约和影响;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及爱国英雄。)

(三)近代化探索 纪年热点: 1898年,戊戌变法(115周年);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俄国十月革命(95周年)。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推翻封建帝制。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背景、标志、旗帜、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性质、评价等)。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的变化: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纪年热点: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85周年);1933年3月,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7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80周年)。

1.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历史意义、影响及“五四精神”内涵)。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意义)。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4.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

(五)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重点)

纪年热点: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75周年);1948年9月,三大战役开始(65周年)。

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了解)

(2)“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3)血肉筑长城(全面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召开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烽火(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

(2)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新中国的成立与主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单独出,知道大事件,如新中国成立开辟新纪元)

纪年热点: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 “三大改造”;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1963年,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50周年);1973年,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灿型杂交水稻(40周年)。

1.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五”计划、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与失误、英雄模范)。

(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全面复习)

纪年热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10周年)。

1.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准备、内容、意义;民主法制:《宪法》、《民法通则》。

2.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2)对外开放:四个步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对地位。

(八)资本主义的革命(今年重点,全面系统)与改革(去年重点)

纪年热点: 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360周年);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建立(325周年);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230周年);1858年,印度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抗击英国军队(155周年);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45周年)。

1、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历程、(思潮核心、人物、作用)。

(2)新航路开辟(经过、作用)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经过、结果、意义)

3、美国独立战争(背景、开始、领导者、美国诞生: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转折:、独立、结果、意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4、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开始、颁布《人权宣》、经过、高潮)

5、美国南北战争(原因、导火线、进程、1862年《解放黑人民奴隶宣言》颁布、意义)

6、俄国废除农奴制(时间、人物、内容、意义)

复习要求:本专题是世界史的重点,要全面系统的复习。

(九)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简单了解)

纪年热点: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65周年);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复习要求:只掌握此条内容即可。

(十)一战(重点)、二战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纪年热点: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行者1号”飞机(110周年);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5周年);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70周年)。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两大侵略集团、大战爆发、空前灾难。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条约、评价)

①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实质)

②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实质)

2、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爆发(①慕尼黑阴谋;②战争爆发;③战争扩大)。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②雅尔塔会议;③最后的胜利)

(3)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化趋势、影响)

复习要求:复习时,“一战”掌握主干知识,“二战”复习基础知识。

(十一)经济危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发展变化

纪年热点: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结束;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希

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80周年)。

1、经济大危机(重点)

经济危机:(1)时间:19219~1933年。(2)地点: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罗斯福新政(重点)

(1)目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中心措施:调整工业、《国家工业复兴》。(3)影响: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加强。

3、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复习要求:本专题重点掌握“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其它内容简单了解。

(十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了解)

纪年热点: 1928年,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85周年)。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时间及领导人、结果、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对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探索:①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②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十三)三次科技革命和思想文化(了解)

1、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历程、意义);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的到来、“发明大王”爱迪生、汽车、飞机问世);

3、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影响)。

4、科学和思想文化

(1)思想启蒙的火种:法国伏尔泰。

(2)科学的革命:现代科学之父:牛顿;物种起源的探索者: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现代物理学的泰斗:爱因斯坦→相对论。

复习要求:“三次科技革命”掌握基础知识。

(十四)襄阳地方史

掌握《中考说明》考点。

热点专题

(一)中国梦(压轴题)

热点:习近平论“中国梦”

1、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围绕国家独立进行的抗争(实业家的梦想:张謇;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共和国成立后,为建设强大国家所进行的探索。

3、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必考)

热点: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报告

1、党的历次会议(一大、遵义会议、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党的历史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共和国成立后)。

(三)改革开放再启航(中档)

热点:2013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5年。

1、历史上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

罗斯福新政)。

2、对外开放(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

(四)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重点:抗日战争,中日关系)

热点: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事件等

1、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2、历史上中华民族捍卫主权的努力(戚继光抗倭、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近代以来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五)太空梦、航母梦与科教兴国(了解)

热点:神舟飞船、辽宁号航母

1、中国古代领先的科技

2、“两弹一星”

3、三次科技革命

(六)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全面系统)

热点:井冈山会师85周年、三大战役开始65周年

1、人民军队的建立、井冈山会师(1928年)

2、三大战役

3、抗美援朝

4、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七)资本主义的革命与改革

(八)一战、二战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热点: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九)经济危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发展变化

热点:1933年罗斯福新政、1993年欧盟成立

四、历史复习教学建议

1、掌握课标,研究《说明》。

要认识“课标”的重要性。“课标”是由教育部组织制订和颁布的教育教学总纲,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党的方针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教科书的编写要以“课标”为依据,全面贯彻《课标》规定的历史课程目标,根据《课标》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所以我们授课和复习都要依据课标。课标既然是我们学习和备考的依据,就要准确使用。要把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紧密地结合,通过对课标的解读,核对该课对应课标内容标准。从掌握每一个学习主题的要求,到每一课的知识点的落实,都要贯彻到位,只有解读课标,明确教学任务,才能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2、注重理解,强化能力。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其核心是历史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锐性等,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扎实训练,重在落实。

要抓基础,基础抓实了,知识积累多了,方法掌握了,自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提练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检测课堂化,要时常检测过关。学生要以不变应万变,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到学生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的一种素质。

4、加强学习,关注热点

“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现实,而今天的现实也将会成为明天的历史”,所以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的,要注意关注热点问题。现在命题选取的信息量非常的大,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学习,既要学习课本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面,及时充电,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总复习

浅谈初中历史总复习

初中历史总复习主观题

初中历史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总复习四大策略

初中历史总复习阶段的联想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建议.2

初中历史总复习策略及运用

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总复习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