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3: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1.心理学

概念:机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目的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分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教育 社会 管理

医学 犯罪

商业) 2.医学心理学

概念: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分支: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心身医学

神经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德国

洛采

1852 《医学心理学》

最早提出“医学心理学”这一概念。

美国

魏特曼

1896

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首创“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被后人尊称为“临床心理学之父”。

1890美国

卡特尔

提出了“心理测验”的概念。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精神分析疗法。

2 0世纪30年代,美国又成立了心身医学会。

1950s,美国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1976

美国提出了“行为医学”的概念。

1978 出现了“健康心理学”的概念。 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

6.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研究个性心理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和康复中的意义;

研究运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途径 。

7.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实验法 8.研究方式

个案研究

抽样研究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9.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承认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指导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改善医患关系

医学模式: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般思想和

方法。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A .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

B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77)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C .整体医学模式(1990)

认为健康是整体素质健康,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多种素质的完美组合。

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第一阶段—环境卫生

第二阶段—个人卫生

第三阶段—行为卫生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适应临床疾病谱变化

美国: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神经症各占 1/3

中国: 抑郁症

中国医疗负担最大的第二号疾病。 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有治疗作用

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

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行为的影响的科学。

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当代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心理与大脑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采取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透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假设。

分类:个体心理(认知

动机和情绪

能力和人格)

认知

概念: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上把能够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阈限。

心理学上把能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2;认知: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时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整体性 :我们不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组成部分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将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概括为: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

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以概念(词)来标记它。过去的经验和定势影响对当前事物的知觉。

恒常性:当外在刺激的物理特性受环境的影响有所变化时,我们的知觉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

视知觉中的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不同于幻觉。(视知觉错觉最多)

区别

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

受感觉器官的生理特性及外界刺激物的物理特性的影响; 知觉是一种心理活动。

感觉而知觉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反映,而是其中带有相当成分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解释,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知识经验的影响。

注意:不能完全分开

3.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

信息加工过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

再认或回。

遗忘是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继学习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动机性遗忘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压抑。(将意识不愿意接受的、令人痛苦的经验排斥到意识之外。) 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4、思维

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动机水平

②问题情景的特点

③定势

④认知结构的限制

⑤功能固着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注意的特点:①指向性

②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

②集中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情绪与意志

1.情绪怎么来?

事件→想法→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

2.概念:情绪是个体受到外界刺激或内在需求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激动状态;这种状态虽为个自我意识所察觉,但不为其所控制,因而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干扰,及其行为有促动作用,并导致生理、心理与行为产生变化。

3.成因:同一种刺激在不同人身上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会引起各种不同反应。因此情绪反应既受外在刺激影响,也受个人内在因素所影响

理论:1.詹姆士-兰格:刺激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生理状态上的改变,生理上的反应导致了情绪。

2.坎农—德学说:认为个体引起情绪时,生理变化与情绪经验系同时产生。

3.沙赫特—辛格学说:认为是个体内在的生理反应与认知经验历程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个人过去认知经验以及对情境之感受与判断在情绪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

4.性质:情绪的组成

(1)认知评估:指对刺激内容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与推论。

(2)生理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

(3)表情反应:面部及肢体的表情反应

(4)行为倾向

5.解读:正确性:60%

脸部表情带来最多的信息,其次是身体,声音的音调居末

但脸部表情最易作假,身体、声音则易泄漏讯息

女性重视脸部表情,男性则重声音与身体

脸部表情最能表现快乐、愤怒;

声音则最能表现悲伤和恐惧;

身体动作则表现情绪的强度,如握拳—愤怒,搓手—焦虑

6.表情不只是情绪之副产品,有时表情也可以引发情绪经验 7.分类:情绪可为为正向与负向两大类

正向的情绪有喜爱与快乐

负向情绪则有愤怒、恐惧与厌恶

情绪与情感同属一种基本的感情作用,情绪比情感的反应激烈,它能使个体的身体与生理产生反应。

8.作用:人类行为是由需求促成的,所以每当个体有某些需求时,心理上就呈现紧张而失去平衡,而产生一种驱力,该驱力就使个体引起行为动机,而采取某种行为以达成其动机,来满足其需求。 9.适应是指个体为满足其需求,而与环境发生协调作用的过程;亦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

