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7: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杉板中学太平小学 吴见正

我国教育资助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资助体系。然而目前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将工作重心放在资助工作的各项资助管理,对如何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则关注较少,缺乏对贫困生应有的鼓励与引导。我们应该认识到,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只是资助工作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才是资助工作的深层目的和最终诉求。因此,学校应该通过精神帮扶、调整资助结构、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等来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学校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必须在学生资助的基础上注重对资助学生的情感关怀,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

虽然国家和学校通过一系列举措,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

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马加爵事件等。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加强“育人”,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育人功能

1.注重精神帮扶

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因经济上的弱势引发的相关问题。就需要各学校积极创新帮扶手段,全面提升贫困生的各种能力,达到育人的目标。要提升受资助学生的各项能力,首先要注重对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在“物质扶贫”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扶贫”。有的学生虽然得到了资助,但是内心任然有挫败感和失落感。这种心理,使贫困生不易养成自强拼搏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得有的贫困生得到资助后仍不奋发努力,很难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也很难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因此,学校一方面用经济手段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详细掌握贫困生的总体情况和个体情况,注重精神帮助,引导贫困生正确的对待逆境,克服依赖性、养成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要把国家的、社会的关爱帮助,化为自己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

要在贫困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抗逆”教育,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以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自己的现状,正视生活上的困难和逆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认识到没有经济

上的贫困,只有知识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应珍惜贫困生活为自己带来的精神财富。同时,学校、社会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勤工助学等各种渠道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的帮扶理念,不仅给贫困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和能力上的提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调整资助结构

学校在贫困资金落实过程中,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优秀学生的事迹鼓励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奋发学习,获取贫困资助为自己缓解家庭的困难;在开展国家助学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助学金发放中,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树立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在各项资助工作中,要特别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劳动实践,不仅提高了勤工助学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方法,改变了学生们过去对体力劳动的偏见,同时也增强了对同学劳动成果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了勤工助学学生敬业爱岗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

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心理上不再有被施舍的感觉,有利于克服自卑感,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勤工助学,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立、自强意识以及感恩意识。通过勤工助学,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其日后走向社会就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增加其自信心。

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生由于来自于不同的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和家庭经济状况各异,必然导致学生中容易出现贫富差距、消费差距与心理差距。这些差距使经济困难学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产生消极的思想,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冲击他们经过多年主流教育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这一校园现象,特别是它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积极探索实施弱化差距感的措施,实现“环境化贫”。

学校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把“全面发展,全体成才”的全员育人目标融入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中,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向学生提供和谐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使经济困难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同时,学校可通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带动校园的学风建设;通过经济困难学生的勤俭节约的风尚,端正学生的消费观念,让经济困难学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还要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加入社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公益活动中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让他们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

责任感,树立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综上所述,学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理解资助育人内涵。注重精神帮扶、调整资助结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具有健全而独立的人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浅谈发挥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途径

发挥资助育人作用

优化校园环境,发挥育人功能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让学生健康成长

发挥文言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优化育人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版)

发挥育人功能,打造书香校园

美育教育——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健康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