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吴)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9: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

将乐实验小学 吴章英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新课导入”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常言道:砍柴不误磨刀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如果由于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方法手段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那么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习了学科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精神品格。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导入阶段的广泛应用,更加符合语文教学,值得我们在导入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现代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具有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新颖等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都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穷人》一课,这篇课文重点是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要让学生真正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首先就要帮助学生理清渔夫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捕鱼的。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在海上恶劣

的天气气渔夫撑着小木船打鱼的画面并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捕鱼随时都会丧失生命……这样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啊!桑娜和渔夫心地真善良”于是学生有了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探究课文的欲望。因此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必然使学生爱学、乐学。

二、转化角色,构建主体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而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六年级第十二册《向往奥运》是一篇讲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感受作者对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教育的优势,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发动学生都来动手动脑,一起查找资料,如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趣闻,奥运冠军夺冠的情况及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等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按一定顺序制成课件。上课时学生们非常兴奋,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趣味引入,加深印象。

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信息单靠教师从抽象的语言文字到抽 2

象的语言文字这种单一的传递方式,难以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我在教六年级《少年闰土》这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第一段,从景物(天空、圆月、大海、沙地、西瓜、看瓜人)和颜色(深蓝、金黄、碧绿)等词描写中展现情境,让学生从抽象的思维转换中直观体验,这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景色优美,以及闰土的机智和勇敢,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鉴赏素质。

我还特意利用多媒体导入一节自己制作的少年闰土独自一人夜晚在海边看瓜刺猹的微型视频。一则小视频,可以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一种意味深长的情境体验中,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上课之始,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融入,导入新课。根据现在学生胆小、怕黑、怕苦、怕累的现象?我播放了少年闰土一个人独自在夜晚看瓜的场面,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看完后提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这样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进入了学习,效果特好。学生从而真正感受到了闰土的见识丰富,聪明能干,不娇气而十分阳光的一个农村少年,让学生把自己和闰土做比较,提升榜样的力量,即教书又育人。 四.研读小品,感悟情怀。

小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常用讽刺、夸张、幽默等手法揭示某一主题。它可能使人捧腹大笑,可能使人怒火冲天,可能使人泪流满面„„上课开始,让学生表演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创造生动的情境导入新课。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既展示了自己,又增强了集体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激烈而愉悦的情境探究新知,锻炼能力。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突出詹天佑

“意志坚强”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在面临阻力和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修筑天路的重担,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材料:“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即兴表演小品,有扮演帝国主义者和詹天佑的,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小品对话,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帝国主义者会这么狂妄自大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呢?詹天佑在这个时候是怎么做的?”通过表演和讨论,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了新课之中。从而也真正的领悟了课文的内涵,了解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感受到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

五.提高运用,感受新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更多的注重学习文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悟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媒体课件里动态的图像视频能极大满足学生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距离,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从这一点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两个方面。皮亚杰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列为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首。他们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在教学中播放傣族人民过节时的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桂 4

林山水》、《观潮》等一类写景文章时,尽管文词优美,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很难将那些优美景物与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学生眼中只有枯燥的文字符号,因而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对孩子们美的熏陶与感染了。课堂上运用课件播放了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优美的乐曲,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转入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兴趣盎然。新教材也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炼,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想象力的贫乏(尤其是来自贫穷地区阅读量很小的学生)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在讲杜甫的《绝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画面随着朗诵进程陆续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同时,又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整个过程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烘托出我国古诗特有的意境美。 总之,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无法得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因此让我们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节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位学生潜在的能力,让现代多媒体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变辅为宝。从而大大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大学课堂引入

让问题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把活水引入语文课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助推高效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精彩纷呈

将对联引入课堂

将音乐剧引入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课堂的影响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吴)
《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