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1: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不仅反映出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更对整个社会和教育界提出了反思和改革的要求。本文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国家政策引导,加强人文教育,激发学生和大学的创造激情,培养人才要有多样化的模式四个层面提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反思;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两院院士钱学森先生时,他曾感慨说: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先生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满足虚假的数字繁荣中惊醒过来,促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教育发展、考察人才培养。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去寻找方案,这样很可能会抓错药方,而是应静心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找到了,破解之道自然而然就会出来。1

一、“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任何一个单位发展的原动力。我觉得我们要讨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候,首先要解决一个标准问题,即什么才算是创新型人才。香港城市大学的原校长张信刚教授对创新下了一个定义,他说创新是发现自然和社会现象,并且认识其重要性,这就叫创新。由此来推论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呢?即能够发现自然和社会现象,并且能够认识到这个重要性的就是创新型人才。3我认为他的这个定义是有启发的。

创新型人才同高分生、优秀生不是一个概念。因为优秀是一个综合标准,有方方面面的要素,创新人才可能是优秀的,但优秀的未必是创新的。而且创新的这个“新”必须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新。不能说新的就全是对的,要看这个新是不是比旧的要好。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与创新这个主题相关的是的另一个主题是“交叉”,交叉性人才、交叉性学科、交叉性平台等。交叉跟创新不是简单等同的关系,那种只要是交叉型的就是创新型的,这又是一个误区。交叉只是创新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全部。所以不能简单以学科有没有交叉来评价是不是创新的标准。5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官僚化、行政化色彩日愈浓厚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西方国家又对我国进行经济和政治封锁,所以我国开始了全盘向苏联学习,也就是将苏联的计划体制照搬过来。在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上没有采取“院士治院,教授治校”这一通行理念,而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大学,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稳定,不得轻易变动。课程和学科体系的重大改变,必须经过教育部的批准。这样大学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行政制度的执行者,庞大的行政队伍成为支配和支撑大学的真正主体,单位和人员被固定在行政系统的不同等级框架中,权力是大学运行的根本价值信号,权力价值标准成为评价广大教职工贡献和价值的基本依据和标准。这种用管理机关的方式来管理大学的做法一直沿袭至今,且不断被强化,大学的行政化和官僚化日趋严重。

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的行使,大学自主办学的权力受到过多侵损和干预,政府主导性过强,学校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大学管理模式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科层结构的等级分明,形成了校长、院长、系主任之间的依附关系。学校里的行政官员对学校事务有最高发言权,学术话语权越来越小,行政权力越来越大。行政力量的渗透,已经严重侵害了学术自主性,在大学内甚至出现了独特的“学官”这一群体,评奖一个不缺,课题一个不落。6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都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单一专业学科的办学格局,专业设置狭窄单一,学科之间划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失衡,文化底蕴近浅,缺乏驾驭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思路闭锁,科学敏感性差,思维活动空间狭小,学术视野短浅,学生缺少知识文化的宽度、厚度、广度、深度,难以成为学贯古今、中西融合、学科纵横、学人哲人溶为一身的博大精深人才。

由于文理分科,使得在理工科大学教育中,重科学,轻人文,只注意对学生工具理性的培养,忽视了价值理性的教育,2而缺少丰厚的人文素养。即使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成为胸怀宽广、视野开阔、学养充沛的大家大师。丰厚的人文素养与人的优秀的思维智能的关系极为密切。对人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具有广泛内容的人文艺术陶冶,能够成为促进其思维智能发展的有力杠杆,能够为思维智能的发展开辟多种有利的途径,并且积极而持续地影响人的整个人生过程。所以科学家既要有逻辑思维也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科学领域的规律,很严密。但形象思维是创新的起点。 (三) 创新气氛淡薄

大学追求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创新应该是大学的一种独特气质。钱学森先生曾回顾他上个世纪3O年代去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学院所受到的创新教育和创新学风的熏陶:“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那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在民主而又活跃的学术氛围中,年轻人大受教益、大开眼界,激发了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他也希望我国大学能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但我们的教育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课堂上不能有“奇思怪想”,发言时也不敢“随心所欲”。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曾有一位教授上课时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让班上同学回答是什么,三四分钟没有一个人回答,后来让班长回答,班长怯怯地回答说像是个圆。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创新气氛浓厚的校园是很难想象的,在我国教育的身体里非常缺少创新这种激情奔涌的血液。

(四)教育方式个性化欠缺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我们现在的高校教育模式愈发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标准统

