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民网:委屈和无奈不能帮助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7: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民网:委屈和无奈不能帮助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13-05-22 10:05:00

|

 来源:人民网 |

 作者: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李楠楠)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但“郭美美”等事件的发生,使中国红十字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在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时间赶往灾区组织赈灾事宜。今天,已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工作了31年,亲身经历红会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历程,这次又到灾区现场的中国红十字总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接受了人民网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此次赈灾三个特点 红会工作未遇到负面评价

记者:针对此次芦山地震,红十字会目前正在发放2000万元的物资,截止到目前进展如何?与预定计划相比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杨绪生:我是5月18日返回北京的。我刚刚跟我的前方同事通过电话,目前我们在芦山县的物资发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如果一切顺利,整个物资发放活动将于一两天内结束。同时,我们在宝兴县的物资发放活动已经开始。但是,目前物资运输困难仍是一个难题,交通仍然受单双日限制,即物资运输的车辆只能在双日子放行,单日子仍然禁行。如果在双日子赶上下雨天,运输车辆仍然无法成行,因此,交通管制和降雨天气大大延缓了整个物资发放计划。

另外,我们需要同市里就红十字会的物资发放原则和发放程序达成共识,比如物资运输终点、物资签收、物资发放公示、物资受益人花名册等。同时市里还需要就物资发放对各乡镇进行传达和布置,各乡镇还有给各村组进行同样的传达和布置。这次发放的大米实行一人一袋,比较简单,但是食用油要按户来发,而且由于每户的成员不同,领到的实际桶数也不同。为此,我们要等待地方政府最终确定的受益户数字,这个确定过程又比较复杂,因为有的是倒房户,有的是房子虽然没倒但必须要拆掉重盖的户,有的房子只需要加固便可以继续使用的户等。更重要的是受益户一旦确定就不好更改,因为要与后面的重建工作联系在一起,包括经济补偿等一些政策上的衔接。

我们的原计划是在雅安市的8个受灾区县进行物资发放,但是由于雅安市提出要红十字会实行“全覆盖”,以确保物资发放的公平性(我们认为市里的意见是合理的),因此我们调整了原物资发放计划,最终确定在芦山县和宝兴县两个县发放红十字会的物资,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实现这两个县的全覆盖。

记者:据第二批两位志愿者反映,物资发放时,芦山各村已接收大米的数量和红十字会已发放大米的数量有差异,您怎么回应这个问题?

杨绪生:对于这个情况,我不太了解,因为他们是对已经接收过红十字会物资的村组进行的回访,我本人没有参与。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提供的物资数量是芦山县和宝兴县提供给我们的实际数量。

记者:由于舆论对对红十字会的负面评价,在受灾地区发放物资时,是否遇到过不被理解的情况?

杨绪生:就此次物资发放活动,我个人并没有碰到任何负面的评价。相反的,我却感受到受灾地区人民对红十字会救助工作的淳朴感情,他们很是终点为乡镇,而不是以往的县城,这样对运输车辆的种类和大小提出了特殊要求。

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杨绪生(中)与人民网志愿者在灾区现场交流

网友监督活动为公众更好了解红会提供了机会

记者:人民网征集网友参与监督红会物资发放的活动,对于红会来说也是新的尝试,您怎么看待此次活动?对于志愿者现场参与的情况,您有什么看法?

杨绪生:我是5月1日到雅安市参加前指工作的,而你们人民网是在这之前就确定了三位志愿者,我称他们为“社会监督员”。我是红十字会直接与他们打交道的第一人,因此应该说我个人感到的压力是蛮大的,因为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我与这次监督活动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我是无法自己开脱的。

但是,在我离开北京之前,我有幸在我的办公室与第一组的张佳鑫和王春刚两位志愿者见面,交谈后使我的压力有所减轻,因为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们会客观、公正地监督我们的物资发放活动。随后5位志愿者在灾区务实工作和敬业精神再次印证了我当初的判断。

这次人民网遴选的志愿者近乎全程监督我们的物资发放活动,对我们红十字会来说是一次新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此次物资的发放过程是以往物资发放的简单重复或复制,但是应该讲,社会对我们红十字会的物资发放原则和流程是不太清楚的,或者还有些疑虑,这也是我们的救灾工作宣传不到位的一种表象。通过志愿者们的现场监督和观察,并通过他们的客观、公正的报道,为公众更好的了解红十字会的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同时也使公众了解到灾害救助工作的复杂性和方方面面不断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是媒体与我们红十字会合作的一种积极、有效尝试。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的媒体进行合作,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并能实现自我超越,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记者:此次芦山2000万专项物资发放结束之后,红十字会在赈灾方面还有哪些规划?怎样具体开展?

杨绪生:物资发放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全力投入到灾后的重建工作。实际上,我们的灾区重建工作已经开始,我们的相关部门正在对我们的灾区重建工作进行规划。根据我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我们红十字会系统可能会将重建资金主要投向到灾区的医院、学校和民房建设等。如果我们最终决定参与民房建设,我们很有可能采取一种全新的灾区村落建设模式,即选择几个整村或整组实行整体重建,将民房;村子基础设施;防灾减灾、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疾病预防培训;生计发展和志愿服务等融为一体,为灾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模式。

为了做好灾区重建项目,我们要对灾区重建需求进行评估,特别是针对我们将承担的项目进行评估;我们将邀请重建社区和捐款人的代表参加项目的讨论和设计;我们将加强重建项目监督和检查工作。在这方面我们也希望得到媒体的参与和帮助。

坚信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重新赢得自尊和社会信任

记者:您在红十字会工作多年,您如何看待红十字会所承受的负面舆论压力?您和您的团队如何纾解这种压力?

杨绪生:我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经工作了31年,亲身经历了中国红十字会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中国红十字会能够走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这里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人民群众的大力帮助,也有媒体的积极宣传与报道。作为一名普通的红十字人,我一直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扪心自问,我敢说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任劳任怨的,对待工作是兢兢业业的,我们愿意从事我们的工作,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服务。

关于当前我们所承受的负面舆论压力,我和我们的同事们都觉得有些委屈,同时也有些无奈。记得我的女儿还在上高中时,当她的同学知道我们夫妻俩都是从事红十字事业时,他们对我的女儿说“你的父母肯定能长寿,因为他们都是做善事的”,我们当时非常感动。现如今,我们还是我们,却被一些网民称为“畜牲”,这叫我们情何以堪,叫那些还在不断支持红十字会的人情何以堪!

但是,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知道,继续委屈和无奈并不能帮助我们更早地走出当前的困境。我们只有继续身体力行,不断地完善自我,完善我们的规章制度,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需要理解社会的批评,我们要善意地对待社会的批判,我们坚信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重新赢得我们的自尊和社会的信任。

记者:这么多年,支撑您一直在红会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杨绪生:几十年来,我个人去过很多贫困落后的地区,了解社会上最弱势群体的生活。说实在的,每当看到他们的生活状况,我便会降低我的生活欲望,跟他们比我的生活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能为他们中的一些工作,我能得到心理抚慰,能求得少许的心理安慰。

记者:有没有想通过人民网对网友说的话?

杨绪生: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媒体了解红十字会以及我们所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善意地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使我们能更好的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

走出困境

怎样帮助小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

帮助美国小企业走出目前的困境

教好每一位学生——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推荐)

走出困境作文

《走出困境》读后感

抓住机遇,走出困境

关于期货如何帮助临汾企业走出困境(整理)

明确己任 走出困境

走出职教招生困境

人民网:委屈和无奈不能帮助走出困境
《人民网:委屈和无奈不能帮助走出困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