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2015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旅游局局长 钱远坤 2015年2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会上,传达了有关领导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批示,邀请魏小安教授作了一个很精彩的辅导报告,有关市州、县和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刚才,各位副局长就有关分管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这里,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总结新成效,在大局中兴大业

2014年,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把握大势、服务大众、发展大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因素下,全省旅游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取得明显成效。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可用四句话来概括:众目睽睽、有目共睹、耳目一新、括目相待。

第一,从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来看,可谓“众目睽睽”。当前,从政府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从媒体到大众,旅游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旅游消费”、“旅游外交”、“旅游担当”、“旅游扶贫”成为热词。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国家把旅游当“王牌”、地方把旅游当“招牌”、企业把旅游当“好牌”,旅游业成为“丢不下的产业、挡不住的浪潮、慢不得的脚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国务院出台“31号文件”,强力推

进旅游业改革发展,体现了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旅游业的重视。从我省来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会见国家旅游局局长,就深入推进旅游改革发展达成广泛共识。李鸿忠书记主持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学习旅游法,并对《湖北省旅游条例》修订工作作出重指示,就旅游营销宣传作出重要批示。王国生省长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旅游工作,调研指导华中旅游博览会,强调用旅游舞活长江经济带,要求湖北旅游发展要“大制作、大宣传”。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多次听取旅游工作汇报,就旅游改革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副省长甘荣坤多次专题调研督办旅游工作,召开协调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近期省主要领导又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直各部门、省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按照各自职责推进我省旅游业发展。各地党委、政府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使旅游业发展由原来行业主抓上升为各级党委、政府统抓,形成了多点支撑、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良好局面。从市场层面来看,当前,旅游业正从弱小行业向热门行业转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旅游投资格局, 旅游项目成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一张张“好牌”。

第二,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效来看,可谓“有目共睹”。从数据上看是三个增长:一是国内旅游稳定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72亿人次,同比增长15.4%,实现旅游总收入3752.86亿元, 同比增长17.0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69亿人次,同比增长15.57%;国内旅游收入3676.76亿元,同比增长17.46%。二是入境旅游逆势增长,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77.07万人,同比增长3.40%,实现外汇收入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三是出境旅游强势增长,全年出境游客144.18万人次,同比增长41.06%。从特点上看,主要有四大亮点。一是特色旅游异军突起。“花花世界”,以赏花游为主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绿绿葱葱”,以绿色休闲、洗肺养生为主的生态旅游增势不减,受到游客青睐。神农架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红红火火”,以红色为主的文化旅游走势看好。投资3600万元的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黄金档播出,掀起红色旅游新热潮。“津津有味”,以美食、采摘为主的旅游消费

- 2 -

形成批量,“寻找最浓湖北味道”活动如火如荼。二是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全年完成旅游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41%。武汉“双骄”(《汉秀》和电影乐园)、恩施大峡谷《龙船调》、襄阳《草庐.诸葛亮》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成营运。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各类商业银行对重点旅游类项目授信800多亿元。三是旅游要素如虎添翼。8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增5A景区1家(黄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拓展1家(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纳入三峡大坝5A范围),总量居全国前五。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许多地方旅游交通由过去的“咫尺天涯”变为“天涯咫尺”,神农架机场正式通航,恩施动车高铁和武汉多条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全省高铁动车里程超过2000公里;宜巴、恩来、恩黔等多条高速建成通车,湖北“中国立体桥”地位更加凸显。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河机场口岸实行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武汉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大大提高,湖北大旅游目的地地位进一凸显。四是服务品质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旅游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市场文明有序、游客普遍满意、社会反响良好。全面贯彻实施《旅游法》,《湖北省旅游条例》修订工作进展顺利,湖北旅游进入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时代。以旅游标准化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武汉市、赤壁市和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等3个单位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广泛开展市场秩序整治,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持续加强文明旅游工作,湖北旅游文明诚信形象进一步提升。2014年度,全省游客满意度指数78.2,近两年持续提升。

