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践报告4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寒假实践报告

——关于春节期间家庭消费情况调查

实践时间:2011.02.18-2011.02.23

实践地点:常德市区

实践目的:通过对普通居民家庭春节期间消费情况的调查,来了解他们是如何度过春节,同时来分析总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走向。 实践内容:

寅虎辞旧,卯兔迎新。

大家在享受春节热闹之余,也不少人在感叹春节的消费之高,这显示了国家的政策好和国家建设发展速度之快,但是仔细一回味,不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现在过年花钱更多了,可这年味却似乎不可挽回地变淡了。与五

一、国庆那七天不同,春节七天虽说也是歇着,但实际上老少团圆、走亲访友、人情往来也挺累。与平常的工作相比,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累的方式。 这种特殊的“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表达着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一种特殊情结;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币的“支持”。因此,实践小组在春节过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查找资料等方式在常德市对普通家庭作了相关调查。 过个年要花两三千

就春节长假期间家庭消费费用方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受访者预计花费1000~3000元,愿意花费3000~5000元的小康家庭占12.7%,消费超过5000元的占4.3%,只有29%左右的受访者春节消费在1000元以内。 调查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消费支出比例有大幅增长,而购买大件家电或家用商品的习惯已不复存在,说明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增长。市民说,现在普通的大件物品价格稳定、种类齐全,随时可以买,因此对电视机、音响、家具等商品,春节期间有购买意向者只在10%左右。 年夜饭多在家中吃

多数人仍然选择在家中和亲人一块吃团圆饭,比例达到73%。不过,也有22%的家庭打算在酒楼吃年夜饭,在亲戚或朋友家吃年夜饭的家庭只占5%。而选择在酒楼吃年夜饭的,有70%多的家庭是嫌做菜太麻烦。另外,有20%多的家庭认为酒楼热闹、气氛好、酒菜可口。在年夜饭档次方面,有近72%的家庭打算花800~1500元,超过3000元的家庭不足2.8%。

对此,实践小组列出了关于春节期间家庭消费情况的调查问题(可多选) (例:A,a…)

主要消费的类型及价格:

A.年货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e.2000~3000, f.3000以上)

B.年夜饭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 e.2000~3000, f.3000以上)

C.送礼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e.2000~3000, f.3000以上)

D.发红包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e.2000~3000, f.3000以上)

E.娱乐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e.2000~3000, f.3000以上)

F.旅游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e.2000~3000, f.3000以上)

G.人情消费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e.2000~3000, f.3000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春节来临之际,职场白领最担心的情况是“春运拥挤,车票/机票难买”,有高度31.86%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而有27.13%的受调查者最担心“事业发展的不好,无言对父老”,职业焦虑的情绪成为他们春节前的主要困扰;而春节带来的经济压力受到关注的比例为18.45%。四成人预计支出红包1000元-3000元。有60%的单位,不再组织采购、发放福利物质,有28.5%的受访者表示单位今年发放的物资在500元以内,11%的人则是在500元到5000元间,只有0.5%的人单位物资发放超过5000元。29.5%的受访者年货要花1000元-3000元

另外有消费者表示一个春节消费近万元是没办法的事。主要消费在红包和宴请上,年货相对购买的少,娱乐和旅游也不多。每年都是这样,说明了一个问题:人情事故总是春节的主旋律,尤其是针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反应出来特别明显。

横看竖看春节地位有变

消费虽然依然火爆,但年味似乎并不是用金钱能买得到的。说到年味,人们的眼前常常会浮现这样经典的传统图景:风雪夜归,阖家团圆,围炉夜,守岁至明,开门三声爆仗。新年游,看花市,百戏竞阵,货郎蚁集。然而年复一年,这样的简单图景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市场学会理事、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花钱更多,但品味年味更难的原因很多:

其一,将春节的过去与现在纵向相比,过去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虽然现在仍是这样,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年消费远没有过去那么高度集中。如果划曲线图,过去的曲线更陡峭,现在则平缓得多。

其二,将春节放在全年中横向来看,过去的文化较为传统单一,春节地位高企,现在东方西方文化交流,古代现代文化荟集,一年大小节日隔三差五就有一个,冲击了春节的传统地位,使得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那么神圣化。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传统观念更是淡薄。

一位消费者对表示:“该买的总是要买!和其它日子一样,春节只是给了自己一个花钱的理由而已。”大人小孩不用等到新年就能换上新衣裳,餐桌天天都能摆上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小时候盼望能打打牙祭的“年”也就极大地失去了它的意味,没有人再炫耀自己的新衣新鞋,因此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年”有什

么特别。

别样消费冲淡年味

剪窗花、放鞭炮、拜祖宗天地等许多传统过年习俗,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在新兴消费观念的支撑下,日益兴起的别样消费正在逐日冲淡年味。当然,过年办年货,全家老少买新鞋新衣等传统消费需求仍然存在,且还在增长。以常德某酒家集团为例,其年宵品市场投放量比去年增加了50%,仍是供不应求;传统年货一条街也是各商场、超市的保留“节目”。但是年货制作的社会化、商品化,包括吃年夜饭的酒店化,极大地冲淡了传统年味。或者说,这过年味“不地道”了。

虽然如此,“年”的“旧瓶”中更添进了许多“新酒”,别样的消费更是冲淡了传统的年味。譬如短信拜年使拜年这一大过年的重头戏大大简单化,仅广州移动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达3500万条以上。拜年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淡化为一种形式。

来年过年会更加个性化

就在兔年春节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据: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这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加速进入家庭,人们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放在这样一个全国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看过年消费,就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当下国人过年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的种种变化。暨南大学商学系主任杨建华认为,中国人均生产总值正处于一个量变集聚的过程中,一个消费稳健的庞大中产阶层队伍正在形成,未来过年还将向花钱更多、年味更淡、消费方式越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大方向演变。或者换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未来人们过年会花钱更多,体验更多“年味”的新概念、新感觉。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便利措施,让人们从传统的忙碌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忙碌,年味将越来越脱离“物化”而转向“情化”,从“肚子过年”到“脑袋过节”,由“节庆型”向“假期型”过渡。

春节时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更注

重的应该是传统春节的气氛,而避免过度消费。

实践报告4

实践报告4

实践报告 4

体育节实践报告4

暑期实践报告 (4)

暑期实践调研报告4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4

暑期实践报告日志4

暑期法学学生实践报告4

思政课实践报告4

实践报告4
《实践报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四实践报告 报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