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理解与宽容教学设计粤教版[1]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3: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3.1理解与宽容共分两个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理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

三、教学方法:常规教学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相处有方》,首先看书上P56,《小苏的烦恼》和《家庭故事》,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小苏,你会怎么做?

2.我们平时同学相处中还发生哪些类似的事情? 3.小敏的妈妈和奶奶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

4.发生在你们周围的家庭有没有类似的纠纷?如果有,你都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2、新课教学: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会看到。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自已应该怎么解决?或者像这样的家庭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纠纷,比如有些同学平时比较喜欢打电脑游戏,但有一次老师让你去查资料,结果你一回家打开电脑你的妈妈就要在旁边说你了,你这时候觉得很委屈,究竟该怎么样和妈妈解释呢?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 师:(根据刚才学生回答,给出如下意见)(1)小苏最需要的是心胸豁达,理解对方; (2)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做一次“换位思考”;(3)坚信只要自己做得对,对方迟早会明白;(4)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与错误不予追究;(5)对他人的误解做到泰然处之,通情达理; (6)不要强求他人理解自己,对他人要有耐心,力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7)不能因为别人误解而怀恨在心,要在生活中以诚交心,学会忍让。 家庭纠纷,则是学会互相交流与沟通。(板书:理解与宽容)

过渡:咱们先来看一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课呢。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学会理解与宽容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否则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很不招人喜欢的。其次,现在的家庭里面,独生子女多了,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要依着自已性子来,可是来到同学中间,来到社会上的话,就不会有人专门宠着你了,必须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刚才所说的这些事情都是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也常常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困惑,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像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那样需要我们用理解和宽容去处理。

那么究竟为什么人们之间需要理解?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P58) 人们之间需要理解(板书)

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板书)。设想一下,假如人们之间没有互相理解,会是怎样的情况。 同学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_______________。 师生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_______________。 亲子之间没有理解就不能_________________。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因为个人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借助他人的见解可能使获得新的进步。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人与人交往中的不同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理解了他人,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产生矛盾。理解了他人,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从理解开始。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板书)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板书) 理解的内涵是什么?P58

——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出示活动:例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案例。结合之前的讨论对类似的案例进行分析。 相关参考个案: 你的老师生病了,你和几个同学商量带写水果去看望老师,可有人认为你这是拍马屁,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了? A:放弃去看望老师的打算(这种做法不可取,对的就要坚持,不能放弃) B:不高兴,还和同学拌几句嘴。(不可取,会伤害同学的感情,遇事不能强求) C:善意的说明下,老师为我们而累生病了,我们不是都很关心老师吗?并建议他一起去。(做得对,先解释,同学理解后自然同行)(引导学生回答应该怎样做,然后教师点评) 过渡:认识了理解他人,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他人呢? (学生回答)引导p58页尊重,善意,沟通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板书)。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尊重(人格、个性、意见、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对于威胁自己自我价值的人,人们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卡耐基提醒我们,应该避免指责对方,当发现别人明显的错误时,应用支持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否则,会使别人很反感你。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板书)

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善意(以友好的态度体谅别人的处境和感受。)除了尊重别人,还要做到与人为善。理解他人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从于获得对他人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理解,它也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首先自己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当你埋怨得不到理解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做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比如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样想? (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板书)

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善意、沟通(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如果你不理解你的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

如果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下,你就会特别明白。 P59课本 p159教参

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六、课堂小结:(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何不先去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去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得到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东西,获得交往的快乐!)

七、板书设计: 3.1理解与宽容

一、人们之间需要理解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二、尊重、善意与沟通

1、理解的内涵

2、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3、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4、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八、教学后记:略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第二课时《宽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以待人,能将心比心,体谅别人,检讨自我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怎样才能避免和别人发生纠纷的技巧

2、难点: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

三、教学方法:常规教学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或说明图片:弥乐佛。弥乐佛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一个是肚子大,还有一个就是永远都这么乐呵呵的,他笑什么呢?这么大肚子装的是什么啊?

