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7: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诗文复习·作文审题指导

一、诗词鉴赏示例

【例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①说说你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借花教子,教育子女举止要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

②请你尝试从美学的原理对

一、二两句诗进行赏析。

俗话说:“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诗中海棠数点红色花蕾深藏在重重新绿之中,红绿相衬,更见海棠花蕾的明丽醒目、娇艳动人,仅此两句,就写尽了海棠的美丽。

【例2】《山 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①请你揣摩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这首抒写了诗人的旅愁乡思之情。②诗的后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诗的后两句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千山万岭黄叶纷飞的景致,烘托出一种悲凉浑壮的气氛和诗人的旅思乡愁。

【例3】《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① 请你揣摩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②请你对“绿柳才黄半未匀”句进行赏析。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③诗篇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富有理趣。说说你的理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二、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词名句或作家、作品名,然后回答问题。

1.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①这首诗

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①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雁叫声声的萧瑟凄清的画面。

②说说你对全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远宦思乡之情,流露出孤寂和低沉的情绪,隐现着时代乱离的背景。

2.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①颈联把丹顶鹤和鸬鹚、鹦鹉相比,有何作用?

①把丹顶鹤和鸬鹚对比,意在表现丹顶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

②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②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表达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②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抑郁苦闷之情。

③有人认为,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逃避现实的情绪,这是不足取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逃避现实并非诗人本愿,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

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④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④举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以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用自己的语言试加以描述。

①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闭,悲凉极了。 (“闭” 字暗示了军事

事态的严重,戍边将士时刻准备御敌的境况。

②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

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慨叹功业未建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思乡之情。此句是全词的核心。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战争没有取得胜利,

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运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④试概括全诗的感情。

描绘了边塞奇异的秋景,(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表现了作者慨叹功业

未立和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⑤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与苏辛相似,请你从形象和情感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阐述。

形象: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感情:感情沉郁。描写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怀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①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 。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描写秋郊黄昏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图。(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从而抒发了异乡游子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

③体会“古”、“西”、“瘦”的意义。

三个词修饰普通的景物,显示出了景色的冷寂萧条,感情悲凉凄楚。特别是“瘦马”一景,更

使读者联想到这匹马经过了怎样的长途跋涉;马如此,马的主人该是何等的疲惫。

④ 说说“小桥流水人家”的作用。

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适。安居“小桥流水”环境中的“人家”和奔波漂泊的游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又增几分思乡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6.比较阅读。

秋词刘禹锡秋思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 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①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②两首诗(曲)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

②同: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异:《秋词》还运用了议论。

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哲理(含义)。 ........画面: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哲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③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

①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②试分析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这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

① 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②诗歌中两个“巴山夜雨”的含义有区别吗?

前者是对现在真实的巴山夜雨的描写;后者是想象中将来对如今的夜雨的回味。所以,两者的含义不相同。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今夜”的心情。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雨的期盼。

10.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①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同意。(1)“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2)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②联系全诗的意思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主张?

作者主张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机械模拟、泥古不化。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节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几欲先走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和“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试比较一下,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前句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后句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

5.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析其作用。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首尾呼应,起落分明;道具的简单,反衬其口技技艺的高超,突出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6.这篇课文用一个“善”字领起。善在,它写出了。

善在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它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7.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剪纸、踩高跷等。(理由略)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第20课教学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

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岳阳楼记》优秀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巴东山峡》教学案

八年级下15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