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学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21:05: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理学 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2.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它由三种成分构成,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这三种成分的是()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3.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这是态度的() A.知识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4.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费斯廷格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5.学生倾向于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更强,这种现象是()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应的是()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第一印象

8.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10.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1.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 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

12.“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的表现。

A.压抑

B.投射作用

C.否认作用

D.升华

13.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的心理效应。 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1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引导

C.期望

D.能力

15.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16.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 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17.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的。 A.霍曼斯

B.舒茨

C.克鲁特

D.阿希

18.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 A.人际吸引

B.人际沟通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 19.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20.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文化因素 21.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2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依从

23.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实际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

C.顺从

D.服从

24.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 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25.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26.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印象形成的效应有()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2.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包括() A.成就需要

B.包容需要

C.情感需要 D.支配需要

E.生存需要

3.影响从众的因素有() A.年龄

B.知识经验

C.群体因素 D.刺激物因素

E.性别

4.利他的行为特征包括() A.自愿性

B.无偿性

C.损失性 D.利他性

E.合作性

5.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的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性

E.外形特征

三、填空题

1.社会态度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价值表现功能和认识或理解功能。 2.态度的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 3.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是。 4.“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现象属于。 5.“一见钟情”这种现象属于。

6.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7.“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属于。

8.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 9.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称为。 10.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四、判断题

1.社会态度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和行动成分。( 错) 2.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以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对() 3.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并且不求回报。(对) 4.群体心理是指那些反映了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倾向。(错)还包括个体 5.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错) 6.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7.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会有偏见性。(对) 8.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易发生从众。(错) 9.师生关系上,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绝对崇拜和服从。()对 1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认知成分。(错)

五、名词解释 1.服从 2.印象形成 3.投射效应 4.亲子关系 5.社会态度 6.社会刻板印象 7.晕轮效应 8.首因效应 9.近因效应 10.社会助长 11.人际吸引 12.群体心理 13.社会惰化 14.利他行为 15.权宜从众 16.服从 17.从众

六、简答题

1.简述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 2.简述影响服从的因素。 3.简述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 4.简要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5.简要说明控制侵犯行为的方法。 6.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需要三维理论。 7.简述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8.简述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 9.简述社会态度的功能。

10.学前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角色有哪些类型?

七、案例分析

1.一位教师教《时间像什么》这首诗的第一小节“等待的人说,时间是蜗牛,它的脚步太慢。忙碌的人说,时间是飞马,它跑得太快。”教师让学生自由解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于是有的学生就以到食堂排队买饭为例来说明时间之慢,教师称赞其“说的好”。 结合相关知识,对该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2.从对某幼儿园大、中班幼儿的调查来看,中班80%的幼儿、大班98%的幼儿都喜欢教师始终面带笑容。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

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参考答案: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态度有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2.C【解析】略。

3.D【解析】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也叫做态度事物自我防御功能。

4.A【解析】关于态度的理论中比较有名的是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为费斯廷格提出。

5.B【解析】本题考查晕轮效应的含义,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6.B【解析】本题考查首因效应的含义。

7.C【解析】本题考查刻板效应的含义。刻板印象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特征。 8.D【解析】一般对民族个性的认识都属于社会刻板印象。

9.B【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10.B【解析】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试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称为补偿作用。

11.B【解析】文饰也称合理化,指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合适的理由以减轻自身的痛苦。

12.C【解析】否认作用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13.A【解析】移情,就是转移情感的意思,教师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学生身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现了移情的心理效应。

14.C【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学生成绩的现象。

15.B【解析】全班同学大扫除,有些同学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单独打扫时要少,这是社会堕化现象。

16.C【解析】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三种。 17.B【解析】略。

18.C【解析】题目中四个答案都是与人际有关的概念,要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19.B【解析】考查真从众、权益从众的含义。真从众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有些情况下,个体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这种是权益从众。 20.C【解析】略。

21.B【解析】社会干扰指他人在场时,因为害怕其他人评价,就会紧张和焦虑,使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社会助长与社会促进是一个意思。

