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3: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p8) 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 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

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即研究的重复性)

2、操作性定义:(p26)

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是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3、常量: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P22)

变量: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

4、准实验研究: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的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P84)

5、调查研究: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研究,它包括对现状的研究,以及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P106)

6、比较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P161)

7、参与观察:也称为自然观察,它是指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状态下研究者参与某一情境中去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在实地研究中,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之一。(P172)

(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实地研究就是一种个案研究,因为研究最佳答案可以从个案分析中获得。)

8、访谈:通常是两个人(有时包括更多人)之间有目的的谈话,由其中一个人(研究者)引导,搜集对方(研究对象)的语言资料,以此了解研究对象如何解释他们的世界。是实地研究中一种获得资料的重要方法,在实地研究中,访谈的方式基本上也分为非正式的和较正式的两种取向,而访谈的结果加大地依赖研究者的技能。(P176)

9、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P206)

二、简答题

(一)教育研究的分类(p9—10)?

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目的来区分的。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两者各有自己的特征,但在教育研究的运用中,它们的连续性多于他们的两分性。

3、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干预性研究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

(二)、自变量、因变量的关系(P23)?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变量描述术语,源于数学。因变量是我们可以测量的变量,自变量仅仅是一个分类变量,它对研究的个体进行分类。自变量可影响因变量,在某种意义上,因变量取决于自变量。

(三)、“好设计”实验的标准(P62)

1、充分的实验控制——指对实验条件有足够的控制,以便研究者能解释结果

2、不加人为修饰——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非实验设定的情景,这一标准在教育研究中尤为重要。

3、比较的基础——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有实验效果。

4、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数据必须足以检验实验假设,应有对假设作出判断的足够的精确度。

5、非污染的数据——数据应充分反映实验效应。不应被实验中出现的蹩脚的测量或误差所影响。

6、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这一准则与充分的实验控制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其他正在操作的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变量,这些影响不应该被错误地解释为实验效应。

7、代表性——研究者常常希望将实验的结果推广到一些个体、条件、方法等中去。

8、省力原则——指如果所有其他特征相同,我们更倾向于采用较简单的设计而非较复杂的。

实验易受技术上和方法上误差的影响,进行并完成一项合理的实验设计,需缜密、仔细的计划,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计划应先于实验。

(四)、跟踪发送信函的方法(p121)?

跟踪发送信函对于问卷调查,被认为是必要的,而且应事先做好计划,主要有两种方法:

1、紧接着给那些没有回答的人寄一封信或者明信片。这种方法更受欢迎,因为它比较便宜,而且排除了从同一个人那儿收到两张已经做好的问卷的可能。

2、给每个人都发一个空白问卷的信封。只有当不能鉴别出不答卷人时才使用,使用的时候应该告诉答卷人,如果他们回答了第一次问卷,就不要做第二次了。

另外,电话、电报或特殊的邮件也可以用作跟踪发送信函。但,由于它们在时间和花费上都比较贵,因此,使用不是很广泛。

(五)伯格登对定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给予的简单伦理建议(P146—147)

1、非常小心地收放现场记录,确定不要将现场记录留在任何人可能拿到的地方。

2、不要和其他人讨论或谈到研究内容或研究中的任何人。

3、在现场记录和最后的研究报告中,使用研究对象或场所的假名。

4、不要将所发现的任何资料,告诉可能用这些资料使研究对象困窘或受伤害的人们。

5、和研究对象有个清楚的协议,让研究对象知道他们能期望从研究中获得什么,和需要什么义务。

因为在教育研究的情境中,对象受到的伤害通常不会是身体上的,而是属于心理上或社会性的伤害,在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研究者进行研究之初,就需要设想周密,与有关当局或人员有个正式的协议。当然,保护研究对象的最重要的伦理责任应是尽力地搜集资料和仔细地分析资料,避免误解或扭曲研究对象的观点。

(六)文献研究的优缺点(P156)

优点:

1、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孔子进行研究,我们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亲身考察,这样,通过《论语》这个文献,我们就可以对孔子进行研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简便易行,费用较低。与实地调查法等方法相比,文献研究法相对具有方便、自由、费用低等优点。

