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3: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

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联的。人都有情绪,如婴幼儿就是通过哭、喊、笑等情绪来与人交流的。我们平时讲的\"触景生情\"这个词,“情”就是“情绪”,\"景\"就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刺激因素。比如说,你碰巧有位同学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产生气愤的情绪;如果是这位同学正在夸你,则会产生高兴、愉快的情绪。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中国汉语中描写情绪的词语有上千个,喜、怒、哀、惧是人的四种基本情绪。根据它的作用不同,情绪又可以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自然会产生高兴、愉快的心境,这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发展。而在消积情绪状态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思维迟钝,判断能力下降,消极的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遇事易冲动、不理智,常会做出一些事后令自己后悔的事。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上往往表现的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出现不能控制的情绪波动,以此有人评价为恰似“狂风暴雨”来袭,而且不可预期。 下面有一则消极情绪的案例:

王晓明是某中学的学生,有次中午在食堂吃饭不小心撞到了小刚,小刚要求道歉,但是食堂太吵,晓明没有听见,结果小刚把晓明推倒在地,晓明怀恨在心,放学后叫了一伙朋友截住小刚,并对其进行拳脚打击,由于青少年不计后果的行为致使小刚全身多处骨折并伴有胃出血被其家长发现后报警。结果王晓明等人都被拘留一个多月,正值高考前夕的他们因为这件事错过了成绩提升的好时机而在高考中落榜。

生气是人的正常情绪表现,但一旦过度,就成了毛病,王晓明在愤怒的消极情绪状态下,没能克制住自己的冲动,从而引起不良后果。

有的时候青少年的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这些烦恼是他们自己都难以控制的。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容易让他们产生焦虑,在遇到不满和不平衡之时,就出现爆发,尤其在父母面前更易失控。尽管事后会感到后悔,但下次依然发生。因此,父母们要善于体谅他们的情绪状态,体谅他们的困境,不要采用强硬的手段,善于因循善诱帮助他们。

随着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的发育,出现了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可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不得不被压抑,因此出现莫名的烦躁和不安。他们一方面要面对性骚动带来的欲望,另一方面还要压抑,在别人面前进行掩饰。这时如果父母过多的干涉,会使他们更加烦躁,容易产生冲突,甚至离家出走。

所以青少年应该了解情绪管理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正确认识情绪

一是正确识别自身的情绪情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告诉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提高理智水平。二是正确认识自身情绪情感产生的根源,如生理上的变化、学业成就的影响、同伴交往的作用以及性心理的发展,使青少年对自己的情绪有备而来。

2.合理表达情绪

在合理表达情绪的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认识情境中的信息,并将情境刺激和自身的需要合理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根据环境背景适时适当地表达情绪。例如,甲从学校的操场走过,被足球砸中脑门,他摸着头往操场一看,发现是他的平日里的对手乙踢球所致,于是很生气。面对这种情况,要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分析情境因素,劝导甲不能盲目地因为平日里

与乙有冲突,就认定乙的行为是恶意的,因此愤怒不已。可以理解为乙的行为是无意的 ,那么情绪就会发生呢很大变化。再如,在足球比赛中,甲故意踢倒对方的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绪外,还要适时适度地表达对甲的愤怒,并且要考虑到还在比赛,要暂且将这种愤怒情绪搁置。

3.调节不良情绪

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问题,纠正认知偏差 。所以在进行调节的时候,要先弄清情境刺激以及自身的认知需要,通过调整认知来调控情绪。

其次,学会具体的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宣泄法、转移法、幽默法、运动法、放松法、森田疗法等。

4.培养良好的情绪习惯

个体的情绪习惯是在长期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绪情感的特点,培养其积极的情绪情感,消除或减少负面情绪。例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凡事习惯往坏处想,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这里有一个调节情绪的案例: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结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里关系,包括个体间相互认识、相互好恶、相互亲疏的心理上的距离。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青少年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青少年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学生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青少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学生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

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

下面有一则案例:

小明在学校里很自傲,经常不与同学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同学们也渐渐的与小明疏远了,然而小明一直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最后导致了小明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后来小明因为接受不了同学们的忽视就转学了。

从小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何处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处处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其次,要胸襟豁达、善于接受别人及自己。最后,要抽时间和同学打成一片相处融洽。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点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形式上,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从内容上,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如幼年期,青少年期,成熟期,中老年期等。在这之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地走完一生。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的自我的意识,其主要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想像、判断、分析评价等、自我体验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自我控制如自我动机、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塑造、自我克制等。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具本质的特征,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才成为一个清醒的个体,能动的个体,一个知已知彼的个体。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因素,健全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某中学女生因为考试压力大而自杀,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从这个案例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学生的自我意识心里素质都不健全。

下面介绍一下良好的自我意识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 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和成熟。

第二, 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自我资源的开发。

第三,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真正的独立性的发展。

第四,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着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很重要。如何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呢?

1.全面客观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特点,即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其次,还要注意予以全面公正的评价,要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社会比较。例如,青少年取得一点成绩,容易吧自己看成很了不起的人,若碰到一点挫折,又会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为此,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老师可以通过榜样、角色扮演等方法给学生提供恰当的社会比较模本,使学生在取得成绩时不得意忘形,在失败时不妄自菲薄。

2.确立现实合理的理想自我

确立理想自我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根据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性,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是理想自我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3.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进行专门的活动。

4.克服自我意识障碍

常见的自我意识障碍有过于追求完美、过度接受自我、过度自我拒绝、丧失自我等。对于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要教会他们理性地分析思考问题,改变这样的非理性观念;对于过度接受自我的人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过度拒绝自我的人来说,不喜欢自己,怨恨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教师应当教导他们客观认识自己,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鼓励来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对于丧失自我的人来说,教师应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对待他人的评价,建立独立的自我评价,不盲从他人。

性心理:青春发育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变化是第二特性的变化和性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女青少年会出现局促不安和羞怯心理,害怕旁人注视,男性的影响则没有女性这么明显,相应的出现男子汉意识。性成熟使青少年出现性欲望、性冲动和自慰行为。同时,意识到两性关系,对异性产生兴趣,性心理发展起来。

(一)异性意识发展

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龄前期),即没有明显的异性意识,疏远期(学龄后期),虽然对异性也有兴趣,但因害怕同性伙伴的嘲笑和轻蔑,而躲避异性,同性紧密结合,形成闭锁小群体。异性亲近期(十三四到十七八岁):有了性欲的体验和要求,开始逐渐摆脱心理上的闭锁状态,希望接近异性了解异性,异性间互怀好感,开始吸引和亲近。两性初恋期(十七八岁以后):身心接近成熟,开始约会谈恋爱。

(二)异性感受强烈

性成熟使青少年异性感觉强烈,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渴望获得性知识,对有关性的故事和传闻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也会翻阅有关性的书刊,注意异性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等。并且对异性有好感,想接近和结交异性朋友,十分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会做出各种举动吸引异性的注意。比如说会因为心仪的异性在场而手足无措,或者故意哗众取宠博得异性注意。

(三)性困扰频繁

伴随着性的成熟,青少年也会感到性困扰频繁。这种困扰有生理、早熟或晚熟、性冲动和未婚先孕等等困扰。也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如默默地喜欢一个异性,又害怕影响学业,又控制不住感情,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时的性困扰若没有处理好,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伤害。

性心理辅导:

1) 选择合适时机,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对儿童进行有关教育可以达到预防青春期困惑的目的,让儿童对即将到来的青春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 要让青少年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性知识,要传授给他们性心理知识,要进行性道德及婚姻家庭的有关教育。

3)注意辅导方式与方法,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辅导方式。如录像、书籍、讲座及小组讨论等。

4)注意在给青少年提供必要性知识之外还要帮助他们消除性心理困扰。如女性月经、男性遗精、手淫行为及性骚扰等等。还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异性之间的交往,建立正常异性关系,顺利度过青春期。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