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龙酒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1: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文如其人

——论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浪子情结

院(系)名称 专 业 名 称 学学指导

教生

名 号 师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 马梦莎 080114066 朱彦芳讲师 2012年5月 完 成 时 间

文如其人

——论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浪子情结

马梦莎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080114066 指导教师:朱彦芳讲师

摘 要: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当代武侠小说三大家”。在武侠小说史上,古龙所坚持的“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艺术追求,使其在武侠天地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浪子情结伴随着古龙与其武侠小说的始终。浪子是孤独的,他们对友情的珍视甚于生命,浪子都是向往自由,懂得享受生活的,最重要的是,浪子离不开酒。这些都是古龙的特点,同时又是古龙武侠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文如其人,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古龙;浪子情结;孤独;友情;酒

说到文学创作,每一部作品或多或少都会留有作者的影子,作品多了,也便形成了属于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古龙,在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上,不断摸索,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如其人”的风格。

提起古龙,不难联想到另一位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老先生武侠作品中的形象,诸如郭靖、杨过、乔峰等,无一不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这与金庸所处的社会地位不能说是没有关系的。而古龙,则是从纯文学的不断失败、不断摸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那便是武侠小说,属于古龙的武侠小说,同样属于楚留香、陆小凤、萧十一郎的“侠之风流”。

“一个人,一柄剑,浪子的豪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

一、浪子情结之孤独

古龙,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香港,幼年居住在汉口,后来因为国共内战跟随家人迁往香港,在他年仅12岁的时候,便与父母渡海赴台,之后定居于台湾。古龙的幼年时期,可以说是颠沛流离,经历了战争年代与数次迁徙,形成了他内向的性格,在他读高中时,

父亲熊飞有了外遇,并与其母亲离异,从那时起,少年时期的古龙便越发的敏感,缺乏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父母离异后不久,他一度加入过帮派,常常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可以说在其性格形成的青少年时期,古龙是缺乏爱与关怀的,这让他的性格或多或少有些畸形发展。高二时,他就开始在一些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文,笔名古龙。

这样一个不幸的童年,让古龙比任何人都更加的明白了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一种最深刻,最难耐的生命体验,因为人在孤独感中最能感受自己作为一种个体真实的存在。”在古龙的骨子里,便有一种特有的,无法溶解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李寻欢的“静坐窗前独酌穿肠酒,默立梅林遥望隔世爱”。李寻欢的孤独不仅来自于对林诗音默默的爱恋,更来自于其贪酒如命、嫉恶如仇、爱友如己、挥金如土、视死如归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是让人羡慕且无法企及的,这也就注定了其孤独的命运,这种浸入骨骼里的孤独是化不开,抹不掉的。“有一种寂寞,是无法描述的,因为它是源自灵魂深处的。是远山上冰雪般寒冷的寂寞,冬夜里流星般孤独的寂寞”古龙这样描述西门吹雪,高处不胜寒,然而西门吹雪却是“明知高寒,偏爱高寒”的人,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说西门吹雪是最接近神的人的原因吧。还有一个人,他的孤独寂寞中似乎带着些苍凉与悲壮,这个人便是萧十一郎,他总爱唱一首歌:

“暮春三月,羊欢草长,天寒地冻,问谁饲狼?

人心怜羊,狼心独怆,天心难测,世情如霜。”

这如狼般的啸声,满是孤寂与悲怆,他流浪天涯,无依无靠,是一匹真正的独狼。

在古龙的一生中,曾有两次婚姻经历,但最终都以离异告终,留下了三个儿子。他的弟子丁情就直言说过:“古大侠生性是个浪子,所以根本不适合婚姻生活。” 可以说古龙孤独的很大一个原因,便是在于他的“无根”,无牵无挂,无所顾忌。同样,他笔下的英雄们大多没有归属,没有去处,潇洒一生。李寻欢将未婚妻让于龙啸云后,怀着一颗孤寂的心,无牵无挂的浪迹天涯。陆小凤虽然身处万花丛中,却不为任何女人所牵绊,但这种逍遥自在的独行不正显示了其孤独的内心。不管是楚留香,还是陆小凤,亦或是古龙,他们都是孤独的,但他们身边并不缺乏女人,美丽的女人,或许是因为那种浸入骨子里的孤独深深吸引了女人的,激发了女性的爱。但是,这种浮华的爱过去后,留下的依然是无法磨灭的寂寞与孤独。