第三,从旅游品牌策划营销来看,可谓“耳目一新”。将“灵秀湖北”品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加工包装,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推进贯穿全年的“超快感·慢生活”高铁旅游和滑雪、温泉等专项旅游产品促销,向海内外市场大力推介“灵秀湖北”旅游精品。通过省市联动、区域联动、政企联动,采取多极布局、多点突破、多元整合、多层激励、多季覆盖的极化落地营销,寻找极点、释放极能、力争做到极致,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营销品牌、新的营销策略。比如,恩施杨主任的发言中,他们在创新旅游宣传营销上都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提出“养心洗肺”之旅、“外心人硒游恩施”之旅等

- 3 -

特色产品,令人耳目一新,恩施的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快速增长,形势一片大好。今年冬季,我省“白雪热汤”旅游产品效果非常好,现在神农架一房难求,去滑雪的游客还要提前预约,这是前几年不可想象的。咸宁的温泉、洪湖的“悦兮半岛”等现在都非常火爆。在旅游宣传营销上,旅游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主体作用,比如峡州国旅、省中青旅、省中旅、中南国旅、万达新航线、华景国旅、大唐国旅、长江海外国旅等都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线路,受到游客亲睐。

第四,从当前湖北旅游改革发展任务和挑战来看,必须“括目相待”。2014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旅游业发展成效明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创新抓手不多、体制机制不活、整体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等矛盾和问题。现在,我们感到压力重重,能力恐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业既要大制作、大宣传,大担当、大作为,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未从根本上改变。二是湖北旅游既要有量的扩张,又要有质的提升,但旅游传统经营模式的依赖和无奈总是那么任性。特别是面临跨界融合、跨业抢滩、跨市分金的全开放时代、全信息时代,我们的传统业态、传统企业都去哪儿了,又应该去哪儿呢?三是既要自我加速,又要竞进超越,兄弟省市推动旅游发展决心之大、气魄之大、力度之大,超乎想象,发展态势咄咄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真是做得好“八面来朝”,做得不好“四面楚歌”。这些压力,让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真切地感受到:机遇来了、狼也来了。真是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担当意识、竞进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主动作为。

二、认识新常态,在布局中谋棋局

(一)认识新常态下的旅游新功能。

经济新常态,蕴含旅游新机遇。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也从九个方面加以了详细论述。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我理解其实就是五组关系,旅游业能够在新常态下彰显更加强大

- 4 -

的功能。第一,在发展大局上,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双平衡。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终端性消费产业,对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旅游业“纵合三方、横连农工商”,一二三产业都包含其中。同时,旅游业“轻小灵”的特点,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发展活力具有极大催化作用。第二,在发展重点上,旅游业可以给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支撑。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具有“一业兴促百业旺”的特点,是新常态下支撑经济的重要引擎产业,也是具有强大综合功能的战略新兴产业。第三,在发展方式上,旅游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型和集约节约型”的双转变。旅游业是一个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和民生产业,又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走低碳循环集约节约发展道路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第四,在发展动力上,旅游业可以激活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的双引擎。旅游业是市场化和外向度很高的产业,在深化改革和促进区域合作中具有“共识最多、矛盾最少、投入最低、效果最好”的优势。第五,在发展目标上,旅游业可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指数和幸福指数”的双提升。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保护自然、陶冶情操、追求愉悦,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呵护美、传播美。旅游作为评价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也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常态、新要求,正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新动力。当前,旅游正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选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国家政策重要着力点,成为社会资本与技术应用热点领域,成为形成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精神文化享受、提升生活质量的代表行业,成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民生事业。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产业自信、行业自信和事业自信。

(二)把握新常态下的旅游新趋势。

- 5 -

一是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已经实现了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并逐步向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再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二是从旅游功能演变轨迹来看,它由最初的外事接待型事业,逐步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性产业,再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弘扬文明、改善民生的综合性现代产业、行业和事业。三是从旅游消费要素变化轨迹来看,正由传统的基本要素向新的要素拓展。“商养学闲情奇”正在成为新的旅游要素。四是从旅游业态发展轨迹来看,正由传统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融合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旅游呈现一种“泛化”和“极化”并存的特征。五是从旅游经营方式的变化轨迹来看,它正由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粗放速度型、封闭保守型的低层次、低水平发展,向集约节约型、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高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这些新趋势,是济新常态下的旅游新常态,我们既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更要把握旅游内部发展规律,以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角,把握新趋势、适应新常态。

(三)明确新常态下的旅游新目标。

围绕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的总体目标,努力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旅游产业先导化新格局;努力形成类型多元、品质卓越的旅游产品特色化新格局;努力形成安全、便捷、周到、有序的旅游服务标准化新格局;努力形成政府依法履职、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市场法治化新格局。

