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 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1: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

——在当代流行之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开篇通过列举生活的例子简述基督教文化在当今社会盛行,然后分析基督教在宗教影响普遍削弱的今天仍能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的原因,再分析了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生活的影响,基督教存在的积极意义,最后总结我们对待基督教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基督教 当代 原因 积极作用

现今社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周遭的一切,也许你不曾留意,但其实或多或少都有基督教的缩影。例如基督教的教堂因其建筑之美和宗教美丽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地;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他们的新生儿选择“教父”、“教母”;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男女选择在教堂,在牧师的主持下举行婚礼;“Oh,my Jesus”“God ble you”等英文口头语的广泛使用等等。

尽管我们不是基督教的信徒,并不信奉上帝和耶稣,但在不经意间,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处世态度、生活习惯等已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通过高新技术和现代媒体的传播,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基督教这一宗教文化的代表的西方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在中国,尤其是年青一代,更是视基督教的为“潮流”的宗教。而放眼世界,基督教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科学的诞生和进步而停滞,15亿至21亿的基督教教徒,足以说明基督教现今的繁荣。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犹太教的地区诞生,继承希伯来圣经作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至今历经了两千年的风雨。在这漫长而动荡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基督教分化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教派,但基督教仍然发展成与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那么,为什么基督教能历经风雨而不倒,在现代拥有如此重要的社会文化地位呢?为什么基督教会成为今天“流行”的宗教,令许多人为其着迷,趋之若鹜呢?

首先,“综观现代西方基督教的发展,传统的基督教轮番受到了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怀疑主义、科学主义、思辨唯心主义、历史批评、进化论、逻辑实证主义等等的挑战,相继被理性宗教、自然宗教、基督教唯心主义、新教自由派神学等所代替。”①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一样,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区域差异、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同样,人们对它也有不同程度的怀疑和诘难。基督教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一次又一次世俗的审问和批判中,因为吸收了各种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思想,对其教义作了适当的顺应潮流的改变,因而屹立不倒。现代的基督文化,吸收了百家之长而更显先进性。

其次,现代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基督教文化得以传播与扩张的提供了技术载体。作为21世纪新人类的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从纸质的报纸、杂志、专著中获得外界的信息,互联网的兴起,让我们可以直接观看外国的电视电影节目,浏览当地的更“原风味”的各类网站,有更多机会与国门外的人们交流,获得许多关于西方的第一手信息。而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外语能力越来越强,“翻译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而通过读外文的原著作品,人们能更直观更客观地接收西方文化,当然,也能接触到与西方文化密不可分的基督教文化。

最后,渗透基督教思想的相关影视、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因其趣味性、独特性、启发性等魅力因素而吸引许多人的关注,当中的基督教文化思想便潜移默化植入人们的脑海中,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美国大片常见的英雄与坏人的对决,如《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中,以狮子阿斯兰和人类露西为善良代表的一方,通过重重艰苦最终打败了邪恶的白女巫,电影中善与恶的对立映射了基督教文化中上帝与魔鬼撒旦的斗争,上帝所代表光明正义的一方终将战胜黑暗邪恶。通过现代的CG技术和宏大的拍摄场面,加上典型斗争式的过程和喜剧式的结局,所制作出来的大片,每年吸引世界上无数影迷观看,此时,电影中基督教文化的传播是难以估计地广泛的。

当然,促使基督教成为当今三大宗教之一,并不仅仅是上述的三个原因。西方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使基督文化得以在更大范围地传播发展;以好莱坞明星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明星基督教的宗教背景,使许多追星一族对明星背后宗教产生认同;全球一体化下,各国文化的自由碰撞交流,使基督教在不同地区产生了影响力;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除却上述客观的原因促使了基督教的成功,而归其基督教的本身,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倡导的教义和思想,对人们有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呢?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1、基督教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归依。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从出生到死亡,期间纷纷几十个年头,不可能事事完美、时时完美,也就是说,犯错对于人而言,是无可避免的。基督教中有类似于“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② 的中国传统观念的思想,只要祷告便可得宽恕。对于犯错,在歧途中迷失的人们,只要他们诚心向主祷告,作出忏悔,上帝便会宽恕他们。基督教倡导悔改,答应宽恕。对于真心悔改的人,基督教的上帝会对他们处以宽容的态度。而实际中,教会的牧师其实很难从主观上判断忏悔者是否真心忏悔,本着宽恕原则,哪怕是虚情假意忏悔的人也会得到牧师所代表的教会的宽恕。从许多的欧美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如《十日谈》等作品,年老将死的恶人在牧师面前忏悔自己的一生,哪怕只是虚情假意,最后牧师均会和善地以主的名义宽恕恶人,告诉他将升入天堂。而现在,去教堂的告解室向牧师忏悔罪恶和诉说烦恼,牧师都会以温和积极的话语鼓励告解者,告诉他们上帝与他们同在,并为他们作出指引。不论牧师们的指引是否符合客观,亦不论对告解者全部选择宽恕这一行为是否违背伦理是非,无可否认的是,正是作为基督教代表的牧师们的“宽恕”,使人们残缺的、亟需得到安慰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鼓舞,即使一时的失策做错事,主会宽恕他们。当他们为某事而奋斗,主与他们同在,因而心灵会得到极大的鼓励。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成为人们心灵上的依托,世间渺渺,最起码,在精神层面上他们也终有一处归依。

