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保山市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保山市2007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2008年8月26日经市二届人大常务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200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依法监督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政策和部署,围绕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保山的宏伟目标,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生猪疫情严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全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快发展,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目标圆满完成。 全市和市本级地方财政决算的基本情况是: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761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8%,比上年决算数增收22284万元,增长26.7%;一般预算支出36411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3.3%,比上年决算数增支82008万元,增长29.1%。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决算数与今年初向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数相比,增支9万元。

全市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76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72955万元(含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14174万元,调入资金3439万元,收入总计39632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36411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61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21万元,支出总计3703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6029万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3363万元。其中,结转下年度支出17328万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269万元,净结余8701万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3094万元。增减的主要原因:一是通过争取,省年终决算增加我市其他补助1894万元。其中财力性补助1100万元、年终结算困难补助794万元(已明确到具体项目);二是省兑现隆阳区、腾冲县县域经济考核奖2038万元;三调入资金增加12万元;四是地税部门换装等增加上解支出472万元;五是结转下年支出增加269万元;六是增设预算周转金增加51万元;七是两税返还减少49万元;八是本年一般预算支出增加9万元。

全市基金收入完成408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收1528万元,下降27.2%;基金支出完成1812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支1607万元,增长9.7%。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全市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当年基金收入408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17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822万元,调入资金11万元,收入总计23094万元;当年基金支出18127万元,调出资金8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880万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11万元,增加的原因是腾冲县回收基金借款11万元。

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866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15.2%,比上年决算数增收608万元,增长4.3%;一般预算支出41155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85.3%,比上年减支873万元,下降2.1%。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与年初报告数相比增支9万元。

市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6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1475万元(含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上年滚存结余8182万元,收入总计64523万元;一般预算支出41155万元,上解支出129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797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410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度支出8516万元,比年初增加3万元,净结余5585万元,比年初报告数增加1481万元。增减的原因:一是省年终决算增加市级其他补助1528万元。其中财力性补助1100万元、年终结算困难补助428万元(已明确到具体项目);二是与省结算后少上解55万元;三是县区上解市级收入减少44万元;四是补助县区支出增加45万元;五是一般预算支出增支9万元,结转支出增加3万元;六是上级专项补助收入减少1万元。

市本级基金收入完成142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收228万元,下降13.8%,基金支出完成164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支368万元,下降18.3%。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142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66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43万元,收入总计5837万元; 基金支出164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073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212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370万元, 与年初报告数一致。

2007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增收节支工作,财政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大力改进薄弱环节,不断规范日常管理,超额完成了年度预算确定的收支任务,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情况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征管,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水电、矿冶、香料烟和房地产等产业效益提高带动税收增加,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也大幅增长,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各级财政、税务等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达10.6亿元,提前三年完成财政“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财政增收主要体现在县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为26.7%,县区平均增31.3%,市级仅增4.3%;另外,财政收入增收部分中还包括一次性、政策性和超常规因素。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3295万元,罚没收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加1461万元等。

(二)围绕中心,着力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各级财政积极采取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等方式加大了扶持力度。一是全市财政安排烟水配套工程资金679万元、项目前期工作费205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贴息2212万元,主要支持重点工程项目和烟草、电力、矿冶等工业生产。二是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全年共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3476万元,重点扶持核桃、蚕桑、茶叶三大产业。三是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切实抓好省重点扶持的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四是整合工业化扶持资金1750万元,支持了全市新一轮工业倍增计划;投入国企改革资金524万元,推动了国企改革工作。五是安排旅游产业专项资金982万元,支持以隆阳、腾冲、龙陵为重点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力做好城市“四化”工程等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工作。

(三)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稳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2006年腾冲、昌宁试点基础上,增加隆阳区为试点县区,重点抓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乡村债务化解等工作。二是对农业的投入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468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7%,重点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等项目。三是完成了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实现了对农民补贴“一折通”。通过农民补贴网兑现综合直补等各类补贴资金1.54亿元,受益农民达52万户,219万人。四是及时向全市15万户生猪养殖户兑现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077万元,有效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奠定了基础。五是农业综合开发取得较好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六是全市各级财政安排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工作经费970万元,确保林改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七是全市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780万元,整合资金2.5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252个,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关注民生,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及资金要求,努力落实各项配套资金,将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一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及时拨付2007年全年免除教科书费、学杂费资金以及补助公用经费资金652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3403万元。免除34.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13.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11万名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得到生活费补助。累计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73万元,促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广大农村“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2007年,全市筹集资金8357万元,在五县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参合人员202万,参合率达93%。筹集资金1795万元,建设了425个农村卫生室,并购置了部分设备。进一步缓解了广大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三是下达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786万元,发放社保补贴7260人,再就业培训2065人,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重新启动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530万元,贴息补助55万元,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四是筹集、落实资金3600万元在全市启动农村低保制度,惠及10万名农村贫困群众。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全市3.1万城市低保对象按新的保障补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五是进一步探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低保家庭收入审查机制,研究改进与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不因猪肉等食品类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城市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六是全市安排资金360万元,支持建设乡村文化站,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七是按时完成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兑现工作,把调整后应发、应补的基本养老金及时、足额兑现到每一位退休人员手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实到每一位退休人员身上。八是全市安排用于社会稳定的支出稳步增长。2007年,公共安全支出完成2519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市多渠道筹措资金安排禁毒经费3101万元、艾滋病防治专项补助经费270万元,支持了禁毒人民战争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九是针对全市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及时筹集拨付各项救灾资金645万元,帮助灾区群众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十是市本级财政全年预算共安排资金1677万元,保证了市政府向社会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的资金需要。

(五)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理财能力。一是市本级及五县区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并在市本级推行省定的部门预算编制软件,预算编制更加细化、科学、规范,编制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面继续扩大。全市试点195个部门、515个预算单位,比上年增加107个部门、310个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累计35222万元,直接回笼国库资金3615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三是五县区全面推行以“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特征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四是政府采购规模和质量得到提升。2007年,全市各级政府采购金额14782万元,节约资金785万元,节约率7%;市本级政府采购金额3000万元,节约资金61万元,节约率3%。

(六)打牢基础,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一是全面完成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以2006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全市参与清查的1319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为52.3亿元。为下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奠定了扎实基础。二是开展了“两免一补”、社保基金、“新农合”等专项资金的检查和调研,研究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三是加大了住房资金、彩票市场和财政票据的监管力度。住房公积金安全效益得到保障,住房补贴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支付工作稳步推进。四是认真组织各类会计资格考试,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和继续教育,促进会计行业诚信建设,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五是继续加强财政监督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顺利完成了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检查工作。

回顾去年的财政工作,总体运行情况是好的,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增财源亮点较少,财政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二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制约,资金筹措更加困难,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压力加大,财政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够稳固,增长难度较大。三是刚性支出增加较快,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

保山市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关于云南省2004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地方财政

保山市党代会报告

决算报告

决算报告

决算分析报告

会计决算报告

固定资产决算报告

清理整顿地方财政专户情况报告

保山市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保山市地方财政决算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