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2: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雕塑艺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通过欣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德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及鉴赏。

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

法: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五、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和图片,并巧妙导出新课。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要求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讨论比较四大石窟寺雕塑的差别,归纳总结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1、创设情景:让学生观看视频《龙帝之墓》,并巧妙导出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2、提出问题: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含义?学生思考教师设置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

二、知识探究 环节1 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

1、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用录像的形式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学生感受其艺术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2分钟并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流行厚葬,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出陵墓雕塑的含义。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让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环节2 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 教师: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

结论: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汉代霍去病墓前石刻欣赏,主要介绍《伏虎》和《跃马》石雕作品 学生: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不如秦俑的手法细腻。 教师: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

教师总结:秦俑艺术手法——写实 汉俑的艺术手法——写意 我国的宗教雕塑主要以佛教艺术最具代表,佛教艺术主要是以相关佛教教义、故事、人物内容为题材,从而引出宗教雕塑的概念。我国的宗教雕塑以四大石窟雕塑艺术成就最高,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四大石窟的艺术魅力。 环节3:

教师出示思考题: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A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境内。其中唐代彩塑造像670尊,是敦煌彩塑艺术的优秀代表。唐代彩塑将佛的慈祥大度,菩萨的温静端庄、天王的威武雄壮、力士强劲有力的特点塑造的惟妙惟肖。从菩萨塑像可以看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

B云冈石窟:创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北崖,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多尊。其中以昙曜五窟最具代表,带有印度犍陀罗的造型风格。 C龙门石窟: 创建于北魏,座落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最显著地区别,人物造型秀丽敦厚,不像云冈石窟造像雄伟高大。同时所有的佛、菩萨的服饰多表现为褒衣博带的文士风度,不同于早期的那种通肩或右袒以及紧贴肉体的印度式风格。说明汉化的趣味明显,反映出佛教雕塑艺术风格进一步本土化。

D 麦积山石窟:石窟创始为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造像以泥彩塑像为主,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其中北魏、西魏时期的彩塑最具代表,彩塑形象呈现出“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麦积山的泥塑数以千计的与真。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 环节4 在这一环节中,要学生做的是通过刚才的学习,自主的去探究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侍女群作品的艺术特点。设计2个问题 教师活动:1.山西晋祠圣母殿属于哪一类型的雕塑作品?

2.山西晋祠圣母殿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其艺术特点并回答:造型生动,姿态自然侍女像的肢体身材优美,服饰美观大方,面庞清秀,表情自然,栩栩如生。

教师总结: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属于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 环节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业

通过网络或图书馆了解其他中国古代雕塑,向同学们介绍。 采集生活中的原材料,如石块、树根等,学习霍去病墓石刻艺术手法,尝试因材施艺,制作小件雕塑。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其中的各个环节,都突出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例如,导入时的“想一想”“猜一猜”,既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他们的认识与智慧进行共享。最后一个环节“课后练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很明确: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并经过总结,认识提高,应该初步具有了独立探究的能力和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结合课本完全可以在课后做进一步的探究。将美术欣赏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真正进一步学会自主学习。提高美术素养,养成对美术终身兴趣的情感,实现情感目标的预设。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第十一课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美术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教案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_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第二部份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案

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