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长程两段”式教学设计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9: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长程两段”式教学设计思考

2015 年,“互联网 +”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 ,“互联网+ ”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互联网 +”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一个新契机。5月 23 日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式上,刘延东副总理在致辞中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要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由《学术月刊》杂志社、《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于2016年1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布,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入选十大热点榜单,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指出“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未来,我们要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既不无线扩大教育技术的作用,持技术无用论的观点,而应着力研究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发现,不管是政治层面,还是学术研究层面,“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已然成为教育变革的焦点之一,在时代大趋势下,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首先要思考, “互联网+”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哪些改变?结合自身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备课常见的问题

多数教师所熟知的“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甚至有更加齐全的做法: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备作业、备资源,意在尽可能从不同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备的考虑,以确保课堂“万无一失”,这样的备课导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教学要素的“点状化”认识,尽可能“多”地考虑、不遗漏要素,但缺乏要素间内在的关系的思考及其整体策划。二是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力求“细化”。这种“碎片化”的备课思维,没有将育人置于教学思维的基点,未能充分开发教材内含的育人资源,没有进行长程、整体、转化、生成式策划。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师一切工作指向的对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思考我们要教什么?而应多思考,孩子需要学习什么?孩子喜欢什么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立场出发,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不能再局限于看教参、下课件、写教案,而应趋向运用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生分析、教材分析,以此来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互联网+”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活动

(一)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指的是,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与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与困难障碍分析;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估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如此具体的分析,传统的看教参、写教案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运用互联网工具(如手机、电脑)进行长程设计,创建学生个人电子成长资料袋,建立学情资源库,团结家长的力量,记录孩子在学校、家庭不同时间段不同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反馈、分析,如果单靠一支水笔、一本记录本这是很难做到全面了解的,有了互联网工具,教师可以设计电子表格,记录孩子平时各方面表现,资源的搜集不仅限于文字,可以是孩子的一段语音、可以是家长拍摄的一段视频,这些都可以放进孩子的个人电子成长资料袋,并且,这些资源应该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积累,运用自媒体平台共享这些材料。

如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某知识点很重要,老师反复强调孩子却总是记不住,这个时候,要让真实的数据说话,老师可设计一张简单的电子问卷调查表,针对这一知识点设计几道体现能力梯度的测试题,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识记层面的问题还是知识理解运用层面的问题,其次,在问卷调查表中也可以让孩子反思总是遗忘的原因,反馈形式可以是填电子表格或是由家长用手机针对这一测试所录的简短录像。这样简短的电子问卷调查表可以发布在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里,在上课前让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并且马上收集、整理、分析,然后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思考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立场出发,根据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及内容。

(二)运动互联网工具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必须体现长程、结构化育人的理念,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的吴亚萍等著《学校转型中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开发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两个基本策略:一是“教材结构加工策略”,即开发教材知识关系形态中的育人资源,将点状断裂的“碎片化”书本知识进行“修复”,使知识呈现出整体的“结构态”。二是教材“生命激活策略”,即开发教材知识过程形态中的育人资源,将凝固的“符号化”书本知识进行“激活”,使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态”,简单地说,就是将现有的教材内容按照知识块状、知识条块重组,并且融入个体生命实践、人类生命实践完成“长程两段”式的设计。

根据以上的分析,要完成“长程两段”式的设计,单靠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有团队力量支持。但是,老师在校的工作时间有限,如何让备课活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我认为,学校教师的备课活动除了传统的大家面对面坐下来讨论之外,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每个老师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个人微信工作号、个人博客等),建立网上交流平台,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科学地梳理某一学段的知识点,将散落于各个册次、单元的知识点梳理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中关注知识点的“前移后续”,形成第一阶段的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入指导学生运用结构于同类知识或相关知识的第二阶段,即“教结构、用结构”的两个教学阶段,形成一个教学“长程”。 在对教材进行梳理、加工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育人”价值为目标,为此,就必须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知识呈现出生命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仅仅只考虑教知识,而应思考如何将学生实际的生命体验融入于教学中。学生的生命体验可以来自于书籍、可以来自于现实生活,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目之所及,而应该有“大数据意识”,在互联网上查阅各方面资料,可以是影音视频、文献资料等,更要走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用相机、手机记录孩子的生活点滴,才能切身感受学生 真实的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是高质量教学的开始,如果老师连自己都不明白要教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教,那么接下去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得而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的一线教师,可以做的其实有很多,首先要更新理念,顺应时代趋势,其次是解放自己的双手,改变备课方式,不能让时间都花费在查教参、写教案上,必须充分运用触手可及的互联网工具、互联网资源,备课过程中增强“大数据意识”,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课内课外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备课质量,课堂教学效果也将会有所提升。

两段八步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设计

程序式教学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

叙述式教学设计

抛锚式教学设计.

对参与式教学的思考

开篇写一到两段

“长程两段”式教学设计思考
《“长程两段”式教学设计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