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读懂古诗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11: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读懂古诗》教 案

执教者:卢 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由具体到一般进行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预学案从具体例题中自主探讨读懂古诗的方法。教师小结后进行当堂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内在美。 教学重点:

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灵活运用探寻出的方法,明白诗歌表层意思,领会诗歌深层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预学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探寻如何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方法。 具体步骤: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汇报预学成果。师生互动,明确答案。 活动一:明白诗歌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探寻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方法。 翻译出下列诗句的大意,明白表层意思。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竹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喧笑,那是洗衣的女子结伴而归。溪中的莲叶摇曳,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远处群山像女子头上的玉簪和螺髻。②遥岑:远山。 ③玉簪螺髻(jì):玉簪,碧玉簪。螺髻螺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是渔船沿水下行。

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

1 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小结:你在翻译诗歌大意、明白诗歌表层意思时有哪些心得体会。请结合上面的诗句加以说明。

二、教师小结探寻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方法。 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

(注意倒装、省略、词类活用、互文见义、双关、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三、当堂练习,两位学生上黑板。

四、师生互动点评,呈现答案。 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过路人问路却摇手不答,害怕吓走鱼儿而不回答

大意: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第二个环节:领会诗歌深层意思。

一、探寻快速地初步推断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具体步骤: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汇报预学成果。师生互动,明确答案。 活动二:领会诗歌深层意思,探寻快速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在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请你说说下列诗歌中的深层意思,即诗中的思想感情。

例1: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2 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 例2: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淮南,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极目:穷尽眼力。神州:原指例3:杜甫《旅夜书怀》中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联系信息 题目 诗中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

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

全国。 充分表达了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联系信息 注释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例4: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揣摩语言:意象语言 尾句 诗人生平

乡关:故乡。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小结:你在快速地推断上面诗歌的深层意思时有什么窍门吗? 请结合上面的诗句加以说明。

(二)教师小结,探寻快速地初步推断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 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

二、继续探寻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具体步骤: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汇报预学成果。师生互动,明确答案。 活动三: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继续探寻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在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请你说说下列诗歌中的深层意思,即诗中的思想感情。

例一 采桑子(其一)

欧阳修

3 吊古怀乡 揣摩语言:情感语言 尾句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波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清丽活泼、空灵淡远

例二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清新明净 空旷开阔 清幽秀丽

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 小结:你是怎样领会上面诗歌的深层意思的?请结合上面的诗句加以说明。

(二)教师小结,探寻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三、当堂练习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这是一首怀远思人之作。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诗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

4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写出了作者游湖过程中平静悠闲愉悦的心情。

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本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感情。 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思恋的比兴之物,

诗人说: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

布置作业:

按照读懂的两个层次,给下面两首诗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

(一)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溪亭》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冷清幽寂

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二)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魏万,李颀的晚辈朋友

关城:潼关。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树色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

5 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旅途的担忧情绪。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咏史怀古诗》教案

读懂诗歌教案

古诗鉴赏读懂为要,赏析为妙

如何读懂诗歌 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古诗教案

古诗教案

古诗教案

如何读懂古诗教案
《如何读懂古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