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质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6: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5《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鹬蚌相争》一课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25课。这则寓言通过鹬和蚌相互争吵,互相争斗,最后双方都被渔夫捉住这个小故事,说明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课文篇幅不长,语言通俗易懂,题目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已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也明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根据学生认识事物心理等特点,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宽容、谦让,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3、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结果,从中受到启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结果,从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与人相处时应该宽容、谦让。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2)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结果,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2)懂得宽容、谦让,与人和谐相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模式:四引模式

六、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 讲故事背景:

同学们,战国时候,我国分为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课件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王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这是什么故事呢?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居然能够阻止一场战争?苏代给赵王讲的故事名字就叫《鹬蚌相争》,这节课咱们就继续学习这则寓言故事。请竖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 这就是寓言故事的巨大力量,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让人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2、认读词语,复述故事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学习了生字词,那么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课后三题的词语,指生开火车来读,然后全班齐读。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把故事复述一下吗?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评价。

3、回顾故事起因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师板书:鹬啄蚌,蚌钳鹬。 这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事情发展顺序) 指名说,那么,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品读这个故事。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后生齐读。

二、细读课文,悟相争。

1、生默读第二部分,出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7---14自然段,交流讨论: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它们争斗的经过的?找出描写鹬和蚌争斗时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它们的心情和激烈的场面。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鹬和蚌相争了多长时间?请在文中划出来。 (3)鹬和蚌相争的结果怎样?这则寓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

2,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7~12段。

(1)过渡:就这样他们一个啄,一个钳,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指生汇报后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指生汇报后(课件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是这样吗?齐读第

13、14段,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板书:渔夫得利

5快速默读课文,梳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怎么判断的?

(三)明道理。

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三、拓展延伸

1、师:刚才我们学习的《鹬蚌相争》是根据《战国策》中的一个小故事改编的。大家想不想读读原汁原味的故事? 课件出示阅读链接: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齐读,完成课后练习。

2、师:《鹬蚌相争》原文仅59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制止了一场战争,而且穿越二千多年的历史的烟云,流传至今,给我们以无限的思考和启迪。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3、“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四、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试想赵王听了苏代讲的这个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

你学了这个故事,受到什么启发?交流。

生活中有许多悲剧都是因为赌一口气,争执不下而发生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固然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有时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五、作业超市

选择一项或两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讲给父

母听。

2、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注意环 境、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 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搜集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故事演绎了两千年,到了今天,他们还会继续上演怎样的故事呢?同学们,现在你们来做编剧,给《鹬蚌相争》的故事来个续集,看谁的故事能吸引导演的眼球,说不定,你就因此一鸣惊人了。 如果你选择第二项作业老师可以给你一些温情提示:

方案一: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方案二:老渔翁把鹬和蚌捉回了家,扔在地上,老渔翁的孙子来看见了„„

方案三:老渔翁把鹬和蚌捉回了家,扔在地上,晚上,鹬和蚌开始了对话„„

方案四:老渔翁把鹬和蚌捉住了,放进网里,在路上,鹬和蚌开始了对话„„

六、总结:鹬蚌相争的故事给我们很多的启迪,相信你不再是鹬鸟,你也不再是河蚌。因为你们比他们更聪明,因为你们懂得„„这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