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东师 离线作业 青少年心理学作业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满分 100 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4 分,共 0 20 分)

1.第二性征:进入青少年期,下丘脑的性中枢活动起来,分泌出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促进脑垂体前部

的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于是性腺功能就活跃起来,分泌大量的性激素,促使性机能逐渐成熟, 从而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如男女在身材、体态、声音等方面具 有一定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

2.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

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 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与

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

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 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 6 6 分,共 0 30 分)

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对。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 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将“就是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 6 6 分,共 0 30 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对个体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的可能原因。 缺点:时间 长、研究人员投入大,被试易缺失,工具稳定性不易保持。 2.简述青少年注意发展的特点。

答:青少年的注意水平已经由童年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其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等心理品质,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注意的过程日趋稳定; (2)注意的广度日益增大; (3)注意的分配趋于协调; (4)注意的转移日渐灵活。 3.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 ①暴怒性与温和性。 ②可变性与固执性。 ③丰富性与孤独性。 (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 。(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4.简答青少年对权威认知的特点。

答:权威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社会权力不同和对有更大社会权力的人服从的要求所导致的一种社会 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达蒙用横向法及纵向法,来研究儿童对权威认知的发展情况,将儿童权威认知的 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六个水平或阶段。对成人权威的认识从绝对化向相对化和具体化过渡,这是青少 年权威认知的特点。

5.简述社会支持的来源有哪些种类。

答:(1)家庭支持系统: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长辈等; (2)同伴支持系统:包括同学、朋友等;

(3)学校及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学校教师、心理辅导人员、学校及社会团体等。

四、论述题(每题 0 10 分,共 0 20 分)

1.根据青少年与父母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谈一谈如果你是一位青少年孩子的母亲或父亲,你会如何

对待这些发展变化?

答:我会通过以下两点去对待这些发展变化:

(1)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发展变化表现在: 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在情感上与父母不如以前亲 密了、在行为上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在思想上他们对父母的许多观点都有要重新审视, 而审视的结果往往与父母的观点不一致,表现出在观念上与父母的隔离。

亲子冲突的出现:亲子冲突从青少年早期到晚期是一个减少的过程,很少有较为激烈的冲突,大 多集中在一些小事上。具体体现在:第一,社会生活和习俗;第二,责任感;第三,学校。青少年的 学校成绩、在学校的行为以及对学校的态度,都会引起父母注意;第四,家庭关系;第五,价值观和 道德。

(2)首先,应承认差异,相互沟通了解,正确看待对方。父母总是盼着孩子自己能够长大,青少 年表现出来的正是他长大的开始,作为家长对这种情况的出现要给予正确的反应,多加沟通,但又允 许他保留自己心中的一块绿洲,对于他们行为应以建议的方式提出,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观念也 要不断更新,尽力去接受新生事物,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家庭中的两代人间矛盾,许多是 由于互不了解造成的。只有两代人互相意识到有差异,去了解这种差异,理解对方心态,才能减少偏 见误解,化解矛盾。其次,应尊重对方,理智地对待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青少年渴望参与到成人的行 列,要求独立,受到尊重。作为父母的应该重视他们的这些需要,不说不做损伤青少年孩子人格的话 和事,家庭中的一些事情要主动地同他们平等商量、交流,主动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给他发言的 机会,使他感到在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利。父母越尊重青少年,青少年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回报 父母。第三,角色换位,积极寻求共同点。在双方意见冲突,应能主动移入他人观点,想象对方意见 的合理性。例如,有的青少年孩子从自己的学习状况考虑,估计考不上大学,而选择去职业学校。做 父母可能会生气、训斥他说:“没出息”。但若父母能做个心理换位和角色换位,想想如果自己若处于 孩子的位置也许会有和他同样的想法。这时,就会与青少年一起分析具体情况,帮助他选择自身发展 的道路。同时,父母与青少年也要相互交流。不同的意见中,如果有折中、融合的可能,那么,尽可 能求大同、存小异。

2.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答:道德判断的发展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②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③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④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⑤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⑥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对教学的影响:

(1)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 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补救,因为后 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2)道德认识或品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 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 进品德的形成。

东师《小学生心理咨询》离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

东北师大离线作业心理学

东师秋离线作业部门行政管理

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

秋东师《德育原理》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秋东师《现代教育技术》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14年秋东师公共事业管理离线作业

东师离线作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答案

福师《素描》离线作业

东师 离线作业    青少年心理学作业
《东师 离线作业 青少年心理学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