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

发展

港 口 科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港口的支撑”。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看,运输体系占据了重要地位;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看,港口又是一个重要节点。港口的布局、规划将保障其与其它各种运输方式在能力、网络、布局等方面的协调、衔接,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港口建设是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重中之重。

一、兴化港口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1.港口发展现状

兴化市目前码头多,规模小。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兴化市拥有港口装卸码头64个,岸线总长约6710米,泊位401个,300吨级以上泊位7个。码头拥有3-5吨级吊机、叉车、输送机等装卸设备,拥有仓库3900平方米,货物堆场面积2.11万平方米。比较大的的码头城区主要有野行码头、城南码头和城北码头,乡镇主要有垛田砂石市场码头、戴窑粮食市场码头及沙沟水产市场码头等。

2.特征分析

①码头泊位分布不均匀。兴化河流众多,通航条件较好,然而由于兴化市场的发展,码头泊位主要分布于车路河两岸,建口线、盐邵线分布的码头均较少。从空间上看,兴化城区以东垛田镇、戴窑镇码头较多,而南部和北部乡镇只有少量的码头泊位进行运输。 ②码头泊位分布相对较散,规模较小,等级较低。兴化市内河港的码头零散无序的分布在沿河的城镇段、临跨河施工项目和依水企业周边,尚未形成具规模的作业区,且码头等级普遍不高,现状最大的泊位等级为500吨级。

③码头泊位主要为服务于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货主码头,且大部分为私人小码头,专业化码头少。码头长期处于自然发展阶段,货源、货种单一,设备比较陈旧,装卸工艺落后,生产能力较低,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④码头岸线利用率低。兴化现有航道961.8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473.02公里,等外级航道488.8公里。以开发港口岸线总长仅约6710米,仅占全社会航道岸线总里程的1.53%,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二、兴化港口发展规划 1.兴化港口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臵独特,具有江海联运的天然优势。兴化位于江苏省沿江地区腹地,东连大丰、东台,经兴东线、刘大线至沿海港口大丰港入海;南接泰州经引江河直达长江;西与高邮、宝应毗邻,经通扬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北与盐城隔界河相望,具有接轨沿海开发、带动沿江崛起、承载江海沟通、发展水运产业的独特区位条件,具备打造成通江联海转乘枢纽、形成江海联运的天然优势。通江达海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兴化内河港的快速发展。

②航道等级条件提升,港口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江苏省及泰州市干线航道网的实施,兴化内河航道通航条件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岸线利用空间。

③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路运输需求旺盛。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兴化是水运大市,现有在册运输船舶4000余艘,100多万载重吨,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河水运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船舶大型化、标准化趋势明显,水运市场日趋活跃,内河水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较好时期。而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必备基础设施,在加快发展水路运输的同时,必须加快港口建设,形成匹配发展,良性互动。

2.兴化港口发展定位

兴化的内河港是泰州市内河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泰州北部地区及兴化市经济发展和沿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兴化市腹地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和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腹地经济社会和航道发展以及港口功能的逐步拓展,兴化内河港将逐步发展成为集港口物流、海江联运、临港开发、内外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工协作、文明环保的现代港口。

3.兴化港口规划布局

港口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论证和实践体现,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内河港口建设,2009年委托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研究编制《兴化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着力打造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内河港口体系。根据《总体规划》,全市内河港口划分为12个作业区,其中主作业区4个:得胜湖作业区、城南作业区、戴窑作业区、戴南城东作业区;一般作业区8个:戴南城西作业区、周庄作业区、安丰作业区、沙沟作业区、陈堡作业区、合陈作业区、临城作业区和张郭作业区。

三、兴化港口发展思路

1.优化港口开发模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加快公共港口建设。除鼓励建设货主和业主的自由码头泊位外,要大力推进综合性、现代化、集约化的公共港口建设,提供公共物流服务,极力提高港口现代化服务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二是要加强港口战略合作联盟。立足“通江达海”理念,加强与沿江沿海港口战略合作,积极探索以产权、资金、业务等为纽带的多种合作机制。三是要加大港城联动力度。按照“城市规划包括港口规划,港口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原则,把港口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一个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力求既突出港口专项规划的特点,又符合现行规划管理体制,确保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互相衔接,宏观引导港口、临港工业和城镇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起到“一港带全面”的放大效应。

2.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打造延长经济产业链。兴化港口建设要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前方建港、后方建厂,多元发展、优势互补”的经营发展方针,坚持港口码头建设与临港产业布局相结合,注重引进高质量项目,即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对优势产业的带动和对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实现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产业两手抓,通过“集群渗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使兴化港口由单纯的水陆运输中转转变成为城市和腹地经济服务的基地和龙头。

3.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港口经济发展环境。现代化港口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装卸储存、中转换装,更多地体现为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与全程化。能否把服务功能发挥至最佳状态,是衡量一个港口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能否保持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兴化港口的发展方向要致力于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货物装卸为主的核心服务;二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运输工具,在特定的货场完成货物装卸、运输、储存的辅助服务;三是向货主提供优质、便捷的货物交接的延伸服务。要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来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开发包装、流通加工、储运、配送、免税自由贸易等物流功能,充分发挥港口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物流、商流和贸易设施,积极培育现代物流、航运交易、船舶修造、物流增值服务等港口综合服务业,信息交流、专业人员培训等增值服务,提高港口运作效率。

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城建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江苏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

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城镇化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
《加快港口建设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协调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