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词类活用教学1

发布时间:2020-03-02 10:35: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词类活用教学案

编制人 迟兆波 梁桂玲 使用时间 9月7-8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堂案

一、【考点解读】

在古汉语中,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并不单独出题,考查常常结合在文言实词释义的选项中或者在文言句子的翻译中。

二、【活用类型】

1. 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

3.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4.名词活用作状语 5.动词活用为名词 6.动词活用作为动用法

7.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使动用法】

一 知识分类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

A.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 B.晋侯饮赵盾酒。(晋侯让赵盾饮酒)

[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想办法削弱]国(的势力)]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例如:

A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

[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A.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所以大王不如使苏代向东去(回齐国),秦国一定怀疑齐国,不相信苏代了]

B.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简析]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A句的“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B.句的“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A.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B.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简析]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A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化。

2 二 方法总结

(一)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可翻译为:“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也就是说,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施行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谓语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兼语+动词+宾语(或无宾语),现在简化为主语+动词+宾语,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即主语+使+宾语+动词。

【意动用法】

一 知识分类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有奇才)

B.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简析]A句的“奇其才”是主语邓骘“认为其有奇才”之义。B句的“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B.稍稍宾客其父。(渐渐地人们把他的父亲当作客人看待) 二 方法总结

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它怎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看成)什么”。即句子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状态和性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小鲁”是孔子认为鲁国的地方小,这里的“小”是形容词临时用作意动词,含有“以鲁为小”的意思。

巩固案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并翻译句子。

1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 齐威王欲将孙膑。

3 鱼肉百姓 。

4 孟尝君客我 。

5 幕天席地。

6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7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9 单于壮其节。

10 反欲斗两主。

11 王必欲降武。

12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1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4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4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6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7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8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之。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教案

词类活用练习

词类活用教案

《词类活用》教案

《陈情表》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公开课教学设计

词类活用教学1
《词类活用教学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词类活用教学 词类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