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诗四首练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23:0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页

诗四首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 ...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 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诗句中带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带月荷锄归(扛着) 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 ..C.但使愿无违(违背) D.仍怜故乡水(爱) ..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 王右丞 唐代 B.《登岳阳楼》 陈与义 宋 C.《归园田居》 陶渊明 西晋 D.《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是“ , 。” (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 。 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

。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 。

(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 , 。

第2页

判断

①《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 ) ②.《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

③.《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 ) ④《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 ) (3).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4)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 (5).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第3页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6)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精段阅读:阅读

(一)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解释带线的词。

(1)使至塞上 (2)征蓬出汉塞 8.下列带线的词语不属于地名的一项是( )

A.属国过居延 B.属国过居延 C.萧关逢候骑 D.都护在燕然 9.“征蓬出汉塞”一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0.“大漠孤烟直”中的“烟”字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你同意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第4页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儿?简洁地说一说。

(二)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 13.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渡远荆门外( )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 (2)山随平野尽( )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 (3)仍怜故乡水( )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14.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 (2)月下飞天镜: (3)云生结海楼: (4)仍怜故乡水:

15.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

第5页

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16.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字 ,诗词著作有《 》、《 》、《 》等。

参考答案

1.C(A项“秽”应读huì;B项“燕”应读yān;D项“蓬”应读péng。故选C) 2.B(“荒秽”指野草) 3.C 4.(1)后乐先忧、昔闻今上(2)淮海南来第一楼(3)万家忧乐到心头(4)何必登斯楼把酒 方可对仙人吟诗

5.(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滕王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6.(1)略。(提示:不要写成对诗句的翻译。要合理大胆地想象,对诗句的描写进行再加工,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美景。) (2)√ ×√ √ (3)B (4)D (5)A (6)D 7.(1)出使;(2)飘飞的蓬草。

第6页

8.A(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故“属国”不是地名。)

9.“征蓬”指飘飞的蓬草,作者以此自比,写出了自己的飘零之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幽微难言的心情。

1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是烽烟,因为边塞之地,战事频繁,随处可见烽烟,这样写更能体现边塞的特征。)

11.参考: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12游;流;楼;舟 13.(1)A(2)B(3)C 14..(1)莽莽平原;(2)月亮;(3)海市蜃楼; (4)始终。 15..D 16.唐 李白 太白 《蜀道难》、《行路难》、《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

诗四首

诗四首

诗四首

诗四首教案

30《诗四首》

白居易诗四首

冰心诗四首

春夏秋冬四首诗

冰心诗四首

中国当代诗四首

诗四首练习题
《诗四首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