到2020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超过8%,在现代服务业中的贡献率30%以上;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旅游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中的比重5%以上;旅游提供直接就业200万人,每年旅游新增就业占全省新增城镇就业的10%以上。湖北旅游的“兴旺度、满意度、安全度”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文明湖北、民生幸福的重要标志。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把湖北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

- 6 -

(四)优化新常态下的旅游新布局。

一是在战略布局中坚持大协同,当好“旗手”。主动对接国家“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大战略。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要发挥武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起点之一的优势,加快组合包装打造“湖北—西安丝路觅源之旅”精品产品。要做好“一路一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对接,用旅游舞活长江经济带。发挥湖北“金腰带”作用,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建立旅游推广联盟,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推动长江旅游带建立开放、统

一、繁荣、有序、充满活力的旅游大市场。坚持把旅游发展与我省“一元多层战略”战略相衔接。彰显“国家战略、湖北作为”、“省级战略、旅游担当”,当好战略实施的旗手,赢得发展的新机遇。在战略谋划上,既要放眼全局、谋划长远,又要立足实际、规划当前。围绕“两个一百年”,我省旅游战略谋划上要立足做到: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我省旅游在全国旅游战略布局中,成为中国旅游重要板块、长江国际旅游线重要节点、全国著名商贸休闲旅游目的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旅游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先导产业,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龙头产业。到2050年(建国一百周年时),我省旅游在全国旅游战略布局中,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长江国际旅游线的“黄金腰带”,中国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国际旅游品牌;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旅游业成为湖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文明湖北、魅力荆楚的第一品牌,成为国家战略、湖北作为的最大优势。

二是在区域布局中坚持大统筹,谋好“棋局”。在“十三五”期间,初步设想按照“一带三片六线十区”的布局谋划好全省旅游发展的“棋局”。一带:即长江旅游带。以长江经济带开发统领湖北旅游发展,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三片:提升西部生态民俗精品旅游片区,拓展东部都市风情旅游片区,做强中部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六线:打造万里长江休闲度假之旅、千里高铁“从心”发现之旅、三国智慧文化寻踪之旅、四季花海乡村休闲之旅、东禅西道朝宗拜圣之旅、唯楚有才研学求是之旅等六条精品旅线。十区:规划建设十大重点旅游区(长江三峡

- 7 -

国际生态旅游区、泛神农架生态旅游区、泛武当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清江生态民俗旅游区、武汉都市风情旅游区、襄阳荆山生态旅游区、荆楚文化旅游区、大洪山生态旅游区、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以“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按照生态、文化、休闲的分类,加快“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品牌创建,培育一批特色旅游品牌。

三是在产业布局中坚持大融合,充当“骑兵”。“以一对多”,将旅游主动渗透到“四化”一体发展布局中,与文化、商贸、农业、扶贫、科技、生态等深度融合。在资源性融合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科普旅游等。生产性融合上,大力发展旅游工业,加快发展旅游装备制造、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土特产加工业、旅游地产建筑业等。在服务性融合上,打造旅游与文化、物流、商贸、教育、体育等相融合的产业园区。通过产业融合,创新湖北旅游品牌的“游道”、“味道”和“礼道”,拓展湖北旅游发展的“门道”、“渠道”和“财道”。 “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100个左右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大文化旅游示范项目,10家工业旅游示范景区,10大生态旅游示范区,做好243个贫困村旅游扶贫工作,力争每年带动5万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

四是在行业布局中坚持大转型,做强“旗舰”。一方面坚持旅游行业“做大底盘、提升吨位”,使之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中发挥“旗舰”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开展转型,鼓励走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支持企业上市,打造湖北旅游企业“航母”,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每年百强旅行社、百强旅游饭店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

三、开辟新天地,在潜力中找动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全省旅游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和全省“两圈两带”战略,

- 8 -

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为主线,坚持“三维纲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兴旅,着力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和公共服务,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产业、带动关联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努力开辟旅游发展新天地,为推动全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人民生活水平跃升、社会文明和谐进步做出新贡献。

