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庐山旅游业现状调研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1: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庐山旅游业现状调研

aliciawen

一、庐山的概况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自古以来,庐山以其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雅士前来一睹其迤逦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她是风景名山,“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襟江带湖,刚柔并济,岚影波茫,苍润高逸。庐山,她是文化名山,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育文化垂范千古,宗教文化空灵玄异,建筑文化中西合璧。庐山,她是政治名山,既曾作为国民政府的“夏都”,也是共产党三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地。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二、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天时地利,因而旅游业也便成为庐山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近代时庐山旅游业的繁荣

近代江西旅游业开发从庐山开始,庐山是江西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而避暑地的开辟则是其发展的起点。九江开埠,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以九江为突破口,势力渗透到庐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客观上刺激了庐山近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庐山近代旅游业兴起、发展,并一度繁荣,为庐山现代旅游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庐山旅游业的低迷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庐山还只是一座以会议、避暑而闻名于世的政治文化名山,旅游业一直以接待任务为主,并不存在旅游产业。旅游业的兴起,来源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条件的好转。居民陈先生回忆说:“七八十年代时,生活并不如现在这般富足,大家能保证温饱就不错了,更别提什么去旅游之类的了!”

(三)改革开放后庐山旅游业的腾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江市政府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1980年电影《庐山恋》的推出,使庐山在海内外一炮走红,实现了由“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跨越。1984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立,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1991年12月,海会镇借鉴沿海城市发展旅游的经验,开发了三叠泉风景区并开始收取门票,成为了历史上庐山区旅游业赚得的第一桶金。上世纪90年代末,庐山区委、区政府提出“旅游兴区”和“打好庐山牌”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大力鼓励发展旅游业,拉开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大幕。1996年,庐山区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这为全区旅游市场规范运行、科学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旅游观光的带动下,全区旅游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吃、住、行、娱”一体的旅游服务网络。

(四)如今的庐山旅游业

如今的庐山已获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

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随着市场的开放,来庐山的旅游参观的客人越来越多。就拿九江教育旅行社来说,根据展经理的介绍,在09年他的旅行社发送至庐山的旅客量多达5328人次,由此可见庐山旅游业正发展的越来越好。

2009年,庐山旅游总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接待来山游客44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4.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9.435万人次,同比增长18%,在国内5A级山岳型景区中名列前茅,在江西旅游发展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此外,庐山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庐山特产店吉福特的店员周小姐表示在旺季的时候,店里的日收入可达上万元,并且政府对庐山当地居民的福利保障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如今的庐山旅游业发展风生水起,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进一步发展大型项目,打响属于其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

三、庐山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然而,随着庐山旅游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同时,其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也渐渐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首先,污染问题依旧存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旅游业作为庐山的支柱产业,必将带动庐山整个经济的向前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得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协调,尤其是在这种依靠自然风光发展的模式下。在这次的社会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在风景如画的如琴湖旁,岸边垃圾随处可见,可见游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此外,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山中有镇的庐山,每逢旺季,大量游客接踵而至,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汽车进入山中,不仅导致了山中大气污染,也加重了庐山环境承载的压力。

其次,现行管理的体制制约了庐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庐山风景名胜区“一山多治”的体制破坏了庐山山体的完整性,不仅不利于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也让不是一级政府无行政执法权的庐山管理局难以依法行政。与此同时,庐山旅游业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风景点间交通的拥堵导致的混乱与不便已困扰游客们多年。此外商品交易市场还不够规范,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到在许多风景点的道路旁,有一些当地小商贩兜售叫卖着庐山雨雾茶,与美丽的风景区显得格格不入;在一些风景点,商品的物价也高的惊人。

再次,庐山旅游风景区品牌形象及其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旅游业的竞争的实质是品牌的竞争。一个优良旅游风景区品牌的创建,意味着其在旅游者心中地位之重要,从而提高其的知名度与忠诚度,进一步增强它的竞争力。尤其随着国务院三个文件的出台,2010年全国旅游景区新一轮竞争已悄然开始,庐山加未来面临竞争更加激烈,打造品牌形象及升级转型的任务更加紧迫。然而,就我调查看来,周围的同学及朋友对庐山并不是很了解,甚至仅限于知道庐山曾是诗人笔下赞美风景的意象。并且庐山的品牌知名度远不及黄山、泰山等一线名山,乃至三清山等二线名山。

最后,庐山居民迁移的问题。为了减轻庐山环境承载压力,打造纯生态旅游区,政府曾考虑过将庐山上的居民迁至山下。近日有媒体宣称,“庐山当局近期

宣布了一项将大幅改写历史的计划――从明年开始,庐山上的居民,将被逐步迁离这个他们生活了100多年的名山小城,迁往山下的庐山新城。这一计划涉及牯岭镇几乎全部居民共1.2万多人。” 对此我采访了庐山本地居民陈先生,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有关迁移的任何通知,同时他也坦承如果消息属实,自己也并不想迁走,毕竟这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希望政府能替当地居民多多考虑。的确,人文的庐山离不开这一群勤劳而朴实的庐山人,倘若迁移之举成功,庐山的人文价值与人文气息还将会存在吗?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1)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确保人与自然的相协调。首先,庐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原则,注意保护原生态的完整性与景点间的协调,避免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抹去的伤害。其次,管理部门要对风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作出科学的评估,将游客人数控制在承受力范围之内。可采取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新的旅游路线等方法来缓解客流压力,提高景区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后,加强环保教育。哲学中曾提到,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在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景区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对此,庐山管理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风景区内限制外来车辆进出,而用旅游观光车代替方便游客参观景区;在五一期间,规划和控制外来车辆进山路线,从而减轻环境承载压力等。