良好适应至少要符合两个基准:

(一)依个体而言,个体需求已获得满足,紧张情绪已消除。

(二)依社会而言,满足个体需求的行为是社会认可的。

10、功能 :自我保护功能

人际沟通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

11.情绪可以激发或增强行为,提升工作的效果;亦可以阻碍或迟滞行为,干扰或消弱工作的成效。

研究发现负向情绪,如紧张、焦虑、愤怒等均会导致身体疾病。

心身疾病与个人的情绪问题或人格特质有密切关系

情绪的抑压对癌症出现机率似有较高趋势

医学证实部份高血压、偏头痛或气喘等疾病也是长期生活在紧张情绪中所导致者。

个体在发怒时的分泌物具有毒性,如心脏病者因发怒而致死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五倍,孕妇若经常发怒,流产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12.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是指人们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坚韧性)

人格

1、概念: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本质特征:独特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

3.心理结构: 人格倾向性 人格心理特征

自我调节系统

4.

1.人格倾向性 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人格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

主要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各种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5、人格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主要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6、形成因素: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

7.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表 面特质——从外部行为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相互关联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外倾性:内倾外倾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精神质:孤独、冷酷、敌视等偏负面的人格特征

3.大五人格理论

I. 外倾性(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

II. 宜人性(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III.责任心(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IV.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平静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

V.开放性(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

8、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

为的基本动力。

9、

气质: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特点:先天的,无好坏之分

10、性格 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特点: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同时也受生物学因素影响 11;区别

12:

气质类型

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易于冲动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善于交际、灵活多变、注意易转移、情绪情感易生易变,体验不强,

粘液质——安静稳重、交际适度、反应缓慢、寡言少语、善于克制、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

抑郁质——行为孤僻、多愁善感、体验深刻、高度敏感、观察细致、情绪不易外露,

13: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较A型人更适合,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

14: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i智力

特殊能力 ——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

关系: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别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15:

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

晶体智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一般所讲的智力。

操作能力——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5: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遗传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实践活动的影响

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

意识:意识层次论-是个人所觉知的部分,只占心灵总体的一小部分。

无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储存了个人所有的经验、记忆,以及被压抑的需求和动机。它无法直接观察,但可由梦、催眠、等得知有关无意识的线索。

前意识

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 (11岁开始)

自由联想:使当事人处于松弛的状况下,立即说出当事人心中所流露出的任何情感或想法,不必经过意识的审察。

梦的分析:梦为通往无意识的王道,人一切无意识的欲望、需求和恐惧都会在梦中以歪曲形式间接出现。透过梦的解析能够揭露当事人的无意识,让当事人获得内省某些问题的机会。

梦的机制

防御机制:合理化、拒绝、投射、转移、升华、退行、反向形成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

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有很深、很广的影响,但缺乏实验室证据

2: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 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 1913 年所创立。

主张:1.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2.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4.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强化

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

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理论意义: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华生认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而不是心理或意识。 应对环境刺激(S)与人和动物的行为反应(R)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研究(S-R)。

强化对行为的养成很重要。 操作条件反射:究起源—桑代克猫的研究

代表人物斯金纳及其“斯金纳箱”学习实验 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 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

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

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人类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在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固定下来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治疗方法。

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3: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

主要观点: 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值得信任的。 人的取向是成长、健康、独立自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

人是具有潜能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尊严。

人有能力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核心理论:自我实现理论。

注重对“健康人”进行研究。

困扰产生的原因:婴幼儿从重要照顾者(父母)内摄入外界的评价,并内化之形成自我评价,当父母亲给予有条件的接纳时,婴幼儿便形成有条件的自我评价,不是完全接纳自己,同时也不能完全接纳他人;