古龙的孤独,是萧十一郎的孤独,是西门吹雪的孤独,也是李寻欢的孤独„„

二、浪子情结之友情

“孤独与排解孤独,是人生的两大需要。”

漂泊中的浪子,有着比常人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他们希望排解孤独,但有不愿趋炎附势、违背内心,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找到一种与其独立人格并行不悖的情感依托,之于古龙,便是友情。

对于古龙来说,朋友是无法被替代的,而且也是无法被形容的,哪怕是最美丽的花束,也无法匹敌友情的芬芳,哪怕是最昂贵的钻石,也无法比拟友情的价值。

古龙这辈子交友甚广,常常有许多朋友到他家聚会,但是他却是个不见老朋友不开口的人,偶尔在社交场合见到一些普通朋友,通常也只是听别人谈笑风生,自己总是默不作声,酒来就干,自得其乐。但是在古龙的朋友中,除了丁情以外,他自己承认的有两位:一位是金庸,一位是倪匡。由于古龙上学时期特别喜爱欧美小说,并研读外语系,所以他受到了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他酷爱海明威的小说,而且也受其影响,不仅在创作语言上采用了大段大段简洁有力的对话,而且也塑造了许多类似的硬汉形象。诸如《英雄无泪》中的朱猛,《七种武器》中的小马,《血鹦鹉》中的王风等等,无一不是勇猛无畏的铁汉。但是这些铁汉并非无情之辈,反而极其重视友情,把友情看的尤为重要,甚至高于一切。

《欢乐英雄》中有四个朋友,古龙将其之间的友情描写是淋漓尽致的。他们便是:王动,燕七,林大平和郭大路。他们同样生活在贫困的生活中,但又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期然间四人相遇在一起,成为挚友。虽然,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却有着共同的生活理念,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藐视贫穷,蔑视富贵,嘲弄世俗,对人生和社会都充满了信心,他们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财富,而是精神上的和谐快乐。就如郭大路在落魄潦倒之际,去王动的“富贵山庄”打劫,未曾得手却与同样落魄的王动结为朋友,并卖掉自己身上唯一的一柄剑,买来酒与王动开怀畅饮。他们的生活虽然贫苦,但是却相濡以沫,活的自由洒脱。他们对人性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他们是真正的朋友,他们也是真正的快乐英雄。

但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思想便是“朋友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这点上,古龙承袭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个男子汉看中的是事业、父母与朋友,那种沉湎爱情而舍弃朋友的所谓“重色轻友”的行为,是被人所不齿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龙小说慢慢的也便形成了一个特别——写男人比写女人成功,写友情比写爱情深刻。就如那个冷面的杀手孟星魂就说在他的生命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女人;那个行侠仗义的楚留香在三女侍一夫的

待遇中,还常常“不知销魂在何方”。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李寻欢了,他为了朋友龙啸云,而将自己深爱着的未婚妻“让”给了龙啸云,并且自己毅然而然的弃家离去,踏上了浪迹天涯的孤独旅途。在李寻欢,亦或是古龙看来,没有朋友的人,便如死了一样。所以,不管是李寻欢和郭嵩阳的惺惺相惜,还是他与龙啸云的以爱相赠,亦或是李寻欢给予阿飞的关怀、温暖和尊重,都是他们所义无反顾的。陆小凤的朋友很多,但是每种友情却又不同,他与西门吹雪的友情是深沉含蓄的,与花满楼的友情却是明朗阳光的,与朱停的友情反而更显随意。

