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论十大关系》后感(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9: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论十大关系》后感

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上,老师推荐了我们几部著作来研读,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论十大关系》、《南方谈报》和《党的十八大报告》。课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首先拜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毛主席这部著作从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借鉴。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发表著名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主席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

建国时期,因为国内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定我国建设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政治经济模式都受到苏联的影响。但是毛泽东主席从来就不是个教条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始终认为苏联的建设是先例可循,但不能照搬苏联的经验,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证实毛泽东主席这种态度的最好实例,就是中国走了条和平的而有别于苏联的镇压和剥夺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突破苏联经济模式是思想就愈来愈明显。《论十大关系》就是这一思考的重要成果,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索了当时中国与苏联的不同。

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局限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它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第二个,在经济制定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第三个,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

总的来说,毛泽东主席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充分和深刻,因而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错误。但《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无论如何,毛泽东主席毕竟踏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可以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站在毛主席这个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所取得。我们不能忘记毛主席的艰辛探索,我们不能割断历史。

5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毛主席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大会上做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更证明了这点,它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新鲜经验。因此,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论十大关系》这部著作的研读,我对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更波动了我这颗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力的心,这更坚定了我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竭尽所能,回报祖国。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论十大关系》感想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读《君主论》后感

论十大关系

读《论十大关系》后感(推荐)
《读《论十大关系》后感(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