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童趣》教学设计(七年级)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6: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培养借助注解、工具书自主理解文言文文意的能力。

2、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过程和方法:

1、诵读法。圈点批注读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童真童趣。 学习重点

1、初步培养借助注解、工具书自主理解文意的能力。

2、反复诵读,品味深透于文中的童真童趣。 学习难点

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教材分析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前激趣音乐(童年)

2、导入学习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讲一讲你们的童年趣事„„

过渡语:多有趣呀,这就是童趣。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大屏幕投影一: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先请大家朗读全文,全班齐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男生读第三段、第四段。 过渡:⑴朗读首先流畅,把字音读准,同学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同学自由发言

藐(miao)项为之强(jiang)鹤唳(li)怡(yi)然凹凸(aotu)为壑(he)癞(lai)虾蟆 ⑵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教师范读第一段)你们认为应怎样读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明确: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还要读出感情。

⑶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3个学生分读2~4段) ⑷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探究。老师:希望大家带着轻松、活泼、愉悦的心情朗读。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文言文十分简洁。

师:对,预习提示也告诉我们,是简洁。同一个意思,现代文通常用双音节词表示,而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因而语体简洁。比如第1段里的“忆”我们现在说“回忆”,“能”说“能够”,“张”说“张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全文]

《童趣》教学设计(七年级)
《《童趣》教学设计(七年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