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业大家庭

发布时间:2020-03-03 17:25: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业大家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五谷,初步了解"五谷"等农作物及其特征,知道 什么是"农业"。感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辛苦劳动,从而形成对待劳动、劳动者的正确态度,开始懂得尊重劳动成果,认识到节约每一粒米的重要作用。

2.运用分析、比较、计算等方法探究浪费粮食的严重性。

3.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感悟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知农、敬农、尊重农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感知农民劳动的辛苦,开始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难点: 感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辛苦劳动,从而形成对待劳动、劳动者的正确态度,开始懂得尊重劳动成果,认识到节约每一粒米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都在农村里长大,在粮食种植方面的知识一定知道不少。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小小一粒米”(板书)。

二、活动过程

师:请你们打开课本P55。

品读课题后师问:有谁能讲清楚一粒米的来历吗?大家不必急于回答我的问题,先进行下面的活动。

学生活动一: 联系自己的实际并参照教材P55的模拟游戏进行思考讨论,准备向老师汇报。

师:听取学生反馈后予以小结(课件出示): 播种→插秧→田间管理(施肥、除草、抗旱、喷洒农药等)→收获→晒储→加工。

师:一粒米的来历告诉了我们什么? 农民劳动辛苦→小小一粒米,来之不容易(板书) (每一粒米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

学生活动二: 阅读P56故事“584颗饭粒”,思考:故事说明了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呢?

师小结:一个人浪费几粒米不知不觉,但累计起来也很惊人。我们要自觉珍惜粮食,减少浪费。这是对农民劳动的尊重。

学生活动三: 我国有13亿多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将节约多少粒粮食?假如一亿粒米重50公斤,一天能节约多少公斤粮食呢? (将自己的结论填写在P56的方框中)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感想?想向大家说点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倡议:我们要做“爱惜粮食”的义务宣传员。

活动小结: 本节课通过了解小小一粒米的来历,体验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付出的艰辛劳动与智慧,懂得了农业劳动的光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珍惜和节约粮食。(课件出示)

师完成板书:小小一粒米,来之不容易,我们要珍惜。

学生独立完成《学练测》对应练习。

拓展:同学们回家后自己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进行试种,亲身体验一下粮食的来历。

一、初识五谷

(1)猜一猜谜语中说到的是哪一种农作物?谈谈你对这一农作物的了解? (玉米)(小麦)(大豆)(高粱)(水稻)

(2)小结: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五谷"。

(3)历史上的"五谷"又是指什么 呢 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演变,现在人们通常把"五谷"作为 粮食作物的总称,不单单指五种农作物了,也有人称其为"五谷杂粮"。

过渡:除了"五谷"以外说一说,你对农业还有哪些了解?

二、农业格言与谚语。

1.学生自由读53页的谚语和格言,想想意思。

2.交流理解。

3.你还能写出一些吗?

三、认识二十四节气。

1.读二十四节气歌。

2.说说每个节气干什么。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赖以生存的土地

1.介绍土地 你知道土地有几种颜色吗?他们有什么特点?

阅读43页资料。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土地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2.做游戏。

3.通过游戏理解“土地资源可以由少变多”,完成44页填空。

三、一方水土,一方物产。

1.阅读45页资料,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介绍南方和北方农业的差异。

3.思考:我们家乡气候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 讨论交流。

4.练习将南方和北方有特点的农作物和水果标在48页图的适当位置。

教学目标 态度:

懂得珍惜土地、体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懂得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愉悦,从而形成对待劳动、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

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土地对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知道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以及“不违农时”的含义;了解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养成调查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倾听节约粮食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农业大家庭。

(二)赖以生存的土地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地形、土壤方面的资料,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1.(自读“我国的土壤”,了解我国有哪几种土壤?分布在什么地区?各有什么特点?适合种植什么?)

(东北地区:黑土地 十分肥沃

水稻、黄豆、玉米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土质松散、流失严重

小麦、花生、棉花、谷子、土豆 南方丘陵:红土地

酸性土壤

茶叶、柑橘、松树、荔枝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2.“土地资源的多少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由多变少,也可以由少变多。”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试试看能否对照由多变少的原因列出由少变多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将结果填在44页空框内。

(三)一方水土,一方物产

1.请四位同学代表书上的四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

(东北平原:小麦;青藏高原:青稞、牦牛、藏山羊、藏绵羊;鱼米之乡:油菜花、稻米、茶叶、菱角、莲蓬;云南:药材之乡、橡胶园地;黑龙江:小麦、玉米、甜菜)

2.组织同学讨论交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内涵) 小结: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不同,与不同地区的不同物产有着很大关联。(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作物也会有不同。)

3.让学生汇报调查到的家乡的农业活动及特点。 教师总结: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北方:小麦、玉米、谷子、土豆、大豆;南方:稻米)

4.交流:你的家乡在哪里?气候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农作物?将交流结果填在47页空框内。(小结:冬长夏短、雨热同至、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变化较大;秋季温和凉爽,阴雨连绵;冬季寒冷少雪。主要农作物:玉米、谷子、小麦、萝卜、白菜、土豆)

(四)“菜篮子”的变化

(1.同学们,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家平时都吃些什么菜吗?学生自由汇报。)

(2.那大家想知道以前,或者说爷爷奶奶小的时候一般吃什么菜吗?)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在课下的调查结果。

(3.得出结论:过去,在餐桌上只有土豆、大白菜等几种蔬菜。自从政府实行“菜篮子工程”以后,改善了副食供应状况,市场繁荣,供给充足,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五)水果今昔

1.大家喜欢吃水果吗?下面的水果你吃过吗?试着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出示相关的水果图片,学生回答。

2.学生区分本地水果和外地水果。

3.讨论交流:我们能不能在北方种植南方的水果,在南方种植北方的水果呢?

(六)乡下识五谷

1.你认识下面这些农作物吗?教师出示五谷的图片,请学生辨识。

2.你的家乡一年四季都有哪些农作物、果树和林木?

3.小结:农业生产不仅具有地区性,还有季节性。

(七)农业格言与谚语

1.请学生读出书上的农业格言与谚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农业格言与谚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八)二十四节气

1.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指什么吗?你能说出哪些节气的名称?(二十四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霜降、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清明、小满、芒种、惊蛰) 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一起来背背二十四节气歌。

(九)小小一粒米

1.我是小小一粒米,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 让学生观看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过程,体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阅读584颗饭粒的故事,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3.计算:我国有12亿人口,如果每天每人节约一粒米,将节约多少粒粮食呢?假如一亿粒米重50公斤,一天能节约多少公斤粮食呢?

(十)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地对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知道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了解了二十四节气以及“不违农时”的含义,在生活中我们更要懂得珍惜土地,懂得尊重劳动成果。

板书设计 农业大家庭 赖以生存的土地:人均世界第126位,珍惜每寸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 一方水土,一方物产:祖国气候多

第2课《农业大家庭》

班级大家庭

民族大家庭

水果大家庭

兴隆大家庭工作计划

快乐六一大家庭

认识键盘大家庭

走进键盘大家庭

企业文化演讲:大家庭

感谢AA大家庭

农业大家庭
《农业大家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业大家庭1 农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