3、真实性较强,可靠性较大。文献研究法,一般人们总是从日记、自传、信件、遗书等个人文献中流露出真实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因此,文献研究相对比较真实、可靠。

缺点:

1、文献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有些文献出于特殊的目的和意图,有意夸大或掩盖某些事实;文献的保存具有很大的选择性,知名人士的文献保存完好等等。

2、收集文献难度较大。在许多情况下,一些事件根本没有文献记录,有些文献档案机关不予公开机密,在进行文献研究时,很难把所需文献找齐找全,容易造成文献不足的遗憾。

3、文献抽样缺乏代表性。因文献资料大多以文字记载的形式保存的,所以能否留下文献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写文献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故若仅仅依据现存文献来了解和分析人们所处生活状况、生活情形及思想观念,可能只能了解社会中某一阶层的情况,其文献抽样未必具有代表性。

(七)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P160)

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比较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

第二,比较研究法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第四,比较研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

三、论述题

(一)论述教育研究的意义和过程

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研究有它本身的特点,它既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如客观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但同时,教育研究又具有特殊的个性:

第一,伦理性。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所设计的研究必须具有教育意义,每一个环节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研究必须充分考虑伦理性的特点。

第二,复杂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周期长,把握的难度也大。因此,教育研究比自然科学研究还要复杂。

第三,全员性。教育研究主要是服务教育教学活动,而育人活动是需要全员参与的活动,因此,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到教育的行列中来。

教育研究的意义有:

1. 新时期教师角色转化的需要(从技术工人向知识分子)

2.使自己的生命不断丰润增色

3、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4.提升职级的需要

5.打破对研究的迷信,恢复教师的主体性

教育研究的过程分为六步:

1、确定问题:这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也是最难确定的。

2、查阅文献:文献查阅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一般在研究过程的前期就开始着手进行

3、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前提,一般研究计划大致包括:课题依据(理论和现实依据)、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步骤、主要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课题研究保证措施等。

4、搜集整理材料:收集资料的过程一定要经过适当的组织和控制

5、分析研究资料:要针对问题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能甩边了。

6、撰写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这个结论的得出,必须是在分析资料的前提下得出的,不能分析归分析,下结论时你自说一套。

(二)、论述行动研究

严格地说,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行动研究额特征有:

1、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研究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

2、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 of action)。表明行动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

3、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从事研究的人员就是将要应用研究结果的人,研究结果的应用者也是研究结果的产出者。这种双重身份整合在同一主体上。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行动研究没有整齐划一的研究模式,但总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计划。

计划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明确问题和分析问题: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这个问题的存在会产生什么影响?

对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以后,就要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对解决问题试图改变的因素、具体行动的步骤与时间安排、本研究涉及到的哪些人。

第二:实施

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实践。因此,把计划付诸行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1、教师按计划付诸行动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经常用到的方法有:观察、访谈和问卷、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教师自己的个人资料

第三: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对计划、实施进行反思,大致有七个方面:

1、问题界定是否明确

2、行动的操作定义是否清楚?必须清楚地赋予操作性的定义,把概念的含义用可操作的行为表现出来,减少主观臆断。

3、研究计划是否周详?

4、研究者是否按计划执行?如有变化或修订,要进行说明

5、资料收集与记录是否详尽无误?

6、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如何?

7、资料的分析与解释是否慎重恰当?

行动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意义

1、存在着问题:

教育目的存在为研究而研究

研究形式上存在脱离实践,成为游离于实践之外的、教师们教书之余的另一项活动内容。

2、意义:

(1)关于合作问题。因为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重,很少有时间阅读教育书籍、报刊,这不但大大地限制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视野,而且在正确对待教育理论、运用理论语言等方面,也有一些欠缺,如果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这个欠缺不至于对研究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2)关于研究的“成果”问题。关注行动的改善、强调研究过程中的交流与研讨,不但大大提高教师对研究的兴趣,而且它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关于资料的收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少有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实践记录下来,作为分析、总结、反思的资料。因此,如果重视对资料的收集,这对事件案例,对以后的研究都会提供很大的方便。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2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已设置好版面)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复习资料完成

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题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