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近现代史微课演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自动化学院的的小组。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两个人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从师生、同僚到对手,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期间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提到康有为、梁启超两个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作为著名的“公车上书”与“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变法革新之先驱,维新虽然仅有百日,但是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它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变法失败之后,康梁二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康有为僵化保守,故步自封,拒绝接受新失误与新变化;梁启超却积极吸收西方的思想,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文化与思想的束缚。所以说,师生的分歧乃至分裂,是必然的。

在康梁认识之前,康有为就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然而都名落孙山,1879年,22岁的康有为在游历了香港之后,意识到英国人并非“夷狄”,反而“治国极为有方”,于是,他开始研究西方的科学知识与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先行者之一,颇负盛名。1890年,初中举人的梁启超慕名而来,拜访康有为。二人一见如故,促膝长谈,“自辰时入见,戌时方退”,一聊就是好几个时辰。据后来梁启超回忆说:康有为“大海潮音,作狮子吼”,让他意识到自己所学不过只能应付科举考试罢了,并非是真才实学,于是毅然决定拜这位学历比自己低一级的老监生为师,就在万木草堂听康有为讲学,从此走上了改革维新的的道路,二人并称康梁。自此,二人的关系“演义”拉开了序幕。

1898年6月11日,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变法,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9月21日,变法即宣告失败,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梁二人先后逃往日本。之后,梁启超阅读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与之前“若为两人”,遂与自称“手捧诏书”,坚持保皇保教的康有为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梁启超坚决奉行西方进步思想,积极变通,而康有为却在坚持保皇,因循守旧的道路上愈行愈远。二人在保教问题上遂起争执,产生了严重分歧。

1912年,大总统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重用康有为。于是康有为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大肆鼓吹尊孔崇儒的老调子,将孔子看做国粹与国魂,甚至尊为教父,以致全国上下尊孔复古之声日益高涨。与此相反的是,梁启超却坚决维护民主共和。一方面,他组织进步党,欲与国民党抗衡;另一方面,他积极引导袁世凯实行政党政治,然而袁世凯一心称帝,不思悔改,惹得梁启超大怒,发表文章,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之后,康有为并未醒悟过来,反而加快了让溥仪复辟的步伐。1917年7月,他连同辫子军统帅张勋,利用时任总理的段祺瑞与时任总统的黎元洪之间“府院之争”的矛盾,让溥仪重登皇位,史称张勋复辟。康有为本人也被委以重任,戴上了头品顶戴。但是,与历史大潮相悖逆的复辟必定是要失败的,12天后,康有为被政府通缉,走投无路下躲进租界中偷生。

在康有为为复辟帝制奔走呼号之时,梁启超始终坚信世界潮流不可阻挡,复辟阴谋必定失败,于是在报上发表文章,矛头直指康有为。之后又为段祺瑞起草讨逆宣言,讨伐张勋,并斥责其师“大言不惭之书生,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立志“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醉人也”。

可以说,自此以后,康梁二人彻底撕破脸皮、分道扬镳,即使之后两人还有来往,也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来堵悠悠众口罢了。这最后的结局,追根溯源,是因为二人本性之中有着巨大的差异------康有为固执,梁启超变通。即使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康有为依然不自我反省,反而将怨气全都发泄到梁启超身上,大骂其为“梁贼启超”,之后也一直视大革命为*之行,直至去世,也未悔悟。相反,梁启超很早就看清了天下大势,坚信维护共和是对的,坚信即使民国依然存在各种黑暗,但复辟帝制绝对是万万行不通的。

俗语讲:“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后康梁二人再为有过统一的政治意见,虽然之后梁启超也亲自去悼念了康有为的原配夫人,也为康有为祝寿,但依然是貌合神离。康有为去世之后,梁启超发文悼念,肯定了其在革命早期的贡献,但也委婉地指出批评了他后半生的迂腐守旧,十分的客观公正。

康梁二人的微妙关系变化随着康有为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但是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梁启超受到西方思想启发较晚,但却是能够始终秉持着正确的信念?我想,是因为他的思想是进步的,从旧时代的举人,到新时代的改革先锋,梁启超的蜕变其实是许多知识分子的代表。每逢乱世,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就会有一批文人时时刻刻忧国忧民,救亡图存,他们谈论政治,潜心治学,以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入局之心,寻求变法强国之途径。远有卫鞅、李悝、吴起、申不害、孔丘、李耳、墨翟变法图霸,百家争鸣;近有陈寅恪、辜鸿铭、胡适、梁启超这样的大家学者解放国人思想,寻求救国之路。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历史是进步的、向前的,是不可逆流的,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思想,才能不被淘汰,故步自封,只能被社会遗弃。

微课演讲稿

微课

微课

微课

微课

微课

微课

微课

微课

《近现代史》结课论文

近现代史微课演讲稿
《近现代史微课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