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

作者姓名 王丽霞

指导教师 尤晓妮

提交日期2010-6-28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王丽霞生化学院07科教(2)班272040227 摘要:沙漠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路要道,而在这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留存下了很多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墓葬等古迹遗址,它们大多数都淹没在沙漠之中,所以新疆的沙漠成为了神秘而又独特的旅游景点。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兴起,沙漠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沙漠旅游也逐渐兴起。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

【1】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疆 沙漠旅游 生态旅游

1前言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

【2】在68种基本类型中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首位。这也使得在新疆工业发展资金短缺、创

新技术能力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产出成为极为便利的贸易资源。在优化旅游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使新疆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

2沙漠旅游的概念(内涵)

作为一种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者的猎奇探险、体验和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及特性,以及沙漠景观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把沙漠与旅游联系在一起,使沙漠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沙漠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沙漠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得到神秘感、新奇

[4]刺激感和异域生活情趣等非常体验。

近年来,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鉴赏更着重于“原始”、“质朴”与“返古”,向往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环境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行为的价值取向已向参与性强的专门层次转化。沙漠旅游一般能带给参与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纯粹的精神欢悦,感受到彻底地释放、宣

[3]泄、成功,达到另类极限之感。因此,近年来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潮流。

3国内沙漠旅游的发展

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内有少量沙漠旅游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和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使沙漠旅游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新疆有吐鲁番沙漠旅游地和鄯善库木塔塔沙漠公园;宁夏有沙坡头、金沙湾和沙湖;内蒙古有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旅游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地等。月亮湖旅游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27, 000多人,营业额超过610万元。沙湖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甘肃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沙漠旅游区2006年游客达到120万人次。纵观国内沙漠旅游地,各有特色,甘肃和新疆有\"丝绸之路\"沙漠旅游,内蒙有草原大漠旅游,吐鲁

[5]番维族风情和沙疗旅游。虽然国内的沙漠旅游需求量基本上逐年递增,但在一段时间内,受

可游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闲暇时间等的限制,旅游客源市场不仅有限,而且市场竞争必然越演越烈。因此从长远和更高的发展视角来看,分析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子,有助于新建沙漠旅游地在市场确定自己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开拓新的国内国际

市场,研究开发因子对新兴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4新疆沙漠旅游发展情况

4.1新疆沙漠的分布情况

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它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新疆沙漠景观很具典型性,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以固定半固定的非流动性沙丘为主,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荒漠动物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以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而著称。库木库里沙漠是

【6】 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景观独特。

4.2新疆沙漠旅游的类型

按旅游目的分类

4.2.1大众大漠观光游

大漠观光游面向的客源层最广,广袤的大漠风情深深的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沙漠中去观光赏玩,大漠观光游面向的主要是一般游客,景观观赏是他们最主要的游览活动。

4.2.2沙漠探险游

沙漠探险旅游具有冒险性,它的客源层相对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探险家和勇于探

【7】险的旅游者。这类游客较为注重对极端生存环境的体验和挑战,而观光游览不是其主要目

的。

4.2.3遗址考古游

遗址考古游的客源相对也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那些对历史遗迹有浓厚兴趣的游客。他们到大漠中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研究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4.3沙漠旅游的特色

4.3.1浩瀚的沙漠景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36°50′~ 41°10′N,77°40′~ 88°20′E之间,东西

2长约1000km,南北宽约400km,面积3.38×105km。目前能够流入沙漠的河流有24条,如

【8】和田河、尼雅河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北部和东部,广泛分布着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

受主风向影响,大多为横向沙丘链;尤其是且末和于田之间,受多风向作用影响,多为高大

2的金字塔形沙丘,一般在50~100m,甚至有超过200m的。在罗布泊地区,约有3000km的雅

【9】丹地貌,土丘高峻似城廓宫阙,其形似龙伏卧,所以形象地叫做“白龙堆”。广袤的沙漠

赋予人类叹为观止的自然美,使游客感受浩瀚沙海的神奇魅力。

4.3.2壮观的原始胡杨林(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丛形成了“沙海绿岛”,在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有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

【7】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

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的不断变迁,它流经之处都留下了十几道条带状的胡杨林,如轮台县南部塔里木河河畔的青年期胡杨林,沙漠公路零公里处的中年期胡杨林,以及塔里木河南侧尉犁

【10】 县境内的老年与枯死的胡杨林区。

4.3.3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番茄等。新疆的羊肉也很出名,比如说烤全羊,涮羊肉,牛肉干等等都很受欢迎。手工艺品技术精湛,例如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别致、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

