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余数的除法3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余数的除法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5册P52例3。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数量,使学生自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启迪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根据计算情况小结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

)×4

)×8

)( )×6

二、新课。

1、教学P52例3。

(1)用16根小棒可以摆什么图形?(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根据学生刚才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

(2)16根小棒,每 3 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还剩下几根小棒? 学生列式,并计算。16÷3=5(个)„„1(根)

小组每人摆一种情况,并列式记录计算。如果是17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三角形?还剩下几根小棒?18根呢?19根呢?20根呢?21根呢? 学生列式,并计算。

17÷3=5(个)„„2(根) 18÷3=6(个) 19÷3=6(个)„„1(根) 20÷3=6(个)„„2(根) 21÷3=7(个)

观察、思考:这一组列式有怎样的规律?余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余数只有

1、2,没有3?(打落问题) (3)仿照摆三角形的学习过程进行编题:16根小棒,每 4 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学生列式,并计算。16÷4=4(个)

如果是17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下几根小棒?18根呢?19根呢?20根呢?21根呢?22根呢?23根呢?24根呢? 学生列式,并计算。

17÷4=4(个)„„1(根) 18÷4=4(个)„„2(根) 19÷4=4(个)„„3(根) 20÷4=5(个) 21÷4=5(个)„„1(根) 22÷4=5(个)„„2(根) 23÷4=5(个)„„3(根) 24÷4=6(个)

(4)仿照前面两组题目,学生进行编题:16根小棒,每 5 根摆一个五角星,可以摆几个五角星?

学生列式,并计算。16÷5=3(个)„„1(根)

如果是17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五角星?还剩下几根小棒?18根呢?19根呢?20根呢?21根呢?22根呢?23根呢?24根呢?25根呢? 学生列式,并计算。

17÷5=3(个)„„2(根) 18÷5=3(个)„„3(根) 19÷5=3(个)„„4(根) 20÷5=4(个) 21÷5=4(个)„„1(根) 22÷5=4(个)„„2(根) 23÷5=4(个)„„3(根) 24÷5=4(个)„„4(根) 25÷5=5(个) (5)小组讨论: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①余数比除数小;②除数是3时,余数可以是

1、2。③除数是4时,余数可以是

1、

2、3;④除数是5时,余数可以是

1、

2、

3、4;⑤除数是3时,余数不可以是3,如果余数是3就刚好能再摆成一个三角形。⑥除数是3时,余数不可以比3大,如果比3大,那么就可以多摆一个三角形了。

(6)小结: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板书:余数

2、看书,质疑。P52。

三、巩固练习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判断P52做一做。

2、填空,并说出填写的依据。

(1)在除法里,余数一定比( )小。

(2)一个数除以7,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其中最大的是( )。

(3)○÷8=☆„„△,△最大的是( )。 (4)○÷△=☆„„8,△最小的是( )。

四、课堂小结: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今天学了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文昌小学

岑倚霞

本节课的教学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5册第52页例3的知识点,这一个例题的内容是有余数除法单元例1(笔算除法)和例2(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的延续,教材中3个例题是沿用教材第49页的情境图进行开展的,由于这3个例题分开了3个课时进行教学,为了不使学生有重复感,为此在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通过给学生3组的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都找出了彼此之间共同的规律:在除法里,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由于这样的内容设计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乐意做数学,提高了编题的能力, 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对数据进行反思性学习,是本节课教学余数和除数关系的重要策略。

巩固练习部分的内容设计使学生灵活运用“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来快速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也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试商过程中要通过乘法口诀找到的应是一个与被除数最接近的数,除法计算的重点和难点被突破了,也让学生感受到灵活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五、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10.

有余数的除法83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3
《有余数的除法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