出示对联: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横批就是: 理解宽容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象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可是我们往往连一种异见都无法包容,何况更多乎?“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不让你没有说话的权利。所以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板书)

2、新课教学:

我们再看弥勒佛,我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当人们真的能够做到宽容,这一切都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呢?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析下面的故事。先回答什么是宽容呢?看课本p59定义 过渡:用例子各让三尺引出: (1) 有宽容才能共处(板书)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弄得不可开交,写信让张英利用职权摆平这件事。张英提笔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结果形成了“六尺巷”,一时传为佳话。

有宽容才有相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宽容,是我们处世的需要。“宽以待人”,“宽大为怀”这是中国的古训,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求得更好发展的要求。如果社会缺乏宽容的精神,人人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怨怨相报之中,社会生活就不会安宁。(结合宽容和社会进步)

(2)有宽容才有创造(板书) 比如: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时广受非议,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受尽人们的讥讽,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时广受攻击……创造意味着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必须经过探索、实验,免不了错误、失败。创造者的行为、看法常常显得与众不同,甚至不可思议。如果人们对这些与众不同 7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者不予以宽容,对他们的实验、失败一味地嘲讽、打击甚至扼杀,那么社会就难以有创造,有进步。伟大的创造成果需要在充满宽容精神的环境才能发育出来。 (3)宽容才能成就事业。(板书)

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如果这时老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然后狠狠批评他,试想结果又会怎样?

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加工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只有为人宽容,我们才能倾听和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我们的思想才会愈加成熟,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恢弘的气度,这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4)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 (板书)宽容并不代表无能,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它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

小强吃饭很挑食,每当菜不合胃口时,就把筷子一摔,把碗一推,脾气大发:“这么难吃,不吃了!”当妈妈要批评他时,奶奶总是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

①你对小强挑食并大发脾气有何想法?

②奶奶阻止妈妈批评小强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而一味地迎合别人.) 培养宽容精神

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2) 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局限性、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3) 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智者能容”“大度能容”,柏拉图说:“人越愚,越争吵,越发怒”。

(4) 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品质的体现。

(5) 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在与人共处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争吵和冲突,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

如何来培养自已的宽容精神,芸芸众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看到自已的弱点,不足,才可能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当别人指出你的不是的时候,先不要只想着反驳人家,急着和人家发火,急着去争一个面子,想想他说的是不是对的。需用要不断求知,“智者能容”越有智慧的人越是胸怀宽广,你看看农村里那些泼妇,他们为什么骂街,有时候还不就是没文化,而且骂来骂去就那几句没水平的话,真正的骂人,那是不能带脏字的。“人越蠢,越争吵,越发怒”。宽容良好的气质的表现。要注意控制自已的情绪。遇到事情时千万小心你的第一反应,你看,争吵,输了还是赢了,把别人的话击得千疮百孔,但是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所以,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先听为上。让对方把话说完,要欢迎不同的意见,还要努力寻求相同之处。

推荐一些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1) 当可能发生冲突时,学会迅速改变思考的角度。 (2) 当冲突发生时,学会悬崖勒马,命令自己赶快离开现场,让怒火在一个冷静的场合慢慢冷却、平息。同时,要注意转移注意力,不能让思绪长久停留在促发愤怒的事件上,并调整呼吸、松弛肌肉、降低身体和心理的活跃程度。 (3) 当冲突发生时,学会迅速在内心世界中提升自我,即暗暗地告诉自己,命令自己,必须在这种关键时刻向众人显示出风度和能耐。

六、板书设计:

三、生活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内涵

小强同志倾情制作,请勿盗版

2、有宽容才能有共处

3、有宽容才能有创造

4、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四、培养宽容精神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3、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七、课堂作业:

遇到下列事情该怎么办?(学生回答)教参p177

1、

对父母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

面对同学的不是,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3、

怎样对待同学的误解

最后,时间允许的话看下p61阅读与感悟 或布置一些习题。

八、教学后记:略

3.1理解与宽容教学案.

3.1理解与宽容教学案

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

理解与宽容

3.1理解与宽容2教学设计

粤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理解与宽容教学设计粤教版[1]
《理解与宽容教学设计粤教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