路旅游纪念品。

4.3.4独特的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以维吾尔族为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说明他们的文化历程也很丰富,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5新疆沙漠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地区,相对偏远,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较远,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处于劣势。其沙漠旅游资源的分布受中东部优势资源的屏蔽影响,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流向中东部优势资源分布区,且旅游地交通线路数量不足,道路等级较低,交通

【11】不便,可进入性较差,从而严重制约了沙漠旅游的发展。

5.2景点的分散

沙漠旅游景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景区开发成本高。沙漠地区道路建设、保护难度大,景点之间距离大,造成旅游线路较长,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在旅游营销推广过程中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减弱。

5.3基础建设落后

沙漠地区处于我国西部较落后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在政府的指导开发下,由于资金的匮乏,旅游项目和景区开发档次及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5.4品牌意识不强

【12】好的形象是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关键,能起到开拓市场,增加客源的巨大作用。由于

现阶段开发沙漠旅游资源的市场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宣传经费,新疆沙漠旅游整体形象定位没有确立,产品特色和潜在优势得不到体现和发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品位,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6发展对策

6.1挖掘沙漠旅游文化内涵

旅游产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旅游者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很大,只有最先满足旅游者真实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旅游企业的管理需要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只有快速响应并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与瞬息万变的需求,重视旅游者的终身价值,加强与旅游者间的动态关系管理,并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保留老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于客户群体的支持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与企业内外客户实现关系共赢。

6.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不再停滞于客人提出什么给什么,而是提前了解客人需求什么就给什么。景区单位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适当设置奖惩措施,激励员工进步,督促员工尽职尽责。每年都选报一些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外出学习,带回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服务技能。

6.3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充分运用“主题促销”手段

加强旅游广告宣传就是要加强对细分旅游市场的市场促销力度。沙漠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向海内外市场开发和营销的高产出产品,在宣传时往往更关注具有特殊兴趣的散客,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态和文化体验,激发游客的动机。旅游广告宣传只有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沙漠旅游的旅游广告必须充分考虑沙漠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沙漠旅

游者往往更注重自我感受,旅游宣传必须投其所好,满足沙漠旅游者行为层次的需求。促销的目的在于利用宣传促进的方法,诱发游客的旅游动机使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自身旅游产品的销售。主题促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销手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找准促销主题,这个主题既应该充分反映本地的特色,又必须对海外或国内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疆的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也可以充分利用主题促销的手段。如举办“新疆‘大漠孤烟直’摄影展”这样的特色主题来宣传打造沙漠旅游的吸引力。在新疆几乎全部为传统低价观光旅游产品的产品系列中,凸现沙漠旅游的产品层次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

6.4严格控制游人数量,强化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工作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管理效果,定期分析总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发生,确保生态旅游

【13】 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6.5支持协调因子是开发旅游地的政策保障

旅游地开发的顺利进行不可缺少地方各方面的支持协调。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一系列税收、价格、外汇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地的协作,采取合作联合经营,输送游客客源和人才培训交流等方式,提供配套服务等,

【9】保证旅游投资经营顺畅,从而鼓励刺激了进一步经济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结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神秘感强,给游人以强烈的对比和新奇的刺激。而实现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沙漠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中必须全面实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利用开发促进保护”的战略,树立沙漠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牟炳友, 赵文茹, 赵峰松.略论新疆旅游开发战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04)

[2]祖玛.新疆鑫融工程咨询公司 新疆红柳泉绿色生态旅游山庄生活休闲好去处[J].大陆桥视野 , 2005, (04)

[3]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J].上海经济 , 2004, (06)

[4]李翠林.基于旅游动机分析的新疆沙漠旅游产品开发[J].区域经济, 2006, 473(7): 197-198.

[5]克里木.吐鲁番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29(5): 16-20.

[6]邱兰香.浅析新疆生态旅游[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 2004, (01)

[7]阿痴.新疆没理由不爱你[J].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5, (04)

[8]郑坚强,李森,等.沙漠里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22(1): 77-79.

[9]肖建珍, 肖光明.对国内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 , 2005, (01)

[10]陈国军.新疆迎来经济建设的重大转折[J].瞭望 , 1995, (40)

[11]何丽芳.生态旅游 引领时尚[J].湖南林业 , 2005, (03)

[12]张英.生态旅游知多少[J].中国林业 , 2004, (17)

[13]张莉.浅谈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及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04)

秦皇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及提升研究

兰州特色旅游发展研究3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关于包头市特色旅游发展

核桃产业发展研究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