2015年全省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430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85万人次,同比增长3%,旅游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5%;国内过夜游客达到2.8亿人次,增长15%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以上。全面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目标体系,我想强调一下导向问题。在“十三五”和今后的目标中,我们想逐步不再提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目标问题,而是更加强调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比如旅游对GDP、商务贸易、财政收入、就业扶贫的贡献率等。从目前的统计来看,确实存在“纵不可加、横不可比”的诟病,需要在统计上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统计体系。基本的思考是:围绕目标、建立体系、简单易行,以卫星帐户为工具,以抽样调查为主体,以企业报表为依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注重旅游增加值的核算,全面反映旅游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努力开辟旅游新天地。

第一,拓展新空间。一是要拓展城乡空间。以“旅游强县名镇富美村建设”为主要抓手,把旅游作为“四化”建设的重要布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30个旅游驱动型县域经济示范区(新增旅游强县10个)、50个左右的特色旅游名镇(新增20个)、200个左右的特色旅游名村(新增100个)。2015年,完成2个旅游强县创建,完成第二批旅游名镇的验收、命名与奖励工作,力争制定并实施第二批旅游名村创建工作。认真做好旅游扶贫,2015

- 9 -

年完成第一批18个建档立卡村的扶贫任务。特别强调“要用强烈文化意识和旅游功能意识来推动新型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使城镇乡村留下历史文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要拓展区域空间。武汉要坚持做大做强,围绕2049年目标,以旅游标准化推动功能完善,以核心吸引物为支撑促进品牌做大,把武汉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大都市。要发挥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城区带动城郊,带动周边。西部要坚持提质增效,以大三峡、大清江、大武当等提档升级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加大西部秦巴山、武陵山的拓展,与西安、重庆、贵州、湖南深化合作,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东部要坚持拓展加速,要借助鄂湘赣长江中游城市群、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协作区开发为契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增强区域竞争力。中部要坚持崛起壮腰,以汉江经济带开发和襄荆荆为重点,辐射带动“天潜沔”,充分发挥节点作用,开展旅游壮腰工程,实现中部崛起。三是拓展产业空间。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贸业、旅游购物业、旅游物流业、旅游信息业、旅游策划广告业等发展,使旅游产业的表现形式更多,上下游产业更广,推动旅游全域化、全域旅游化,让经济社会发展体现更多旅游元素、旅游功能、旅游作为。四是拓展要素空间。在完善提升基本要素的同时,围绕“商养学闲情奇”等新要素,更加注重游客消费心理、消费期待和消费行为的分析,更加注重引导消费预期、释放消费潜能。积极研发商务旅行、健康养老旅行、研学旅行、休闲度假旅行、个性情感旅行、科普探险旅行等专项特色旅游。五是拓展合作空间。加强互联互动,深化中三角、鄂渝旅游合作,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旅游合作,进一步拓展鄂台、鄂港澳和国际旅游合作。2015年,重点办好第八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暨长江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六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鄂渝长江三峡轮值主席会。争取在组建长江经济带旅游联盟上有实质性突破,召开第一次会议,制定联盟章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协商机制、旅游推广合作机制等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重点合作事项。

第二,寻找新引擎。一是坚持大项目撬动,赢取投资红利。以十大核心旅游区建设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精品项目, 2015年争取当年完成旅游投资增长30%

- 10 -

以上。通过建设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培育大品牌。2015年,力争恩施大峡谷、炎帝故里、赤壁古战场3家已经通过国家5A级景区旅游景观质量评审的景区中有2家通过5A正式命名,同时支持武汉汉街文化旅游区、襄阳古隆中文化旅游区、麻城龟峰山旅游区、利川腾龙洞旅游区等有条件的景区积极创建国家5A景区。围绕全国全省大战略,把握未来趋势、突出功能定位,谋划一批支撑作用大、后发优势强的旅游大项目,争取挤进湖北中长期30万亿元投资规划项目库中,撬动湖北旅游新一轮快速发展。明天开专题会进行部署。二是坚持大企业带动,赢取创新红利。坚持“市场决定取舍”,把发展的事交给市场,把服务的事共同担当,创新服务方式,营造宽松环境,打破区域壁垒,协调相关难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提高创新发展能力,重点围绕培育10家品牌景区企业、10家品牌旅游饭店企业、10家品牌旅行社、10家旅游综合性企业集团和10大湖北旅游品牌商品,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投融资平台,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大政策驱动,赢取改革红利。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争取早日出台《关于加快旅游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分工,细化责任,明确任务,加强协调,共同推动旅游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新模式,鼓励旅游资源富集的市和县(市区)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四是坚持大智慧联动,赢取科技红利。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智慧旅游“1122”工程实施,建立完善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和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培育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不断提高旅游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让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安上智慧化的头脑。”

