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芬奇 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3: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芬奇

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摘要:人文主义最早的源头应该是古希腊,但是后来逐渐被基督教的基督教义和神学精神统治所代替。统治者使用宗教的神学和思想来统治领导人民,宗教只不过是统治者奴役人民的一种统治工具。文艺复兴运动最早是在13世纪末兴起于意大利,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对古典艺术的简单重现,而是把学习古典艺术作为一种途径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人文主义文化。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充分肯定和宣扬人的价值,宣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反对封建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他们的这种精神对以后的民主、人性化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达芬奇

欧洲文明进入现代的历史就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各种知识不断扩展开始对神学的统治产生怀疑。很多人开始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个人主义有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认识。这些新的思想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激发了人很强的创造性和进取心成为对抗封建神学统治的基础。在过去的思想中对人的认识是把人当作神的附属物来认识的,而文艺复兴的思想是把人当作人来认识的。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很多这样的思想文艺巨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兴盛时期,这个时期以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为代表其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最出名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知识渊博对很多学科都有研究,他还是出名的雕塑家、建筑家、作家、数学家、医学家、制图师、工程师和科学家。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他完整的作品保存并流传下来的很少,大概只有17幅真迹现存于世上。虽然只有17幅作品,但这些绘画作品都是不朽之作,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绘画作品中,“圣母”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一系列富有人性之美的圣母形象折射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真精神。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中,达·芬奇所绘的圣母像是独一无二的,他在人文思想和绘画上的创新手法影响了一百多年后的意大利及欧洲各国的文化艺术。

达·芬奇之所以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感情,渊博的知识与敏锐的观察力。16世纪,达·芬奇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气息——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充分的体现出了人性、母爱的光辉

和反对封建禁锢的决心。虽然他的油画作品大都还是在描述宗教题材,但是更多的是加入了理性的思考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理性的贬低。达·芬奇的绘画已经摆脱了宗教式的神话说教,画里面人物描绘的虽然是神但是已经有了世间普通人物的个性面貌和人性,描述的是凡人的感情与生活带有更多的人性特点。他的油画作品更注重的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封建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绘画作品中,“圣母”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这似乎是达·芬奇比较偏爱的题材。他的圣母系列的作品中,人物形象既有母爱的光辉又有圣母般的圣洁,充满了慈爱、美丽、祥和。在达·芬奇的作品《加罗法诺的圣母》(1475),和《持花圣母》(1478)中所描绘的都是圣母怀抱婴儿逗着婴儿玩耍的情景。这两幅画中的圣母形象已经摆脱了中世纪刻意描绘的呆板的圣母形象了,画面中的圣母流露出了带有人世间母性的母亲形象。画面中柔和的色彩洋溢着清新自然和青春的气息,而没有宗教的神秘感画面中圣母的微笑高度概括了人世间现实生活中年轻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幸福感。在这两幅作品中,圣母头上带有神性的传统的“圣光”光环,被室内的窗户与室外的明镜蔚蓝的天空景色所代替以更多的“人性”代替了“神性”。后来这种风格一直贯穿在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中,以上几幅作品可以算得上达芬·奇的成熟之作。

达·芬奇的另一个著名圣母作品代表作是《岩间圣母》,此画属于传统题材,是达·芬奇所作的祭坛画 。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这幅画是为米兰的圣弗朗切斯科教堂内的一间礼拜堂所绘制的祭坛画也属于宗教类绘画。虽然达·芬奇在画这幅画时还只有三十多岁,但这幅画却已经具有了鲜明的达·芬奇风格与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地方最显著:首先就是圣母玛利亚和天使乌列的手,融美感与真实感于一体,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其他艺术家所达不到的,比如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他们曾经都学习过达·芬奇的那种画法但没有达到他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达·芬奇那样精深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他们所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观察的原因。其次,是画中圣母嘴角的微笑,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圣母与天使的嘴角总是挂着独特而神秘的笑意,那种微笑也正是达·芬奇的作品中所独有的,这样的微笑后来在其作品《蒙娜丽莎》中达到了最高境界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微笑。

当我们面对《岩间圣母》这件达·芬奇开始走向成熟期的作品时,我们可以看到他给绘画所带来的新方法与思想,金字塔式的人物构图,神秘深邃的自然风景全部融入在生动可感的空气氛围中,优美人物的形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相得益彰。15世纪意大利早期画家作品中,经常难以避免的空间与人物不协调的生硬效果一扫而光。这些成果要归于达·芬奇富于创造性的明暗

表现法和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他对空气作用的认识和整体的感觉。达·芬奇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不停的探索研究着去表现自然的方法,在《岩间圣母》中采用的薄雾绘画法使画面充满了朦胧的画意,显示出自然而柔和的感觉整个景象如幽远的梦境,在这幅画中达·芬奇第一次成功地探讨了自然与人物的融合。

达·芬奇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他的民主思想立场是坚决站在意大利新资产阶级这边的,他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一直是世界人民反对邪恶势力与之斗争的榜样。达·芬奇最出名的作品应该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在这幅画中蒙娜丽莎含蓄、神秘的微笑更多的是透露出了一个人世间美丽的女子对平凡的世俗生活怡情、惬意,是画家对人文主义者追求世俗精神的真是写照,是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这幅作品一反传统的描绘宗教主题,而是描绘的世俗世界中平凡的人,以真实的社会人物为表现内容。

由此,可以体会到其人文主义思想意义的内涵,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发起的挑战是一次人文主义的革命。他的艺术作品代表了15—16世纪的一次艺术创新与思想的革命,他一生都在对周围的生活进行着美学的审视和人性的思考,其对美与人性的发现与创造令人惊讶与叹为观止,他成为绘画中智慧的象征。达·芬奇对艺术与人性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了艺术与人文思想的发展,在他的作品中更好的考虑了人性,使理性与情感、现实与理想在美术作品中获得了完美统一。使形与空间的关系获得了高度的和谐,为再现性美术确立了一种经典的样式,从而给后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对以后西方美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李少林.西方美术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6.4:107

[2] 胡跃生.细看达·芬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66-68

[3] 徐庆平.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161-168

[4] 张石森.西方宗教题材绘画艺术[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1:79-81

[5] 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姓名:米兴梁 院校: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2011级研)研究方向:设计理论实践与研究

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达.芬奇的艺术》教案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定稿]

贝多芬,达·芬奇名言录

达·芬奇的求职信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学艺术成就

列奥纳多·达·芬奇及其作品简介

《达•芬奇密码》读后感

天才达·芬奇的故事

绘画艺术奇才—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芬奇 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芬奇 美术作品中的体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