一、流程一致,基本上也把施教的对象看成是有待加工的产品,学校类同于工厂。尤其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应试教育风生水起,而且成为学校教育的潮流。它以传授知识为主业,以知识多寡为标准而一考定终身,高等院校的选拔均采用这种方式。7这种模式绝不是完美的,有它先天的弊端。主要的弊端就在于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不能根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施以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助其成才;不能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同学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我们的教育主要依智商取材,甚至单凭知识权衡,以此为主要尺度,在培育一种类型的人才时,却封杀了其他各类人才。高校不应用同一种方式去教育所有的同学,而应因材施教,顺应其才性,既不能旱涝由之,也不能拔苗助长,要紧的是为其创造适合成长的条件与环境。我国已有19所大学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项目在制度设计上都共同聚焦于拔尖学生的精心甄选和重点培养,但是如何培养尚没有明确的说法,我们希望这个计划能成为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典范。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国家政策引导

目前大学的弊端之一是办学自主权不足和行政化严重大学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学校在招生计划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审批立项受到限制,政府通过评估 评奖等行政手段介入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在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同样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博士教授,甚至一些知名专家都在追求或迎合官本位的思想,不仅打破了他们精力上的合理分配,也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漫延目前,这些现状已引起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有委员建议,淡化行政权力对高等院校的约束和干预, 明确取消高等院校的行政级别,改变大学校长的产生方式,民主遴选大学校长。

现有的高考制度显现的弊端,比如一考定终生,唯分数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性等都一定程度地制约了人才的选拔,各个地区已逐步在进行新的高考制 度的尝试和探索,纲要也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机制,列出了择优录取 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等试点项目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对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进行总体把关和部署,确保各项新方案的具体实施 国家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项投入合理调配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保证农村 偏远地区优秀人才的成长同时,国家还应尽早建立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法律,确保自主创新项目在资金筹集投资管理财务税收等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只有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学校才有可能恢复到它的本原状态,单纯地追求学术自由学术卓越。6

(二)加强人文教育

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最最根本的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甚或是一个单位,文化至关重要。就大学而言,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文化可以产生凝聚力、创造力、教育力和影响力。同时,就我们个人而言,文化也是自立自强的根本。所以说,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文化。4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第一,培育多样性、包容性文化,厚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文化土壤。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数字为例,自1901年诺贝尔奖至今,608名获奖者中有246名是美国人。有研究者认为,其中奥妙就在于美国是一个以多元化和包容性文化著称的国家。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更多地表现出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元性特征。因此,要克服一元性文化特征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持久地有意识地努力自制,在构筑大学文化时,需要在顶层进行有意识的设计。

第二,积淀浓郁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为创新人才插上飞翔的翅膀。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在学生头脑里安置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第三,营造敢于求新立异、习于公开竞争的学术氛围,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建设一所好大学,需要很多的支撑条件,尤为重要的就是拥有一大批个性鲜明、学术精湛的教授,拥有一个具有浓厚创新精神和公开竞争的学术氛围。我们大学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地融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敢于求新立异的个体,营造公开竞争的学术氛围,吸纳西方文化之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自我扬弃。11

(三)激发学生和大学的创造激情。

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但在一个被浮躁与功利色彩笼罩的社会变革时代里,又该如何激发与呵护学生的创造激情,如何让我们的大学更具创新的激情,这确是一个难题,又是一个简单命题。它难,难在我们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甚至是要超越社会的现实,还难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它简单,简单在不需要经费的投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既然激情对于培养杰出人才如此重要,我们要破解的课题就是:如何让我们最具“激情”?

(四)培养人才要有多样化的模式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10年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与调整之后,“ 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10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也是中国的研究型大学逐步形成自己“发展特色”与“成熟模式”的时期。模式创新决定我们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多样化的“模式创新”之目的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选择,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9

培养学生和每个人的批判思维。一个只会被动接受知识、只会相信书本和权威的人无法去创新,无法成为杰出人才,而一所在制度和环境上不鼓励批判精神、不鼓励挑战“权威”和“定论”的大学也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认识到这一点或许简单,但要做到却实在不易。如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这样的标准和要求审视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我们的课堂教学、考试环节、考核评奖、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大学文化,等等,需要改变和改革的地方可以说比比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能够作为的地方同样比比皆是。

参考文献

[1] 沈正斌等.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N].新安晚报,2009-11-11.[2] 卢晓东.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兼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1(7):9.[3] 方克立.钱学森之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13.[4] 方倩琳.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6-11-24.[5] 万祎.答“钱学森问”议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校长论坛,2011(1):62-63.[6] 李陈筛.从政府与大学关系之视角试解答“钱学森之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14):11-14.[7] 庞跃辉、许尚立.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求解“钱学森之问”[J],高等教育管理,2011,5(1):45-52.[8] 范良藻.试答“钱学森之问”—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如何培养一流科技人才[J],科学中国人,2010(5):72-77.[9] 展涛.求解“钱学森之问”培养人才,要有多样化的模式[J],人民日报,2009-11-30.[10] 周恒.从“钱学森之问”说起[J],科学与社会,2011,1(2):1-6.[11]平旭.德育视野中的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2001,(2).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

浅析“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演讲稿

试论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观后感

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培养
《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