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8: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理念:

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视觉和知觉中感知人类美好和谐的家园是那么的脆弱,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课文,知道珍爱生命和破坏自然的严重后果。穿插情景教学,使学生读中感悟,自我发现,进一步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用实际行动在生活中去体现。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内容丰富,事例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性。人与环境息息相关,在教学情景中,注重小山村美好和谐的环境与一片废墟的强烈对比,让师生的情感得到共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书写“裸露、郁郁葱葱、湛蓝”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湛蓝、郁郁葱葱、裸露、锋利、喘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感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联系现实生活,说说自己能为环境保护作些什么。

教学策略:

1.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感知美好环境的和谐 ,憎恨破坏环境、乱砍滥伐的行为。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3.利用农村地理环境的优势,布置学生考察周围环境,使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去理解和认识。

4.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5.灵活多样地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品读质疑,导学探“果”:(创设问题导入)

1.教师以“寻人启示”设问质疑,同时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

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村庄。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学索“因”, 交流收获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二).再读课文,把握中心

1. 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

(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2. 质疑: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3. 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4. 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与引导,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句1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句2 (课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渡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

句3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

句4“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

句5“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以下问题:

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呢?请你在课文里找出线索来,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意见。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德育点) 三.回顾全文,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这个小村庄的一名幸存者,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2.假如,如果你是这个村的村长,你有什么办法让小村庄又变回从前的魅力呢?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创新点、德育点)

四.总结全文。(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

五.作业:(任选一题)

1、写“保护绿色家园”的宣传报。

2、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

3、设计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词。

4、续编故事。

(这节课的最后,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与方式,鼓励学生探究无止境,学习无止境。课尾,教师并不满足于学习的“无疑而终”,努力使其“疑无穷,疑无尽”,无数问号引研究性学习之路,再一次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创新点)

板书设计: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保护环境)

美丽的小村庄

大量砍伐

咆哮的洪水

村庄消失了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层层进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 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对儿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而什么是破坏环境、乱砍滥伐,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脑海中还是模糊的,如何因地制宜做到因材施教是这课要突破的难点。作文农村的小学生,很多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是在小学低年级,因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小学生,进行深化环保意识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方法上做到了以下两点:

一、情感交融、图文合一

首先以讲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把学生带入一个环境幽雅、生活和谐的小村庄中去,利用多媒体中丰富的图片和情感朗读来渲染美丽的小山村,然后让学生抓住“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小河、湛蓝深远的天空”加以品读,看图想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小山村是最理想的居住天堂。这样为下文小村庄的毁灭作以铺垫,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强烈对比、胜于雄辩

在小村庄变化的过程上,使学生在心里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然后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是你们的小山村,假如你身边的人就是小山村的人们,你怎么想?以此打开学生的话匣,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计划和行动,然后安排课余每个同学自创一条保护环境的广告语,影响和推动全民的环保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没有提前安排学生实地去观察周边的环境,使学生在感官意识上缺少事例,难于理解。二是在教学中图片和课文内容有时衔接不自然,缺乏充分的准备。这也恰恰使我在教学上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多学、多练、多写,才能积累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案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学情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案例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