当现实环境的经验与内在的评价抵触时,个体感受到受威胁,焦虑便产生,防卫也因之而起。

内摄:硬生生地吞进外界标准,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投射:把自己不承认的人格属性加诸别人身上,以免自己痛苦或是把对方当成过去曾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将情绪投注于对方。

罗杰斯认为实现自我潜能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关系。

形成“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4:认知理论

认知的概念:是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Ellies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主要不是由于刺激所引起,而是基于个体本身的信念、解释与想法。

强调人的思考是决定困扰发生与否的最大关键

人类天生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潜能,人有保护自己、追求爱、价值感与自我实现的倾向,也有毁灭自己、逃避责任、扭曲现实、自责的倾向。

人会犯错是很自然的,没有人必须完美。

人的困扰主要来自非理性的信念,源自童年或自己创造。

人有能力改变信念为合理性的想法,合理的信念带来愉快的情绪及适应的行为表现

贝克的认知歪曲: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一种反应的基本模式),是在那些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

外在刺激要引起行为反应,取决于当事人内在如何思考。

常见的逻辑错误思维: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

不良的认知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时,成了自动化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

5: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特征:

1、自我评价正确

2、人际关系和谐

3、社会适应良好

4、意志品质健全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

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注意正确对待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不等于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

心理健康是动态的。 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心理应激

一、应激及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应激是某种威胁性刺激下所产生的反应; 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心理应激的概念: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二、应激源

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事件或环境。也就是说对个体有威胁的事件或环境 生理性应激源: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

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 社会性应激源 :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生活琐事、环境因素应激源

自然灾害 战争 空气污染 噪音 恐怖事件

心理性应激源: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双避式”、“双趋式”、“趋—避式”、“双趋—双避式”)

挫折

文化性应激源:化性应激源主要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如语言、风俗、信仰、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三、应激的中介变量(影响因素)

认知评价: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的是应激作用过程关键性中介因素。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人格特征:A、B、C型

四、应激反应

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

生理反应

心理行为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心理防御反应)

压力与身体健康:压力状态下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在于促进身体的能量应用,增加心血管活动,其结果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疾病;猝死;癌症;消化功能紊乱;失眠;多梦;早醒„„

行为反应:逃避;敌对和攻击行为;退化与依赖;物质滥用;无助

五、应激管理

常见临床心理与行为障碍

1、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2、

异常心理的概念: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身体(尤其是大脑)的损伤或功能异常而表现出来的与所处文化环境不相符的、不恰当的行为、情感或认知方面的功能失调,主要体现为无法摆脱的内心痛苦或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

3、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医学标准:心理障碍是疾病,是脑功能失调,应该有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也就是说存在病因和症状

社会适应性标准:行为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痛苦

行为给他们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行为严重妨碍他们的日常生活

脱离现实并无法控制其思想或行为 经验标准:个体的主观经验

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者异常状态的判断

很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观察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目前精神科医生常用的方法

统计学标准:

4、异常心理的分类:

按照心理过程分类: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

按医学心理学的分类体系:1.轻度心理障碍

2.严重心理障碍

3.心理生理障碍

4.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

5.人格障碍

6.行为问题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5、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各种身体不适感

特征: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患者人格特征常构成其发病基础

3、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4、无精神病性症状,如无幻觉、妄想等症状

5、社会适应相对良好

6、病人自知力完整 常见的神经症:

焦虑症

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空间恐惧症、单纯性恐惧症)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动作)

(药物疗法: 心理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

疑病症

神经衰弱

抑郁症(季节性、产后、更年期抑郁障碍等)

癔症

(也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乡村多见。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此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分离症状、转换症状)

6、躯体形式障碍

一类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

患者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

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分类

1、躯体化障碍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3.疑病症

4.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5.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7、人格障碍

