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哲》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6: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哲》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 2.“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多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了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 )。

3.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

4.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 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 )。

6.2011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

7.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 )。

8.“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生产方式 )。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 12.

发展的实质是(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 1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 1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15.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的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 )。

16.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17.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 劳动者 )占主体地位。

18.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唯心主义 )。

19.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大于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①④ )。 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20.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质量湖边规律的原理)。 21.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康德 )。

22.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坚持适度原则 )

23.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

1 24.

25.26.27.

28.29.30.

31.32.33.34.35.

36.37.38.39.40.41.42.43.44.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②④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B )。A.圣西门;B.大卫·李嘉图;C.欧文;D.傅立叶

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C.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D.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联系所具有的特点的是( C )。A.客观性;B.普遍性;C.一致性;D.多样性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 )。A.法律思想;B.立法制度;C.军队;D.警察 事物的发展从实质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飞跃,是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这些,只有通过否定这个环节才能实现,这是因为(C)A.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新生力量、积极因素;D.新旧事物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

“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 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中学习来得快。”

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人,这说明(①③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 历史唯物主义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 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 社会运动 )。

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

2 4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物质是第一性的 )。

46.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

47.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

48.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③④ )。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4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

50.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实践的观点 )。

5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52.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53.“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5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55.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②④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 5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

5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 5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6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科学技术 )。

61.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

62.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机器可以模拟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 )。 63.

“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动中有静 )。

64.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①③④ )。

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 65.66.

67.68.

69.70.

71.72.73.74.75.

76.

77.

②它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

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目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这些说法分别体现的哲学观点包括(② ③④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 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则是出于本能 )。

“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退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于2011年8月发射了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进一步佐证了( ② ③)。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对立统一的关系 )。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③ )。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 辰,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③)。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人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

4 78.79.80.

81.82.

83.84.

85.

86.

87.88.

89.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话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他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 ③ )。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能喷发多少物质,以及物质将达到大气层中的何种高度。这强调了( 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性 )。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月球绕地球运动”“潮起潮落”……在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万有引力。这表明( 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

下列说法正确体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①③⑤ )。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心想事成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一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②④ )。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是感性认识,真理则是理性认识 ⑤真理是认识,而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有人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两句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的观点 )。

1997年以来,黄河每年都有断流现象。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黄河断流和供水不足给黄河下游造成了巨大的工业经济损失。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才能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要使中部崛起,首先要解放思想,使中部人民从旧思想、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只有中部“腰板”直了,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这说明( 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①②③ )。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 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③前者要分析的是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 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

5 90.孔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句话的认识论含义是(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 9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人们的传统认识。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这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92.淮河治理耗时10年,国家、地方和众多企业投人600多亿元巨资,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片面的GDP发展观。从哲学上看,这要求我们( ①②④ )。 ①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②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

③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④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93.“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就是利用社会的力量去谋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 94.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老子的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95.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说明了( 时间的一维性 )。

96.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

9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 能动性 )。

98.“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种观点是( 唯物辩证法观点 )。

9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10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 101.下列命题中,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C.)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天不变,道亦不变”;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02.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最主要区别是( 哲学研究世界发展最一般规律,具体科学研究世界单一领域或方面的规律 ) 103.“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04.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10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 106.唯物辩证法认为(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10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 10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

109.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 科学的实践观 )。

1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111.“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唯物主义的观点 )。

6 11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113.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意义上是使人( 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 1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 11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世界本原问题 )。 116.哲学的党性是指(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 117.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118.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 119.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 120.“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形而上学的观点 )。 12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人的社会关系 )。 122.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 12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 124.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有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 12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两种不同的状态 )。

126.“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 12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不可知论 )。 12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

129.“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 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做了必然联系 )。 13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 13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 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 13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 13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34.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把握事物的度 )。 135.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 136.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13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138.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 13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7 14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 141.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 质量与数量 )的辩证关系。 142.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涵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143.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144.辩证的否定观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 )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145.“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 146.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 147.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其错误在于忽视了矛盾的( 特殊性 )。 148.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14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界定的。

150.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151.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 辩证唯物论 ) 152.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这是一种(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 153.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它是独立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 154.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15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 156.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157.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国家政权 ) 158.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 159.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要把握事物的度 )。 160.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从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16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 162.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 16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 164.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

