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蕲春县春高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6: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蕲春县2014年春高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 庇(bì)B 希冀(jì) D 晦朔(shuò)模棱两可(léng)

2.B(A项中“乱”—“滥”;C项中“骄”—“矫”;D项中“哀”—“唉”)

3.A(“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句中“玉器收藏”属于一种爱好,故第一空用“风气”。“蒙骗”指欺骗,“诱骗”指诱惑欺骗,由语境可知,第二空应为“蒙骗”。“因而”表结果,“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第三处前后为因果关系,故应为“因而”。“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指拿鱼眼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4.A(B.重复,去掉“可以” C.“20%~25%”与“以上”不能同时使用,前者限定了范围,后者超出了范围,前后矛盾.D“降低”和“流通环节”搭配不当 )

5.D(“傩送只好连夜亲自送翠翠回家”错误,应该是傩送派人连夜送翠翠回家。)

6.B(原文的表述是“主张超越基督教的人生观而获得精神自由”,并不是“改变”。)

7.C(因果颠倒。)

8.D(“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 ,“只要„„就” 表示条件非唯一。)

9.C(听:允许、答应)

10.B(①写顾佐对于谦很客气 ⑥写于谦在任时间及皇上准许他回去为父母办丧事)

11.C(是“王振”指使李锡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

12.⑴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

⑵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

⑶我想遵从圣旨赴京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报告申诉又得 不到准许。

13.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

14.⑴“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歌的韵

味。(4分)

⑵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

15.⑴悟已往之不谏⑵泉涓涓而始流⑶响穷彭蠡之滨⑷烟光凝而暮山紫 ⑸落霞与孤鹜齐飞 ⑹而御六气之辩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16.B、E(A项本文语言不诙谐,笔调不轻松,“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的说法也不太确切。C项说“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沃尔特的生活环境是否艰苦文中未提到;且“两位主人公”说法欠妥。D项,本文主题是表现萨拉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勇敢,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并非“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17.①积极的生活态度。如追求美好恋情,积极谋求职业等。②顽强坚韧。如她不因困苦而沮丧,恋人失去联系后仍然坚强的面对生活,认真工作。③聪明细心。如萨拉在吃饭时发现商机,并抓住机遇。(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要点3分,其中品质特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阐释2分。)

18.①渲染早春时节春寒料峭,暗示出萨拉生活的处境艰难,进而烘托出女主人公坚强、勇敢的性格特..............

点,表现文章的主旨。②预示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关于自己和沃尔特的美好回忆,并为故事的结局......

和爱人的重逢作了铺垫(伏笔),(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 ....

19.示例1:以“蒲公英情人”为题好。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蒲公英串联主要情节(或线索)。“蒲公英”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恋,他们又因蒲.....

公英而重逢。②从人物塑造上看,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能侧.面衬托出女主人公的美丽。③从表现主题上看,能更好地展现小说的主题。“蒲公英”,那金灿灿的........

花朵正是美好爱情的象征。(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要点3分,共6分。)

示例2:以“菜单上的春天” 为题好。

①从情节结构上看,菜单作为线索串联情节。文章因打菜单而起,恋人又因菜单而重逢。②从人物

塑造上看,“菜单上的春天”,能够展现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坚韧、执着、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精神。③从表现主题上看,“春天”暗示了主题,春天能给人以美好的憧憬,能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要点3分,共6分。)

20.事迹概括2分,人物评价2分。

21.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文明连着你我他,创建造福千万家

文明始于足下,创建从我做起(4分)

22.答案示例:⑴这幅题为《依法了之》的漫画,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

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1分)而那只被罚款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1分)

⑵该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或它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2分)

23.作文

试题分析:材料的中心词有两个:“快、单独”和“远、结伴”,所以立意可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单独一方立意:

1.从“单独”看,可以有以下的立意: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守得住孤独,才能走得更好(更

远、更深)。因为人的思想不同,所以有些人的想法与众不同,被视为异己、怪物,被孤立,被排斥,只有守得住孤独,才能走到最后。例如梵高、布鲁诺等人。他们所选的道理也许不同,所以独自上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2.从“结伴”看,可以有这样的立意: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走得更远,那就得学会结伴、

合作,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才能走得远。

二、两者结合起来立意:

一个人,只有走得又快又好,才能成功。所以,既要单独上路,更要结伴同行。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恰逢当时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涨水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素来很看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恰巧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命题人:三中陈超

审题人:教研室叶伟平

蕲春县春高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答案

11月高二期中语文答案

高二期中语文答案[全文]

高二政治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8

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咸阳市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

春期中测试语文教研组教学质量分析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蕲春县春高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
《蕲春县春高中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