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哲试题一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2-13上学期复习题

(一):

1、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说的“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指

A、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B、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C、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D、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 C、自觉的实践性 D、鲜明的阶级性

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就是 A、研读经典著作 B、熟记基本原理 C、深入实际调查 D、理论联系实际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5、在哲学意义上,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真理性 B、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派生性 D、意识能动性

6、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问题 C、关于人的现实本质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代表,他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B、承认了运动绝对性,也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把运动看成是精神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夸大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物质统一性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0、在现实生活中,事物都是有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规定着事物性质的是

A、矛盾的特殊方面 B、事物的根本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事物的主要矛盾

11、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规律的根本特点在于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必然性 D、永恒性

12、人们必须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而并非说人在它面前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它。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 A、进行实践 B、积累经验 C、调查研究 D、集中民智

13、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是 A、生产方式 B、社会形态 C、人口因素 D、地理环境

14、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对所有人共同属性的高度概括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自由理性的充分体现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内在统一

15、货币的本质是

A、一切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商品交换中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与商品相对应的另一种价值形式 D、与商品价值等价的商品

1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的问题 B、货币与资本的转换问题 C、价值转换为使用价值的问题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7、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8、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就是劳动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商品中去

19、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生产原料价值的转移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20、2011年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C、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持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C、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D、防止或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

22、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破灭

23、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人民民主的实现方式 C、社会主流思想和文化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4、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的发展 C、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 D、农耕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信息智能社会

25、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A、实行按需分配 B、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

26、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

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7、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2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2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准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3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5、《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6、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 A、总结传承文化的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7、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8、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科学内涵是 A、人人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都在创造着历史

B、人民创造自己的历史是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并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来实现的

C、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9、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10、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A、这种法律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B、这种法律的平等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基础之上的 C、这种法律形式上的平等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D、这种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1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在于 A.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控社会的主要方式有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 “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 C.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D.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科教文体等来左右国家的内政外交及社会生活

1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B.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C.任何一种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D.“两个必然”指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决不会”指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1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理想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的民主

15、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归于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差别

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三、问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简述发展的实质及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4、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6、简述价值规律的形成、表现形式及其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7、简列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演进过程。从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年)1602年狱中写成的《太阳城》,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约1700~1780年)和马布利(1709-1785年)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中的论述,再到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提出的“实业制度”、傅立叶(1768—1830)组建“和谐社会”的“法郎吉”和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建立的“新协和”公社等等,都透射出了这些西方思想家追求理想社会的可贵的理论勇气和善良愿望。

材料二:在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久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成书于西汉反映儒家思想的典籍《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东汉《太平经》中的“太平世界”,到东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社会、明初施耐庵(1296年—1371年)《水浒传》中的江湖生活、明代吴承恩(1501年-1582年)《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情、清代李汝珍(约1763—约1830年)《镜花缘》中的海外梦想“君子国”,再到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康有为(1858—1927)《大同书》中的“大同空想社会主义”、孙中山(1866年——1925年)《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等,都说明中国人一直在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没有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的目标。

材料三: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论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根本区别。(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分析精准)

9、简答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0、简答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11、简答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复习题

(一)参考答案要点

一单选:1B 2A 3D 4C 5B

6D 7D 8C 9C 10B 11B 12A 13A 14B 15B 16D 17D 18C 19C 20B 21B 22A 23A 24B 25B 26D 27D 28A 29C 30C

二多选:1ACD 2BC 3ABCD 4ABC 5ABC 6BCD 7BCD 8BCD 9CD

10AB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CD

15ABC

16ABCD

三问答分析题: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30-131 答: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P14-17 答(1)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简述发展的实质及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1 P47 答(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4、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P56-57 答(1)意识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P106-104 答:原理:(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义:(1)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这一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6、简述价值规律的形成、表现形式及其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P147-148

答:(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3)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7、简列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P198-201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3)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4)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变化。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P253-256

答:(1)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在于,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却没有找到根源、力量和道路;

(2)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却是带着浓厚的幻想色彩去猜测;

(3)马克思主义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却停留在表象,不能揭示其实质和根源;

(4)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而空想社会主义者总是具体描绘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

(5)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依靠人民,艰苦奋斗九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更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实践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

9、简答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简答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P147-148 答: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1、简答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260 答: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一
《马哲试题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马哲试题及 试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