8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 165.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 166.“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的科学论断 )。

167.“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 168.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

16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 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 17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对立统一规律 )。 171.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

172.“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 173.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 174.社会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在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物质文明 )。

175.哲学家依照他们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两大阵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大阵营划分的标准是(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 176.下列关于客体与物质形态关系的观念正确的是( 部分客体都是物质形态,所有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 177.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观点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 )。 178.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对立统一规律 ) 179.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主观唯心主义 )的思想。 180.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同一性和斗争性 ) 181.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 AC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 182.人们常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下面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有( AC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8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BCD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D.用力学解释一切运动 18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

9 实践表现出来 185.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的有( BC )。A.民主就是人人有政治自由;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的是国家制度;C.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人类的民主有其共性的一面 18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BCD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87.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在于( ABCD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188.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AC)。 A.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B.具有思维的属性;C.可以代替人脑的一部分活动;D.可以完全取代人脑 189.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AC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19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 ABCD )。A.现象与本质;B.原因与结果;C.必然性与偶然性;D.可能性与现实性 19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ABC ) A.细胞学说;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C.生物进化论;D.万有引力定律 192.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D ) A.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运动具有相对性 193.下列有关意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CD )。A.意识的形式具有客观性;B.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D.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194.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ABCD) A.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B.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C.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她得重复性;D.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19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ABC )。A.认识主体;B.认识客体;C.认识工具;D.认识领域 19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 ABD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政治高度民主,社会全面进步;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197.下列关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ABCD )。A.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B.二者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C.二者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D.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198.关于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BC )。A.社会理想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B.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C.社会理想体现在个人理想的实践中;D.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 199.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科学研究一定要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其原因在于( AC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科学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着共同的研究领域 200.当金融危机刚刚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总理鼓励国人“信心比黄

10 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温总理激励国人“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的时候,温总理告诫国人“胜非为难,持之为难”。温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启示我们( BC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0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ABC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202.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家环保部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其纳人监测范围。这表明( AC )。A.政府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B.政府具有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03.2011年,关于“遇到跌倒老人扶不扶”的话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中国卫生部还出台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提供“如何扶”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公众主要从道德层面讨论“应该不应该扶”,从法律层面讨论“扶起后如果受到诬陷能否有足够的法律保障”。许多人表示,老人跌倒后不去扶的行为并不仅仅意味着道德水平的下降,可能还反映出法制对道德行为的支撑力度不够,该材料反映了( ABD )。A.基于视角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B.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多元的,呈现出复杂性;C.外因和内因同等重要;D.外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条件 204.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存在很多为了一己私利践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因此,提倡“厚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说明( BD )。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B.正确价值观有助于引导社会两性运行;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05.“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家情趣等。“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BD )。A.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6.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CD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7.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D )。A摩擦生热,热胀能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208.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ABCD )。A.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C.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209.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有( CD )。A.日出于东落于西;B.水往低处流;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210.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 ABD )。A.以实践为基础;B.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C.忽视主体能动性的作用;D.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BD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212.“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观点( CD )。A.都是从实践和认识关系中抽象出主体和客体,因而都是正确的;B.都把人变成脱离社会具体性和历史性

11 的抽象存在物,因而都是错误的;C.前者孤立地理解主客体,没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关系中区分主客体,因而是错误的;D.后者是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客体关系,因而是正确的 213.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具有( ABCD )。A.实践关系;B.人事关系;C.价值关系;D.改造与被改造关系

214.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核心的实事求是体现了( ABCD )。A.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法的统一;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15.归纳与演绎的关系是( ABCD )。A.归纳是演绎的补充;B.归纳是演绎的基础;C.演绎是归纳的指导;D.演绎是归纳的补充

