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义和团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6:07: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义和团运动,一场悲剧

——读《义和团的起源》有感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12级思教3班蔡东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奋战,终于读完了周锡瑞所著的《义和团的起源》。作为一位美国人,周锡瑞用不同于中国观点的西方观点向我们讲述了义和团的源流。不同于中国学者喜欢对历史作出评价,作者更多的是用西方学者在研究问题的角度、思维方法以及概念使用上的特有方式去客观地理解这场运动的源流、时代背景、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展的逻辑性。他强调探讨义和团的源流应该由“区域”研究开始,做“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考察。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先分析华北平原的自然经济特征,接下来是山东,再下来是鲁西北和鲁西南不同的自然经济特征。作者从大到小依次去分析各区域的特点,旨在说明义和团兴起的特殊自然经济环境。例如鲁西的士绅力量薄弱、自然灾害频发是异端活动兴起的重要原因,而鲁西南地主阶级的强大则导致出现的是内部结构连接紧密的大刀会,而鲁西北地主阶级的薄弱则产生比大刀会更难控制、日后撼动华北大地的义和团运动。这种对矛盾特殊性的分析贯穿了这本书的始终。另外作者放弃了传统的由组织源流入手的研究方法,并转向研究义和团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特殊仪式以及孕育它的华北农村的文化习俗、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以及政治背景,并用了大量详实的文献资料向我们说明,这也是本书的亮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义和团运动的硝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这场运动留给我们的思考有太多太多了。究竟义和团运动是怎样性质的一场运动?它是一场伟大的爱国反帝运动呢?还是一场盲目排外的暴力运动?在这里作者并不去讲述,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不免陷入中国的逻辑,有这个好奇去探个究竟。

如上文所述,义和团运动起源于鲁西北,那里士绅力量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匪患不绝,加上帝国主义的逐步侵入,那里农民的忧患意识日益增加,他们对传教士和教民蛮横欺压百姓和胡作非为已经忍无可忍,他们的排外情绪被激起,农民原本的朴素无知与尚武的传统转化成排外的熊熊烈火。他们杀教民(实际上中国教民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外国人),攻教堂,决心把一切有关“洋”的东西全部毁灭。这是所谓的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呢?还是农民阶层在利益受损害时,把心底积压到不可再积压的愤怒一次性最彻底、最歇斯底里地爆发?史料记载,“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 1

者。”义和团的仇洋情绪已经到达疯狂的程度,我想这是义和团举着“爱国”的旗帜,而去发泄对教会不满的一种极野蛮愚昧的方式。

实际上,传教士也不仅仅只有消极的一面,他们也曾为中国的现代化做过贡献。他们积极传福音、翻译圣经、办学校、开医院、从事社会服务、提倡破除陋习,如缠足纳妾等,传播新思想,如宪政民主。而义和团这种盲目排外,不管正确与错误,只要是洋人的东西都一律否定。这类似于新文化运动,不同的是新文化运动肯定西方的一切。这两场运动不过是走向互相对立着的两个极端罢了。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扶清”是什么?扶的不仅仅是一个已经危如累卵的清朝政府,更扶的是统治着中国两千多年的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而“灭洋”是什么?灭的也不仅仅是欺压老百姓的教会,更灭的是西方先进的文明。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时,义和团运动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实际上,洋务派、维新派甚至于倡导戊戌变法的光绪帝都曾是义和团讨伐的目标)

在信仰方面,义和团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他们相信通过念咒等形式可以变成某一位神(这些神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以及民间戏剧),以此获得神力去抵抗外来侵略。他们也相信练习义和拳之后可以刀枪不入,甚至于抵挡洋枪的子弹。这些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植根于民间文化的可笑迷信,农民以此自我安慰罢了!但为什么义和团会选择这些可笑的迷信呢?因为义和团成员大多是贫困农民,而这些农民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的教育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的思想愚昧无知,所知道的知识大部分是传统民间文化。而降神附体,刀枪不入又恰恰是植根于民间文化,所以农民能够很快理解它(这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化要求),并相信它能够摧毁现实中的一切压迫与不公。于是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在这种信仰的感召下聚集起来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但当他们倒在洋人的枪下,生命即将结束时,还是否仍然坚持他们那种可笑的信仰呢?可悲呀!

教科书上常说:“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义和团确实英勇抵抗过八国联军,并为此牺牲了很多人。但这种“抵抗”确实很无力,而且其中包含着许多愚昧无知,甚至于残暴的成分。首先,义和团成分非常复杂,“上至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而且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导致组织松散混乱,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在纪律方面,义和团虽然有着十条团规,也有自己的独特规定:“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赃官。”等。这些纪律在初期得到较好遵守,但义和团后期,由于成员日益复杂,出现了许多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现象。当八国联军已经打来时,义和团还仍然热衷于烧教堂,杀教民的运动,而且除屠杀教民外,还滥杀无辜,诬指许多市民(包括许

多妇女儿童)为白莲教而烧死戮死,滥杀占绝大多数,真正反抗西方侵略军队的几乎没有。据史料载,天津义和团为了报私仇,甚至从背后攻击正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清军聂士诚部(聂士诚曾经镇压过义和团)。这分明是在帮八国联军的忙嘛!而且义和团里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还有他们与京师禁军、甘军肆意奸杀妇女,不计其数。义和团与清军也掠夺洗劫商户平民,并列赃物公开拍卖。我想面对这样的义和团,别说是八国联军了,就算是随便哪一国也能攻占北京的。从上所述,义和团实乃十分可恶!

但同时,义和团又是十分不幸的。当掌权者发现可以通过操控农民天性中蕴含的那种质朴情绪时,而达到抵制外来者压力的目的时,他们便将义和团奉为座上高宾,将之送到现代化的枪口下,充当人肉盾牌。而当拳民失去利用价值时,他们的头颅立刻变成了和谈的砝码。那些曾经在一个战壕中作战的军爷们,并不会因念旧情而手软。义和团沦为统治者手中任人宰割的工具,统治者的一个命令,便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实属可怜啊!

正如周锡瑞所要告诉我们的,义和团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场运动,所以义和团运动是一段特定历史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教会的蛮横、政府的腐朽,更可以看到农民阶层固有的局限性以及面对压迫时的英勇反抗与采取的方式的愚昧无知。

行文至此,你要是还问我:“义和团运动到底是怎样的一场运动?”我只想说:“义和团运动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只会是一场悲剧,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失败!”

义和团

义和团

义和团口号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史话书评

认识义和团的方法

20世纪义和团研究百年

义和团的前身是什么

慈禧为何招抚义和团

义和团时期的文化教育

义和团读书报告
《义和团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