22.A【解析】社会促进和社会隋化是一对含义相反的概念,区别点在于主要关注的是增效还是减效。

23.A【解析】从众、依从或顺从、服从是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其程度有差异,注意区分。 24.C【解析】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称为服从。

25.A【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26.A【解析】师幼关系是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略。

2.BCD【解析】支配需要也称为控制需要。 3.ABCDE【解析】略。

4.ABCD【解析】利他行为具有四个特征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5.ABCDE【解析】有三个主要的因素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情境因素(1)接近性(2)熟悉性;二,当事人的个人特质(1)真诚(2)温暖(3)能力(4)外表吸引力(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质;三,两个人之间特质的配合(1)相似性(2)互补性。

三、填空题

1.自我防御功能 2.社会学习理论 3.利他行为 4.晕轮效应 5.首因效应 6.群体凝聚力

7.社会惰化现象 8.社会助长行为 9.侵犯行为 10.人际关系

四、判断题 【解析】社会态度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解析】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3.√【解析】利他行为有四个特征:有益于他人;自觉自愿;不求任何回报;具有自我牺牲性。

【解析】群体心理既反映共同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倾向。 【解析】态度和行为不一定是一致的。

【解析】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7.√【解析】略。

【解析】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发生从众。 9.√【解析】略。

【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五、名词解释

1.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2.印象形成指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

4.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起的一种人际关系。

5.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6.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7.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8.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9.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10.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1.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12.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13.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4.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15.权益从众是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

16.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17.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评价的; (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他人也在努力; (3)控制群体规模,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2.(1)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较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实验研究表明,服从者的具有明显的权威主义人格特征,他们表现出个人迷信和盲目崇拜。

(3)情境压力。首先,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接近个体,个体服从权威者的比例越高。其次,受害者的靠近程度,一个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越直接,他感受到的内心压力越大,服从于权威伤害他人的可能性就越低。 3.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

(1)合法权利。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被社会赋予了更大权力的角色,我们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在实验室中,被试应该服从主试,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的“准备状态”。

(2)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着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这时就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

4.(1)个体的特点。首先,年龄与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从年龄来说,儿童比成人更易从众。其次,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最后,个性特征,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从众。

(2)群体因素。首先,群体的一致性强群体人数的增加和群体的凝聚力增强,群体成员的从众倾向都会增强。另外,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3)刺激物因素。首先,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其次,刺激物的内容,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人们较易从众。 5.(1)宣泄法,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如果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就能达到消除其实际侵犯性行为的目的。

(2)惩罚法,要使惩罚取得积极效果,注意惩罚应当适时、适度、适量、公正。

(3)移情法,移情是对他人的了解和认同,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

(4)认知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应教会个体对接受的社会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帮助个体进行非敌意归因。逐渐发展起一套更具适应性的社会行为。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 6.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1)包容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 (2)控制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3)感情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7.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1)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同伴关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也成为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他们择友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而选择那些有共同志趣和追求、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的朋友。从初中阶段的后期开始,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

(2)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由于身心的逐步成熟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开始要求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与父母的冲突开始增加。

(3)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中学阶段教师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初中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

8.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1)小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仍与父母有着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依恋。

(2)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①交往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②在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③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④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⑤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交往多在同性伙伴中进行。 (3)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低年级儿童对教师绝对崇拜和服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9.(1)认识功能; (2)价值表达功能; (3)社会适应功能; (4)自我防御功能。 10.(1)受欢迎型; (2)被拒绝型; (3)被忽视型; (4)一般型。

七、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成为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反应是正确的,但作为老师不能置文本的含义于不顾。这句话的意思旨在说明时间的宝贵,要学会珍惜和利用时间,这跟排队买饭是两码事。对于这种错误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加以引导还一味地“尊重”是不可取的。 2.(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3)对幼儿和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 (4)理解与宽容地对待幼儿的错误; (5)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6)帮助幼儿摆脱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笔记

社会心理语言学与英语言语行为性别差异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考研专业课: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关系讲解

行为心理学_读心术

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社会心理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效应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理性行为理论

心理学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心理学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