(2)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第一,理顺庐山旅游管理体制,形成大庐山旅游区,同时明确庐山风景旅游区的行政执法主体。由于庐山旅游景区隶属关系错综复杂,加之无有效的行政执法机构,管理部门可以参照黄山、张家界等地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高度行政权威的领导机构,从而统一指导、协调、督促庐山风景旅游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提高对庐山旅游业发展的管理水平。合理的规划庐山旅游业发展的蓝图,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协调。第三,加强旅游市场监督及管理,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风景区的物价。

(3)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来提升庐山品牌形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庐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留有许多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这些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又有着普遍价值的文化体系,因此政府可以利用这先天的优势来提高庐山的品牌形象。基于此,庐山旅游风景区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①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精心包装原有的旅游项目,为庐山旅游注入丰富的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旅游内涵。如游客参观美庐时,可将历史、政治、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介绍给游客。②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加强文物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对人文及自然景观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突出其文化内涵,从而满足现代旅游多层次、多范围、多方位的要求。③加大宣传力度,整合传播方式。通过有效的传播,创造品牌的附加值。在外部营销媒介方面,可通过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宣传册等方式来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在内部营销媒介方面,可借助景区的建筑造型运输工具、旅游纪念品、环境布置等方面形象地传递景区品牌的内涵以及所蕴涵的文化特色。④结合各景区的特色,为不同层次消费群体提供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旅游产品。对于如何打造品牌,当地政府也做了一系列努力: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将于今年5—7月份在中央电视台1套、4套、7套、10套中播出;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于2010年出版,张显庐山文化内涵;美国学堂开学,今年将由美国牯岭

学校校友会组织学生到庐山职高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庐山精萃;庐山还与景德镇、婺源签署了三地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名山(庐山)、名镇(景德镇)、名村(婺源)赣东北旅游黄金线路,进行区域联合,延伸庐山旅游产品的“产业链”。

(4)在保障当地居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媒体早前的质疑,日前庐山管理局给出表示,庐山是环鄱阳湖区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保护、管理、建设好这块全人类共有的瑰宝,管理局提出了“一下一上”发展战略。其中的“下”, 是指指的是旅游功能布局的调整,将行政管理、部分居民及其他不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功能转移至山下。而并不是外界所说的整体搬迁。此外,安置下迁居民的庐山新城将是一个配套齐全、生活便利、景观优美、功能合理的小城镇。庐山管理局认为,游客集散地的下迁,将提高庐山核心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减轻旺季旅游交通压力,有利于山上山下互动,拓展庐山旅游发展空间。在我看来,无论方式如何,当地政府一定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小结

在2010年全山领导干部大会上,管理局党委书记郑翔同志明确指出了庐山2010年全年工作方向——构建国际旅游度假休闲避暑胜地,推动庐山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在过去的一年中,庐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增长、抓项目、亮形象、促发展”工作思路,庐山旅游经济逆势上扬,社会事业惠及百姓,项目建设日新月异,文化产业亮点纷呈,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山岳型景区中名列前茅,在江西旅游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五月的庐山,郁郁葱葱。漫步在山间的小路上,杉树那茂密的枝叶遮住了太阳那炙热的灼烧,留下了一片阴凉与宁静,我聆听着山间泉水那潺潺的流水声,畅想着鸟语虫鸣那交织的奏鸣曲,感受到庐山氤氲着那种静谧之美;站在悬崖峭壁旁,若隐若现的云海舞动着她那曼妙的舞姿,轻抚黛青色的山岚,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让我不禁为之惊叹与折服;坐在牯岭的街心花园中,看着小镇上车水马龙,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山中建筑物鳞次栉比,突然发现原来现代城市已与自然如此完美的融合。这便是我眼中的庐山,一个充满魅力而又富有神韵的地方。随着实践的一步步深入,作为旁观者的我,可以看到游客们对这里的喜爱,可以观察到服务人员脸上洋溢的笑容,更可以感受到政府对发展庐山所做的一切努力。尽管现在的庐山美中还有着不足,仍有些问题还需要等待着去解决,但我相信随着当地政府部门一系列措施的展开,旅游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庐山将会迎来她更加美丽而璀璨的明天!

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旅游业调研

对美国旅游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旅游业调研报告

天台旅游业调研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旅游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旅游业广告现状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集安旅游业发展现状

庐山旅游业现状调研
《庐山旅游业现状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