第三、塑造新形象。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坚持以小见大、以一带

三、整体谋划、协调推进,以旅游交通标识导引系统、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和中转站建设为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实现“四个全覆盖”,全面提升我省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塑

- 11 -

造便捷舒适的旅游形象。坚持“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运行良好”的原则,推动“厕所革命”有效实施,真正让旅游厕所文化“香”起来。二是创新旅游品牌营销,扩大灵秀湖北品牌张力。按照“整合、精准、落地、放大”的要求,坚持以产品落地为导向选择传播载体,以奖励政策带动省市、政企联动营销,不断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拓宽宣传营销渠道,整合旅游相关要素,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大制作、大宣传,进一步提升灵秀湖北旅游品牌影响力。三是完善诚信体系建设,营造文明旅游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信息实施公开查询和动态管理,发布“旅游失信行为记录”,让失信者晒在阳光下。加强教育培训和警示监督,联合文明办持续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加快建立旅行社文明旅游制度和旅游团“文明督导员”制度,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公益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倡导、监督文明旅游。四是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落实预警机制,细化安全措施,提高保险水平,努力消除安全隐患,让游客游得放心、安心。五是狠抓旅游市场监管,维护公平透明市场秩序。坚持标本兼治、惩建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法经营、虚假广告、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欺客宰客、强迫消费、垄断市场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旅游市场秩序综合评价制度,强化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动态管理制度,完善检查督办制度,不断提升湖北旅游形象,湖北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水平指数力争排名全国靠前。六是坚持依法治旅,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积极做好《湖北省旅游条例》的修订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加强旅游法、《湖北省旅游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依法推进旅游协会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指导协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把行业协会监督作为行业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强化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七是夯实旅游人才队伍,培育旅游创新发展能力。加强旅游智库建设,加强行业基础研究,支持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开展旅游专家对口联系市州活动,充分发挥湖北旅游专家库的咨询和参谋作用。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的水平。深入开展“名导进课堂”活动,积极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方

- 12 -

式,以赛代训,掀起全省导游大练兵和学习提升的热潮。在旅游系统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大事小事并重、预防监督不疏忽,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窗口行业,树立行业旅游良好形象。八是强化旅游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构建旅游新闻发布、政务网站、新媒体“三位一体”信息公开平台,统筹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为旅游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面提升湖北旅游整体形象。

第四,争做新贡献。一是在两个“GDP”中争做新贡献,加快释放旅游综合功能,不断提高旅游增加值在全省经济GDP中的比重,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元产业;在绿色GDP中,旅游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成为湖北绿色崛起的第一产业。二是在服务贸易中争做贡献,围绕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中的目标,加快培育旅游产业,使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旅游消费在服务业中的贡献率超过30%。三是在财税中争做新贡献,通过旅游投资、旅游企业、旅游消费,在富民中富财政,促进旅游财税贡献率提升。四是在就业中争做新贡献,每年力争新增就业10万人左右,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左右。五是在脱贫致富中争做新贡献,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每年带动农民就业30万人左右,带动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六是在文明湖北中争做新贡献,使旅游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第一名片,成为美丽湖北的第一形象。

同志们,荆楚大地,灵秀湖北。这里是万里长江的“黄金腰带”、是有“千湖之省”之称的“中国心脏”、是九州通衢的交通枢纽、是“三国智慧”的文化宝典、是四季花海的人间仙境、是东禅西道的朝宗圣地、是南来北往的重要商都、是“唯楚有才”的科教天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湖北旅游步入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改革红利的释放期、政策机遇的叠加期、基础完善的发力期、品牌效益的彰显期。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新机遇造就新发展,全省广大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认识新常态的定力,坚定信心;营造适应新常态的气场,抓住机遇;树立引领新常态的勇气,主动作

- 13 -

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强力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树立湖北品牌、创造湖北经验、塑造湖北形象、体现湖北作为,谱写更加美丽的篇章。

- 14 -

在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州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