216.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BCD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217.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BCD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18.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ABC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C.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D.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219.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BD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220.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CD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后知 22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是(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22.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 BCD )。A.社会的阶级结构;B.社会的经济结构;C.社会的政治结构;D.社会的文化结构 22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发展自然科学为重。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CD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B.认为先进文化反映着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要求;C.认为衡量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2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BCD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25.国家具有阶级压迫工具职能和社会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的是( ABCD )。A.调整本阶级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B.调整本阶级和同盟者阶级之间的关系;C.调整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D.组织领导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12 226.国体是指社会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国体和政体的关系表现在( BD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B.国体决定政体,要求政体适应和服务于国体,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D.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形式 227.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CD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B.经济基础可以独立存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2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C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和自然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29.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历史的观念》的史学著作中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发现了那种思想也就是理解了那种思想。”因此,“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种观点( ABCD )。A.肯定了思想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B.否定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C.否定了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创造的历史;D.否定了社会历史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30.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此“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这个论断( BD )。A.正确地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偶然性去揭示必然性的事实;C.正确揭示了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D.实质上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231.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CD )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民主权利越真实、越广泛;C.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民主的发展;D.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了之服务 23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包括( AB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B.对该问题的解答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D.对该问题的解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 233.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BCD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D.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 234.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有( ABD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B.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整体等于部分之和;D.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235.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C )。A.存在就是被感知;B.上帝创造世界;C.人是万物的尺度;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236.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时代前进的旗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BD )。A.正确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B.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包含了一切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D.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37.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BD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3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A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239.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C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B.唯心主义

13 先验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形而上学不变论

240.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一命题表明( ABC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意识依赖于存在;C.意识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意识来源于人脑这一高度完善的物质存在; 241.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BC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C.数字和逻辑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42.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 ABD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管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24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是( ABCD )。 A.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B.人类世界不断改变着自在世界的界限;C.自在世界可以转化为人类世界;D.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44.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DC ) A.纸上谈兵;B.水中捞月;C.望梅止渴;D.实事求是 245.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CD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树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246.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ABC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B.万物莫有不对;C.天地合儿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24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有( BDC )。A.因祸得福,福祸相依;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C.培育出新优质种子;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248.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CD )。A.肯定不包括否定;B.否定中不包括肯定;C.肯定中包含否定;D.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249.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BD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5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为( ABD )。A.变科学之科学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把旧哲学变革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把抽象的原理变革为具体的哲学原理;D.把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变革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251.唯心主义都认为( AB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精神决定物质;C.世界是不可知的;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 25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体现为( B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哲学;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D.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253.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们的态度是( BCD ) A.反对科学主义,赞同人本主义;B.主义批判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有启发性的东西;C.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发展和科学精神;D.反对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254.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25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BC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

14 么样的方法论;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的联系 256.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 BC )。A.所有唯心主义;B.有些唯心主义;C.所有唯物主义;D.有些唯物主义 25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BD )。A.用机械李雪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58.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BCD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259.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 DC ) A.存在主义;B.生命哲学;C.逻辑实证主义;D.实用主义 26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BC ) A.直观性;B.非科学性;C.辩证性;D.机械性; 26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表现在( AB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立的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262.下列各项属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有( ABCD ) A.意志是万物的本原和墓地B.生命本身是权利意志C.超人哲学D.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提倡悲观主义 263.江苏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的方针,其哲学依据是( AC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D.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64.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 )。A.理念生万物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展开C.万物归于理D.物是观念的复合 265.下列论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CD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C.人为自然界立法D.存在就是被感知 266.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这表明( ACD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267.唯心主义在现代哲学中其基本形态是( ACD )。A.现代实用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心主义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 268.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BCD )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B.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C.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269.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BC )。A.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B.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D.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认识的源泉 270.某年3月的一天,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在哈密地区上空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它放射着探照灯式的强光,与飞机相对而行。目击者疑惑不解,以为是星外来客驾着飞碟光临地球。后来科学家依据实践判明,那并非是什么星外来客,而是大气中的等离子体火球在高速旋转飞行。这表明(AB )。A.世界并不神秘,科学能够揭开它的奥秘B.感性认识只能认识自然界的现象,科学则能揭示它的本质C.从感官获得的认识是不可靠的,从科学实验中获得的认识才真正可靠D.认识是一个从不知到知,再到完全知的过程

15 27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 272.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27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 ) 274.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定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问题。( ) 27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 276.哲学的党性是指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 27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 278.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形而上学。( ) 279.“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 280.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 28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 282.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 ) 28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 284.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看这一事物是否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

28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 286.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 ) 287.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 ) 288.“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外因论的观点。( ) 289.一些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进而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 29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劳动发展史。( √ )

16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
《《马哲》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马哲考试试题 试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