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析《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通讯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5: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析《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通讯

——以““三无教授”请辞硕导”为例

前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是1995年元旦开设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次,大多数报道生活中的普通百姓或者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想法。下面本文就一篇通讯为例来探究下冰点人物的人物通讯。

说到评析冰点人物的人物通讯这里就要稍微的涉及下,为什么《中国青年报》的这个专版叫做“冰点”呢?就本文了解到,这跟它的这个版面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如上文所述本专版的目标是普通人,包括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然而就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普通人的生活往往是无人问津的,经常是冷冰冰的,容易被媒体所遗忘的,所以这个专版又叫做“冰点”。

其实,就这个专版的定位来说,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人们通常所见到的的人物通讯多是就名人、奇人而言,那些虽然阅读上能给我们以不一样的冲击,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些东西毕竟不是属于日常生活,不具有普遍性,能够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启示。但是普通百姓这个层面上的东西,其实是更具有感染力和实践性的,普通人的生活离我们更近,感情上心理上就更希望去了解,而且也易于接受,给读者的触动也是发自内心,也许某些人某些时候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下面我们就“‘三无教授’请辞硕导”这篇人物通讯为例来分析下冰点人物通讯的特色 首先,冰点人物通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视角独特,选题独特但是选题的敲定又紧贴时事要点,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冰点人物所选择的对象多是那些较为平凡的普通人,即便是那些非常有名的人,如迈克·华莱士也是选取他的那些普通生活去入笔,去描述这个人,每个被选上的人都是特点鲜明,个性独特,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人们所追求的观念,或是温情的、正直的,或是执着的、坚定地,每一篇人物通讯在讲述一个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讲述一个现象,一个问题,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不仅是这报道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或是普世精神,也包括对这些“异类”的人的生存状况的认识,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如在“‘三无教授’请辞硕导”这篇人物通讯中就是讲述在现行中国高校教师资格评定制度大学硕士导师张江南的事迹,报道张江南追求真正的学文,践行导师的遗愿做学问,无项目、无经费、无科研成果,但是所带的硕士生论文或获得颇丰的成果,不仅有获得校级奖的也有获得省级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却因为在高校资格评定中“不合格”而被取消带硕士生的权利,即便是这样的文弱书生在这样的刺激下也会发怒,于是就有了请辞硕导的事情,我们看这篇报道,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篇通讯不仅仅是些张江南,其实是写中国高校的教师资格评定的问题,人们在感慨张江南命运的同时,也会思考当下高校的教师资格评定制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这样的通讯并不是随意选取,而是针对当时被炒的比较热的热点而进行的人物通讯,冰点的人物通讯具有的代表性毋庸置疑,其中所具有的时效性,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能够得出肯定的结论,紧贴时事热点,引发社会思考。

其次,报道所体现的人文理念,这是通过通讯主人公的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践中或是一份坚持中所体现的,通过他们的这些行为给人们传达的地一种追求,他们的某些行为不追随当今时代“潮流”,甚至有些背道而驰,因为这些坚持有可能使自己陷入一定的困顿中,但是这些多是平时所倡导的那些美好的品质,但是这样的倡导在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由于实践生活中的种种制约,这样的倡导往往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施,即便是开始的时候去尝试,也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放弃原有的观点和坚持,而往往这样的品质又是为现代人所崇尚的,于是像冰点人物通讯就比较能吸引人们,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有这样坚持的人其实往往真的只是一些平平凡凡的人,和我们一样的生活但是却异常的感人。就如被“‘三无教授’请辞硕导”中主人公,他作为大学硕士生导师,每天不是去尽量的找项目发论文,而是每天在他创办“大樗树下”学术网站去发布收集、整理来的学术资料,从不给学生定研究题目,每天留着时间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这在现行高校的体制下无疑是不相容的,即便是自己的学生硕士论文获得种种荣誉,可是依旧抵不过这样的制度,但是依然他为了自己的理念追求而向学校请辞硕导,表达自己无言的抵抗。这样的精神体现在普通人身上,才能给我们一种更多的震撼。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冰点人物通讯人物的丰满和真实,这就是新闻中客观真实性的原则,对于一个人的了解,作为平常人尚且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一篇人物通讯中将这个人丰满的展示给读者,让读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个人,这就需要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全面采访,在报道中也要通过不同侧面展示这个人的点点滴滴,细节真实的原则才能打动读者,这点在冰点的人物通讯中体现的再明显不过,对一个人的介绍除了他本人的陈述还有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的描述,因为这样的切入,才给读者塑造了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且这些人都基本采用真名实姓,有据可查,真实可信。如“‘三无教授’请辞硕导”这篇通讯中对于张江南的表现既有他个人的讲述,也有他的学生王玲、彭玉姣、同事王小妮;还有校方以及和此时有关的相关部分的采访,而且这些采访中多年采用直接引语,真实可感,这就增加了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感。此外,冰点上的人物通讯语言多非常的浅显易懂朴实感人,这是对平凡人物的平凡报道,却能引起读者心中的震动。

永不抵达的列车(中国青年报 冰点)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简析《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通讯
《简析《中国青年报》冰点人物通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