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班级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16:4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培育班级文化,彰显和谐个性

无锡市蠡桥小学王军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并属于这个班级所特有的“教育存在”。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是优秀班集体的重要表征。它具有导向、晓知、陶情、育美、健全人格、渗透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育人功能,对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产生终身的影响。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应高度重视缔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并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创设各种情境,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班集体建设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健康、自主、和谐发展的乐园。

一、营造多彩的班级环境文化,让教室真正属于学生。

班级环境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表层。班级环境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有环境而无环境文化的状况,赋予班级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即“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苏霍姆林斯基)。同时,在班级环境的创建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改变以往墙饰由老师确定主题,由老师主要策划和实施的局面,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墙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班级的全体成员感到:这间教室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抓:①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建设他们心目中的舆论阵地,尽可能做到人人都是宣传的主人、教育的主人。譬如:黑板报的出版,从版面设计到组稿,从誊写到美化,均以学生为主;墙报、学习园地等的布置也以学生自己的文章、活动剪影为主要内容。②在内容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消除烦恼。如:表扬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介绍本班的优秀学生、先进典型,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学有目标,进行自我定向,引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把舆论阵地开辟为“问题辩论”的主战场,对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或学生中表现出的一些有争议的倾向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道德法庭”、“争鸣栏”等形式在黑板报、墙报上刊登辩论价值较高的文章,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认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当然,要形成以自我教育为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光依靠黑板报、墙报等传统意义

上的舆论宣传阵地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善于发动全班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自己喜爱的格言、自己独特的创意来装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堵墙面,让它们说话,让它们发挥出“育人”的功效,努力营造一个富于美感、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走进教室,你会立即产生置身于艺术之园的感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文明角、勤学角、健美角„„这里,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爱国专版”、“争章长廊”、“书画之窗”„„教室前的墙砖上是同学们用五彩笔绘出的斑斓世界;课桌两边是大家精心挑选的名人名言;更引人注目的是后面还有一处让学生随时、随意倾诉苦闷,表达喜悦,发表意见的“自由论坛”。所有这些同黑板报、墙报等传统意义上的舆论宣传阵地交相辉映、互相补充,构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画,形成了富有情趣、积极向上、充满了个性和创意的班级文化氛围。教室已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教与学的场所,它是一个能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宣泄情感、享受成功,不断体现自身主体性的乐园、家园;是继黑板报等传统宣传阵地后开辟的德育宣传与教育的“第二战场”;是班集体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洗涤学生心灵,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有效的德育载体;是学生在创造中发现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真正体现主人地位、主体精神的大舞台。

二、实施民主的班级制度文化,让学生个个成为主人。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以班规、班纪为内容的,班级师生共同制定、认同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中层。班集体确认儿童在班级社会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建立社会认可的集体自治机构,为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参与民主管理和创造性自治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机制,强化“自主管理”模式,将有利于在自我激励、自觉成长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1)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由权,而不是一名供人操作的机器。因此,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我总是首先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参与讨论并制定集体和个人的发展目标,考虑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和维护者,增强目标的认同感和激励力。

(2)变换管理角色。班集体决不是批量生产“标准件”的“手工作坊”。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集体给予的合适职责和期望,具有发挥自己才能,为集体服务的岗位,才能尽可能地让他们归属于集体和为集体作贡献的意识都得到发挥,确立每一个成员的主

体地位。一方面,我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状况,在原有的班委会职务外,因地制宜地设置合适的职务和岗位。例如:“环境管理员”、“墙报编委”、“报刊发行员”等以及各类兴趣组组长。另一方面,在采用“值日班长制”、“人人有岗位制”等办法外,更注意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定期担任小组长,为那些自治力差、工作能力低的学生创造一个提高的机会。通过这些措施,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强化了他们展示才能、渴望成功的动机。在一次“净水管理员”的招标活动中,一向胆小的小魏同学第一次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大声喊着:“让我来!”;小蒋同学在日记中写到:“今天课间休息时,钱××同学随手往地上扔了一张废纸,要在以前我才不管呢。可这一次,我把它捡了起来,并丢进了废纸篓中。因为我是卫生管理员,要以身作则。”

(3)建立由学生自查自纠、值日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监督机制,把外在的强化监督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健全和完善了班级管理机制,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培育积极的班级精神文化,让主人人人彰显个性。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积极精神的塑造过程离不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良好的班级活动就像一块“磁铁”,学生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得到鞭策和鼓舞,增强了集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学生对班级积极精神的认同;另一方面,充满自主色彩的班级活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在具体实践中,笔者注重将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渗透于各项活动之中,打造具有班级个性化特色的活动品牌,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这些班级的主人们真正彰显个性。

在全校举办的“金色六一”歌咏比赛中,五(1)班同学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从挑选曲目到准备服装,从排练到设计表演,每个同学都积极出谋划策,反复斟酌,力争达到最佳效果,取得最好成绩。“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班级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手捧着奖状,全班同学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在教室里欢呼、雀跃。面对着经过全班同学的积极努力、拼搏进取换来的荣誉,同学们既看到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感到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了坚强的自信心,从心底由衷地喜爱上了

这个集体。

再譬如:本学期,班内围绕“如何看待成功”这一话题,开展了“走近名主持,感悟真人生”主题系列活动 。在班会的筹备、开展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角色都有所创新。教师只是负责给学生们提些建议,帮助学生们出谋划策。角色由原先的决策者转变为参与者,让学生们唱主角。刚开始学生们还有些依赖教师出主意的想法,到后来大家集思广益,在同学中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自己撰写活动方案;主动采取各种途径走近名主持,采访名主持;自己召开主题班会,总结活动过程中的得失;自己撰写活动报告,畅谈活动的体会。可以说整个系列活动带给我们教师的是一份意外,是一份惊喜,是一份感动。通过活动,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是学生思维潜力的迸发,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在得以锻炼和发展。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班级主人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总之:培育积极向上、富于个性的班级文化是新世纪班集体建设的核心。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才能使班集体成为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的乐园。

王军小学高级教师无锡市蠡桥小学

地址:无锡市仙蠡路11号邮编:214061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班级家文化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