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

病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常见人格障碍:反社会性、偏执性、分裂样冲动性、表演性(癔症性)、强迫性、焦虑性

8、临床常见行为障碍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过度饮酒吸烟

异食癖

赌博成瘾等

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概念

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且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其发病、演变、预后和转归都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2、心身疾病的标准

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

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体征

与人格因素、情绪因素关系密切

与生理性薄弱器官有关

单纯生物医学治疗,效果不好

3、心身疾病的范围

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不齐等。 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神经系统: 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 泌尿生殖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科:眼科: 耳鼻科: 妇科:口腔科

4、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性因素

5、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慢性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二.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而使心肌产生缺血的一种心脏病,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A型性格;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暴躁、敌意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痉挛、粘膜水肿、粘膜分泌物增多及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

致病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诱发因素(吸入物、感染、食物 气候改变、运动、药物、月经)

心理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应激

个性与行为特征

大气污染

临床心理表现:

1、哮喘发作时的紧张焦虑

2、对哮喘产生多种不良情绪

3、对抗治疗心理

4、自卑感和依赖感

5、心理社会层面的交互影响

四、糖尿病

心理社会因素:1 应激性生活事件

2、负性情绪和精神障碍

3、个性特征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型糖尿病,青少年:激动、愤怒、抑郁

2型糖尿病,成年人:烦躁、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

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影响人的认知功能、情绪、性格、运动能力等,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心理社会干预

1.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

2.改变生活方式

3.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 五.支气管哮喘

气管支气管树对于不同的刺激源产生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的反应,依反应程度的强度,产生不等程度的阻塞病变。 临床症状:

身体反应: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咳嗽

心理反应:发作时呼吸困难,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同时伴焦虑和恐惧,形成“发作-恐惧-发作”的恶性循环。

诱发因素:个人因素 –家庭关系失常的人、敏感强烈、惯于压抑、容易接受暗示的人、环境条件

过度紧张或艰苦的运动 六.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

七、肿瘤

心理理社会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①具有某些情绪或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

②直接影响癌症发展和转归的内分泌和免疫防卫功能,受患者本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那些不愿表达个人情感,不善于宣泄负性情绪体验者,其癌症发生率较高。

③具有某些心理行为特征的病人,其生存期较长;

④采用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

C型行为:行为特点: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自信心不足,过分忍耐、回避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追求完美、生活单调等。

心理诊断

1、心理诊断

2、心理评估

3、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关系:

心理诊断强调结果和确定性,是一个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概念

心理评估强调过程,是一个侧重动态和变化的概念。

4、心理诊断的特征:

结果的多维性、个体差异性、矛盾性、多重性

心理诊断的对象:处于没有任何心理紊乱与患有精神疾病之间过渡带的人群

心理诊断的任务:

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一致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原则

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对心理紊乱状态作出分类诊断 (包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边缘三类)

5、主要方法:观察法、

访谈法(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

心理测验法

特点: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编制: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

医学检查法: 常用心理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比奈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罗夏墨迹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Bender格式塔测验、H.R神经成套测验 )

心理干预

1、概念

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需要心理帮助的个体或群体心理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2、心理干预的特征:专业性、规范性、人本性

3、心理干预的基本形式: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

4、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求助者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或障碍,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5、心理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心理疾患的根源在于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

精神分析疗法常用技术:自由联想、阻抗的处理、释梦、移情的处理、解释 (2)行为主义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巴甫洛夫、使刺激重复出现直到习惯)(适用:恐怖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

满灌疗法

厌恶疗法;(电击厌恶法、药物厌恶法、想象厌恶法) 暗示疗法

认知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该理论认为,人要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的巨大潜力,因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任务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能的发挥,促进其成熟、发展。

森田疗法:治疗法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阶段: 1.绝对卧床阶段

2.工作治疗阶段

3.生活训练阶段

支持疗法

音乐疗法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学前心理学期末总结

心理委员学期末总结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终极版介绍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期末复习

金融学期末复习总结

眼科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保险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