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治史综合练习六(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选择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D.中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B.只有宪法才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D.表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显著的特点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政策和()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6.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财政权、立法权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政府

B.外交权、外贸权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政府

C.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D.终审权在民族自治区

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8.“文化大革命”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 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0.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不同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7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

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枏:《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办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悉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 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

材料四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并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规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久,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即于1972年3月8日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明确宣布:“香港、澳门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强占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当年11月的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通过决议,把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除去。

材料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我国发生的一次通过革命而产生的政府变动。根据国际法上的政府继承理论,因革命而发生的政府变动,新政府没有义务完全继承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

——《中国香港1997》

材料四 1982年9月27日,撒切尔夫人在取道香港回国途中反复强调“这三个条约”(指上个世纪英国同中国签订的涉及香港及香港地区的三个条约)是有效的,不应单方推翻,而只能由双方加以修改。这番讲话激起香港爱国同胞的强烈抗议,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发表声明予以驳斥。

——《中国香港1997》

材料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简述香港问题形成的过程。

(2)材料一中,邓小平指出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他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

二、三,指出中国收回香港的法律依据。对此,英方立场如何?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解决?这有何国际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当局在国际上不择手段地推行“金钱外交”。2003年11月7日,太平洋中部岛国基里巴斯政府置中基两国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于不顾,与台湾当局建立所谓“外交关系”。中国政府于11月29日决定自即日起中止与基里巴斯政府的外交关系。

材料二 陈水扁当局假借民意,纠合各种“台独”分裂势力,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他们在“公投立法”过程中,企图塞进有利于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的条文,为其今后实施“台独公投”制造“法律依据”,图谋建立所谓“台湾国”。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3年10月24日在回答澳大利亚记者的提问时指出,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绝对不容许“台独”。

请回答:

(1)材料

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三)问答题

13.论述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认识。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D4.D5.B6.C7.B8.C9.B

(二)材料解析题

10.(1)中国物质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2)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反对盛宣怀的主张,因为它出卖国家主权,要将中国变成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3)为了得到列强的支持(答J“争取列强承认革命军政府”亦可);反映了同盟会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4)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的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11.(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武装占领香港岛,并通过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又强租今新界地区。(2)主权问题。维持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具有崇高的历史责任感。(3)联合国大会决议,香港问题不是殖民地问题。根据国际法,中国对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没有义务继承。英方坚持过去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不愿意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4)中国政府提出了符合国情和香港历史现实的正确方针;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共同愿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世界上一些国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

12.(1)材料

一、二共同反映了陈水扁及其“台独”分裂分子,大肆进行“台独”分裂的活动其实质是要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2)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崖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④任何人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必将遭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国人民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

(三)问答题

13、(1)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后来,在反右派斗争的过程中,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而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重要矛盾。中心任务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3)中国共产党十一民三中全会上,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国际贸易综合练习六

练习六

六语下册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思想政治史判断

六综合教案

综合学习六

4.7综合练习·数学北师大版六上步步为营

小六百科知识练习

政治史综合练习六(材料)
《政治史综合练习六(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