2、基督教以更高道德约束人的行为,促使其向善。 在基督教漫长的发展沿革中,尽管有许多不同的思想家、神学家对基督教教义和它所倡导的精神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但不能否认的是,基督教所倡导的道德精神,对促使人向善向美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和积极意义。“基督教叫人悔改,答应宽恕他们。对那些认为自己没什么需要悔改、不需要宽恕的人,它„„无话可说。只有在你意识到存在着一个真正的道德律,在它背后存在着一种力量,意识到你违背了那个律,与那种力量为敌之后„„基督教才开始说话。你知道自己病了才会听从医生的劝告,意识到我们的处境近乎绝望才会开始明白基督教所讲的道理。”③ 基督教倡导爱、谦卑、认罪、悔改等,这些都是对人精神道德的更高要求。而基督教中主对世人的宽恕,实际上是建立在世人真心认罪并愿意悔改的基础上,而非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倡导爱,爱神,爱人,用真心爱自己周遭的一切善与美的事物。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从记载中他的生平,也为人们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他勇敢、不畏强权,正直,充满爱。陈独秀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了一篇关于基督教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要把耶稣的伟大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④ 可见,耶稣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基督教精神所倡导的更高道德,能给人们警示作用,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误入歧途,同时,也促使人们拥有良好的品德,成为有高尚人格的人。

3、基督教的思想更贴近人性,更能迎合人的需要。

如基督教所塑造的个人主义,或称英雄主义,在现今这个争夺激励的社会,更符合人们的价值追求。在中国,中国人受传统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尤其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人们利益这个新中国所倡导的思想的束缚,压抑了个人自我追求的欲望。这里并不是要批判集体主义,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国家困难时期,集体主义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全民全身心投入国家建设,才能使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是在21世纪,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席卷,还有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下,人们对于自身的追求和渴望已远远超过集体主义。人们想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奋斗,活出个人真我本色,追求更高层次的个人发展。而基督教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精神,符合许多当代尤其是年青一代的需要。再如对待他人的态度,《马太福音》中“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它指的就是我们若真心诚意善良地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地善良以待;相反,如果我们待人不周,没有礼貌,甚至有不良思想,别人就当然不会对我们好。这个思想与我国传统所提倡的“以礼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代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甚至恶劣,我们需要发扬以礼真诚待人的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督教提倡的这一思想,也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可知,在宗教影响力普遍削弱的今天,基督教仍葆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大有不断扩大之势,是因为其本身就有许多可取之处,再借助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布道人员的不懈坚持,才有今天的地位。对于基督教,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以辩证的二元的眼光看待,既不一味赞许追捧,也不从意识形态上一味批判反对,要善于发现其优秀之处并学习,为自己所用,也要善于发现其不可取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注释:

①摘自汪咏梅.理性、浪漫主义和基督教:CS路易斯神学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P3

②摘自《左传•宣公二年》

③摘自C.S.路易斯著.汪咏梅译.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P44-45

④摘自陈独秀.基督教与中国人.新青年.1921,1

参考文献

⒈李丽华.解读《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中的宗教影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7: 112-114

⒉汪咏梅.理性、浪漫主义和基督教:CS路易斯神学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 ⒊C.S.路易斯著.汪咏梅译.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⒋胡斯都·L.冈察雷斯著.陈泽民,孙汉书,司徒桐,莫如喜,陆俊杰译.基督教思想史(第二卷)2008,6

⒌汪维藩.基督教伦理与当代精神重建.金陵神学志.2008,1:61-91 ⒍基督教.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241.htm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期末考试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期末考试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笔记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中央民族大学

论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尔雅课后习题答案

葡萄酒与西方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 论文
《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 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