说到友情,很难不提到爱情。就如说到古龙,很难不想到金庸一样。徐岱指出:金庸将他的小说主角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塑造成了爱情至上主义者”。金庸武侠中的爱情描写,总会让人读到垂泪惋惜,就像小昭与张无忌的生离,穆念慈对杨康的爱与恨,郭芙郭襄对杨过的一往情深,陈玄风与梅超风之间爱的悲歌等等,金庸笔下的爱情多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虽然,古龙对爱情并不看重,但是武侠的世界里很难缺少爱情元素,即便是浪子,心中也都会有个她。李寻欢虽为了友情将爱人拱手让人,但他对林诗音的感情却是不容置疑的。郭大路与燕七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喧嚣的背景下,又给人一种别样的芬芳。萧十一郎为了救风四娘,甘愿放下手中的割鹿刀等等,这些无一不说明浪子也需要爱情,只是爱情并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是一群无根的侠者。

三、浪子情结之享受生活

浪子比之大侠更懂得享受。郭靖是金庸笔下的大侠,他本可以与黄蓉在桃花岛享受神仙眷侣的生活,但是却为了民族大义,守护着襄阳城,与城共存亡,引人无限的敬仰。但古龙笔下的浪子却多享受生活,这也与古龙本人的人生观非常契合。他穿着不修边幅,较为随便,但讲究舒适;天生海量,无酒不欢;寓所豪华,四处游荡;呼朋引类,日夜寻欢。

“布置豪华的大厅里,充满了温暖和欢乐,酒香中混合着上等脂粉的香气,银钱敲击,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世间几乎没有任何一种音乐能比得上。陆小凤喜欢听这种声音,就像世上大多数别的人一样,他也喜欢奢侈和享受。”

陆小凤天生是个享受生活的人,但有一个比他更会享受,那便是朱停。朱停是个很懂得享受的人,而且对什么事都很开的开。他不学无术却能住最舒适的房子,穿最讲究的衣服,喝最好的酒,娶最美的老婆。

楚留香的享受来自于他的完美,他是女人梦想中的男人,是盗贼中的大元帅,是流氓中的佳公子,他的温柔,优雅,风度翩翩,善解人意,给了他享受的资本。同样,他也喜

欢享受,喜欢及时行乐,不为名利羁绊,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人能强迫他。

人生苦短,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相同,然而古龙却偏爱风流倜傥,及时行乐的生活,就如同诗中说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享受生活是古龙笔下众多人物形象共有的特征,包括扮成绣花大盗的天下第一名捕金九龄,他所做的一切犯罪行为都归咎于他太喜欢花钱,太喜欢享受。正所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四、浪子情结之酒

古龙一生嗜酒如命,他喝酒向来是酒到杯干,气势如虹,痛快淋漓,干净利落,在他的哲学里,没有浅酌细品,他是要纵酒狂欢才过瘾的人。古龙是一位酒侠,而非单纯的酒徒。他嗜酒已经不仅仅是饮酒,而是用酒精燃烧自己的血液,激发本质中的侠气,将喝酒的境界与武侠小说创作境界贯通。散文家林清玄说:“提到收藏的酒,就仿佛提到他笔下的武侠人物,古龙眼中有一种神秘的光。”

长期的酗酒,必然损坏肝脏,挡他因为肝硬化住院后,医生交代他不能再饮酒,否则将会昏迷,若昏迷超过三次,便会丧失性命。可是戒酒半年的他,在身体状况稍微好转些后,又捧起酒杯,依然如故,终于导致再度入院。在他临死的前几天,他每天便是喝酒,睡觉,醒来继续喝酒,喝醉,又睡„„终于在年仅47岁时便用酒浇灭了自己的生命之火。1985年,一位天才就这样陨落了,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反观古龙酗酒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飘零的身世,从小便缺少家庭的温馨。他不得不一个人面对艰难的生活,无处寄托自己的情感,便只有靠酒来麻醉自己,用以忘掉心中的苦闷忧愁。他自己也曾无奈的说过:“只有酒才能使人忘记一些不该去想的事,而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要去想一些不该去想的事情。清醒时若是快乐的,有谁愿意一醉不复醒?”古龙写酒,不但是在写侠客,

