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制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8: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造业的巨大形晌力

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形成与各国制造业发展的轨迹直接相关, 可谓成败皆萧何。英.美、德、日的发展起初依赖的都是制造业强力的发展。而英国、日本东南亚经济衰落与制造业是否健康发展有紧密的联系。英国依靠工业革命发端地第一个成为世界霸主6但它全力投资海外, 以至于国内产业空心化, 这是该国将霸主地位拱手让给美国的原因。日本汽车家电业极度繁荣时期, 锋芒直逼美国。日本吸取了英国产业空心化的教训, 但新兴产业没有很快跟上以支撑传统产业,以至制造业大量外移后, 面对亚洲四小龙的返销力8 无力抵御, 导致日本国家竞争力衰落..东南亚各国经济起飞主要是因为承接了日本转移过来的制造业资本6 而导致这一地区经济元气大伤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起因正是在于该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单一, 过度依赖简单加工产品出口外销, 忽视产业结构升级, 以至于引来国际炒家对其金融体系的恶意狙击, 且毫无抵御能力。中国目前的产业资本过分集中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 而前车之鉴犹在, 世界上不单是中国有剩余的低级劳动力。一旦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低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后, 过度依赖廉价低级劳动力构建自己的经济支柱势必引发一个恶性循环, 低级劳动力成本低—吸引发达国家制造业投资—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资本撤逃—经济衰退—低级劳动力成本下降.

郎咸平演讲稿,关于中国制造

制造业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零售价是9.99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就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叫“6+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因此我们越制造,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 链的分工。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九分之一,而且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比如环境、资源等问题。问题是我们今天制造业所面临的

困境是全面的,而不是少数几家,也不是少数几个行业,整个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正在急速恶化。

2005 年,企业的利润是10% 左右,2006 年是5%,2007年仅2% 左右,到了今年基本是负的。所以我们今天所谓的产业升级本身,已经不是说去西部,去越南找寻更廉价的土地,更廉价的劳工,而是从做1 进到6,这个才是未来我们制造业应该走的路,否则去西部也好,去越南也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中国的经济是三七开,70% 是制造业,它是萧条的,30% 是什么呢?就是地方政府,以GDP 为纲的理念所推动的地方基础建设,每一年10%(GDP),大部分是30% 所创造出来的,不断地修桥铺路,“开膛破肚”,我们的GDP是非常畸形、非常扭曲的。和美国、欧洲相比,它们70% 都是消费,我们只有不到35% 是消费。产业升级刻不容缓.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战略

背景: 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0万亿美元中,中国制造总产值占其中的19.8%,首次超过美国的19.4%,跃居世界第一。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迅速崛起,成为著名的“ 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涉及到各国人民的衣食住行。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GDP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值得骄傲的一面旗帜。然而,就在今年7月,随着阿迪达斯证实将在今年下半年关闭在华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厂,关于中国制造辉煌背后潜藏的种种挑战,引发了一系列大讨论。阿迪达斯外迁并非个案,近几年来有不少企业选择将制造工厂迁离中国。如:耐克就曾在2009年关闭在华唯一的鞋类工厂;内衣企业黛丽斯、日资运动鞋企业ASICS、日资大型零售企业UNY等都表示将在未来相应降低中国生产的订单比重,而将部分生产订单迁至泰国、越南、印尼、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生产。这些企业将生产线迁至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原因普遍被认为是成本因素,这也是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最普遍挑战,即成本增加。长期以来,低成本是中国制造业相对其他国家具有的最大优势,包括低廉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租金成本等,但是这些成本优势逐渐不再明显。首先,随着我国各地最低工资的普遍上调,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再明显;同时,原本相对低廉的国内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提高;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又大幅推动了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租金成本;油价的提升、过路费等负担也使得物流成本成为国内制造企业沉重的成本负担。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成本、租金成本、物流成本的普遍提高、再加上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使得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不再显著,尤其相对东南亚一些人工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成本优势已经变成了相对劣势。成本优势的丧失尤其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加工制造企业影响巨大,因为这些企业本身的利润就不高,当成本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这些制造企业的经营就 举步维艰了。除了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自有品牌的缺失。。和苹果手机一样,国外许多知名的品牌企业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产品交给中国制造企业加工组装、贴牌生产,之后又将成品以高价卖给中国消费者,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企业的贴牌生产规模巨大,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使中国制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发展和成就是以土地、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源的极大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并且在前面的成本优势分析中也表明,这种低附加值的贴牌生产使得中国制造企业本身非常被动,一旦成本优势不在,企业就会丧失订单,陷入窘境。缺乏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中国制造虽然面临着成本优势削弱、自有品牌缺失、技术创新能力缺乏等挑战,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同时依靠着大量的劳动力和高端技术人才、从物流

角度考虑,大部分供应商也在中国,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需要做的,是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在艰难中寻求突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实现产业升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首先,中国制造需要走品牌强国战略。事实上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品牌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投入,尤其需要在产品质量、形象、口碑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中国制造企业要建立品牌知名度,首先必须在国内的消费市场上建立良好的信誉,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和感受,提升形象和认可度,在此基础上,逐渐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建立知名度,获得认可。同时,中国制造的长远发展需要依赖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是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变,这是大势所趋,尤其当我国的剩余劳动人口得到充分吸收,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在时,中国制造势必需要将重点转移到创新创造方面上,努力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附加值。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中国制造才可以摆脱目前的粗犷型生产模式,实现精益生产,提高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综上作述,目前中国制造正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两大发展战略。但无论是品牌强国路线,还是技术强国战略,均需要时间和大量的人才、资源投入。同时,也需要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配合为依托,如鼓励自主创新、鼓励研发本土化,降低市场准入,提高政府采

购等。“ 中国制造”走向何方,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国自己。只有不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努力提升品牌和技术竞争力“, 中国制造”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制造”的绳套

有位美国的经济学家评述“ 中国制造”是以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提前透支的环境资源和同行间的恶性竞争为代价的。确实,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的骄人业绩已经掩饰不住繁荣背后的杂音。“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隐忧时时提醒着中国的企业: 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还能保持多久?在王利平看来, 长期以来拉动我们国内企业迅速发展的“中国制造”, 越来越像一个绳套了, 发展越快套得越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中国制造”的零利润; “中国制造”的加工特性

说到“中国制造”, 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的众多企业不是“ 制造”而是“ 加工”, 因为一些包括汽车、电脑等在内的海外制造型企业在把生产车间转移到国内后, 生产流程、工艺设计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都对中国企业保密, 我们的企业更多的不是生产而是按着规定的程序加工。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 但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 再加上国内的同行企业为了争得国外客商的订单, 不惜血本地拼命压价, 使得“中国制造”只能是属于加工型的, 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表示, 在全球制造业

的生产链上, 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 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 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解套: “中国制造”的企业家“要想从中国制造的战略思维上实现跨越, 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一大批具有战略思维的‘中国制造’的企业家。”王利平如是说。 “中国制造”的品牌化发展没有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 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桎梏。多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 使西方消费者形成了“中国货= 低质、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 相当多的中国产品只能挂着别人的牌子出口, 企业只是替人家做“洋打工”。我们必须寻求建立真正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 从而为产品增加相对丰厚的附加值。

“中国制造”的技术创新

“ 中国制造”的逐步崛起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中国制造”未来要想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然要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是终极的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主要是来自于自身研发投入的不足。跨国公司一般都将占收入5%或更高比重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而中国企业能达到这一国际标准的, 可谓是凤毛麟角。在创新方面, 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演讲稿

中国制造教案

仪器制造工艺学资料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资料

增材制造资料

中国制造资料
《中国制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