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学习总结 数学学院 郑攀登 2013220605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对于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来说,高效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必须的,所以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我们教育硕士而言也是比不可少的。本门课程一共分了七个章节:教育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研究课题的选定、教育文献检索、教育研究设计、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调查研究法、文章的写作及其训练和论文投稿与发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如下的理解。

教育之有研究,渊源于对教育经验的总结。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也就有了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但这种早期教育研究的文献和著述,是同哲学、社会学混杂在一起的,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从十七世纪开始,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乌申斯基等人,他们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此后,教育研究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充实和丰富起来。十九世纪以后,教育学开始采用从心理学领域引来的实验方法,迅速推动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十九世纪末叶,人们就更加注意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教育。到二十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纳编制出智力测验量表,用一系列从易到难的解答题来测量人的智力。智力测验的发明和应用,对推动教育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国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首倡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教育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促进了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和更新。现在,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历史法、测量法、比较法、人种学的方法、教育统计的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方法等已在教育研究中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计算、分析、测试技术也进入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为教育研究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由此可知,教育研究发展的历史漫长而曲折。那么,什么是教育研究?概括地说,教育研究是应用科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具体地说,教育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它具有以下一些本质属性: 首先,教育研究是一种在探索中获取新认识的过程,是人们进一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也是教育研究的本质和目的。

其次,教育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在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搞教育研究就要按照这些方法的要求进行。其实,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规律的反映,按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搞研究,其实质是遵循教育研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凡是遵循教育研究规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研究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遵循教育研究规律,盲目搞研究带来的则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一无所获。

第三,教育研究的结果是获得新认识,形成科学的结论,即形成科学的理论或观点。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其他研究报告)、经验总结和研究论文等。那种虽然在头脑中思索了,也有了新认识,但未写出来的研究和虽然写成了论文或经验总结,但没有新观点,未形成新认识或新理论的教育研究不是完整的教育研究,也不是成功的教育研究。

而中小学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教育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向教育研究要质量要效益,走研究兴教、研究兴校之路是我们迎接挑战、解决问题、走向新世纪的最佳选择。中小学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遵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一靠政策保证,二靠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育改革不能光靠行政命令,想当然,盲目进行。要研究怎样改革才能有效,把教育改革建立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教育改革牵涉的问题和方面十分广泛,诸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这些都极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又如在中小学,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如何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这些也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因为如此,才提出“研究兴教”的口号,并指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需要通过加强教育研究,积极探索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按规律办学。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占有统帅的、导向的地位。“向研究要质量”是非常正确的口号,也是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切身体会。如北京崇文区一师附小通过“快乐教育”的研究,显著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教师不能光凭经验和苦干,要按教育规律、教育理论进行工作,否则就可能管不得法,教不得法,事倍功半。教育研究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掌握,就可以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能直接地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所以,国内外一些办得较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重视学校研究组织及群众学术团体组织的建设,十分重视教育研究活动,并成功地总结出:“抓科普、促研究、以研究带教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子。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论也在发展。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理论,还有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通过中小学教育研究,使大量丰富的教育实践上升为教育理论,同时对原来不完善的教育理论进行修正,就能促进中小学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提高。同时教育研究密切结合教育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教育理论的正确性与普遍性,而且可以使教育理论建立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使教育理论更接近教育的实际需要,切实发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时代要求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广大教师不仅应该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教学技巧,还应通过教育研究实践,不断取得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在教育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首先,中小学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而使教师自觉地认识教育的内涵、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其次,中小学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们通过各自的课题研究,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友好竞争,竞相摘取丰硕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力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后,中小学教育研究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可以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师重新发现自身的价值,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激励自己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

总之,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走研究兴校的道路,既是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每位教师对此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给以高度的重视,切切实实地把教育研究工作开展起来。

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建立在教育研究的基础上,而研究水平的高低又主要决定于研究方法和科学方法论的水平。因此,学习掌握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的素质与研究水平,正确深入地认识中小学教育规律,发展完善中小学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中小学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改进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考试 客观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测试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教育研究的基本知识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总结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