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余数除法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下面我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说课。

教学思路

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正好分完”和“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就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就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部分内容是《表内乘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中的例1是复习以前学过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例

1、例2承载两部分知识:一是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二是学习竖式的写法。

学生的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且在生活中有动手平均分物品的经验。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操作、观察,对比、想象等活动来理解有余数的意义,并且通过自学来探究竖式的写法是可行的。

对教材的处理

这节课教学承担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摆三角形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层次是通过具体抽象出除法竖式的写法。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效操作,在两种不同结果的操作中,(一种正好摆完,另一种是摆完后有剩余)引发学生观察、对比、思考,感知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其次,组织学生在理解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有效自学。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给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强。最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竖式的写法,学生的思维有直观到抽象,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探究意识。

重点:

1、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笔算方法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难点:比算方法。

二、教学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设计了“情境导入,操作体验,尝试笔算,巩固练习”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新课开始,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做一个猜手指的游戏(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2、操作体验,建立概念

具体情境引入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想一想,摆一摆,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建立表象,逐步由表象感悟出有余数除法。

3、尝试笔算,探究方法

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意义后,鼓励学生尝试笔算,然后引发学生自学,有效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

4、应用拓展,巩固提升

此环节,我设计了基础练习笔算,尝试练习,根据填空的结果列算式笔算,拓展练习,口算等环节。这样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

陈婷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08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五、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10.

有余数的除法83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