更是在写心事,借着酒抒发自身难以言喻的情怀,这大概也是受到中国魏晋风骨的影响。生活的无奈,将酒带入了古龙的生命,而古龙则将酒带进了他的武侠世界。

在古龙的武侠世界里,每个人物都像酒一样,有不同的芬芳。郭大路便属于那种酒质朴拙,散落于乡间山野,但细品之下却清冽甘甜,颇有自然之趣;而邀月则是那出自名门之酒,包装精美,但味道却过于霸气,令人难以消受;有的酒因畏惧其醇烈,而常不敢饮,只有到了逆境中方才饮之,顿觉眼前一亮,这酒就像阿飞;有的酒温良醇厚,颇有君子之

风,饮后令血液沸腾,但头脑却更加清醒,这酒宛如花满楼;林仙儿这款酒香艳无比,适合风花雪月相佐,但久了会使人沉迷其中;风四娘这口酒辛辣无比,稍尝一口便面红耳赤,但举碗狂饮却痛快异常。

古龙把自己对酒的理解都融入了文学创作中,同时,古龙也把自己写进了他的武侠世界中。李寻欢有一个很经典的动作,喝一口酒,然后捂着嘴巴咳嗽。这一镜头给了读者很深的印象。李寻欢是有病的,是不可以饮酒的,但是他却依然嗜酒如命,这让人看了不禁心疼,为李寻欢,更为古龙。

不管是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叶开、萧十一郎„„哪一个不是天生海量,无酒不欢?《七种武器》中的萧少英,甚至在棺材中还在说“酒还没喝完,怎么能死?”这种对酒的感情俨然已经超越了爱,而到达了一种痴的境界,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依赖。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酒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只有生命结束,才能没有酒。酒已经成为了古龙以及他的武侠世界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如若没有了酒,那便没有了“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也就没有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陆小凤。

孤独,只是一种形式,至少古龙还有朋友陪着他;寂寞,也只是心的一种状态,至少古龙还有酒可以灌醉他;不管是孤独的内心,对朋友的极度重视,还是生活中追求的自由洒脱、无拘无束,以及饮酒人生等等,都是古大侠本人的真实写照,而且这些也都是古龙武侠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如其人,不得不说是古龙武侠小说的最大特点。自金庸之后,现当代武侠小说界掀起了疯狂模仿金庸的狂潮,但是古龙在这样的浪潮中,另辟蹊径,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化及西洋笔法,创作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新风格—古式小说。古龙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之一,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 李欧.极致之变的陷阱:古龙武侠病态心理剖析[J].当代文坛,2000,(4).[2] 陈吉德.残缺的家庭—孙周电影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1).[3] 古龙.萧十一郎[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220.[4] 董跃忠.武侠文化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164.[5] 邓晓芒.灵之舞 [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5:134.

[6] 古龙.楚留香传奇[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903.[7] 葛涛,谷红梅选编.金庸其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0.[8] 古龙.陆小凤传奇四 [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12.[9] 曹旭.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5. [10] 朱锐.试阐述古龙作品与酒的关联性[J].语文学刊,2011,(4).

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 ——On the prodigal son complex in the Gu Long’s martial arts novel

Ma Mengsha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midia

No.080114066

Tutor.Zhu Yanfang

Abstract:Gu Long was one of the three reputable swordsman fiction novelists currently,and the others are Jin Yong and Liang Yusheng respectively.Involving the history of swordsman fiction,the “innovation”, “breakthrough” symblolized his artistic pursue,which also means he gained the exclusive approach in terms of studying “swordsman world”.The prodigal son complex always accompained by Gu Long and his martial arts novel.The prodigal son is lonely,and cherish their friendship even their life,they are yearning for freedom,and know how to enjoy life,the most importantly,they can’t do without wine.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Gu Long has an eential element in the martial arts novel.Therefore,the writing mirrors the writer is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rtial arts novel.

Key words:Gu Long; complex about loafer; isolated; friendship; wine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

酒文化论文题目

古龙酒文化论文
《古龙酒文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