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22:16: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徐行中学2007年课改工作总结

2006年下半年,嘉定区徐行中学与曹王中学合并,成为新的徐行中学。合并前的徐行中学是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基地学校,有着较为成熟的新教材教学师资力量,而曹王中学是上海市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除了基本的硬件配套设施外,教师们熟悉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具体流程。根据两校的实际情况,在新的徐行中学合并之初,学校就确定了教学工作主要围绕“在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的主题。学校以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深化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到教学方式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一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加强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学习

(一)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学习小班化教学的理论知识

新学年伊始,学校通过教职工大会、校园网络、教研组活动等不同形式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小班化教学理论。内容涉及小班化教学在新徐中实施的可行性、优(劣)势、具体操作的方法、形式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们基本掌握了“分层—合作—交流”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二) 观摩展示课,全面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上半年,为了让全体教师在了解了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真正掌握小班化教学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学校组织了小班化教学展示周活动,主要由原曹王中学的部分教师开设小班化课堂教学示范课,为其他教师提供了观摩与专题研讨的机会。

2007年6月,在小班化教学理论学习、展示观摩课等系列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决定首先在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科学等五门学科中进行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小范围试点。试点学科教师根据 1 学科特点制定了本学科新学年的小班化教学计划,准备在新学年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 案例反思,交流分享小班化教学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新学年开始,试点学科教师按照要求开始了小班化教学。大家普遍感到分组合作学习是我校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分组教学、角色分配、小组学习为核心环节,穿插全班讲授或组际交流,使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学会学习;在组内合作互动、互相交往中学会尊重;在组际交流竞争中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分享,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施过程中,试点学科教师经常在一起交流由小班化教学而引发的各种课堂教学问题及相关的处理解决方法,备课组活动更加频繁、扎实。期中考试后,大家纷纷撰写了小班化教学案例,互相交流与分享,初步形成了小班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凝思》专刊——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以(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培养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

“小班化教育”使得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趋势之一是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因此,中小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从观念到技术等将发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提高师资质量规格是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关键,师资培训既起始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又着眼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操作技术和方法。 骨干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抓好这两支队伍的管理和培养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于区镇两级骨干教师,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工作职责,与之签订骨干教师聘用协议书,并建立相应的成长纪录册,每年年终对骨干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对于教龄在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学校制定了专业发展基本要求和成长纪录册,每年进行检查考核。根据学校35周岁青年教师占60%的实际 2 情况,组织青年教师学习二期课改实施方案、新课程标准、中央、市领导关于教育改革的讲话精神及大量兄弟学校二期课改的经验介绍等。抓实他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新学年要求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全部备好详、简两份教案,不仅做到备教材、备教师、备课堂,更要备学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下半年学校又新进了7位新教师,他们的到来为徐中又注入了新的活力。高兴之余,学校始终没有忘记如何为他们搭建成长舞台与空间,使其迅速成长。开学初,举行了拜师结对仪式,为每位新教师确定了班主任和学科两位带教教师。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人员则对新教师不定时地听课,并及时反馈。江泽民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对于新教师,学校制定见习期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成长纪录册,对新教师重点提出了学习的要求,见习期满进行考核。此外,学校建立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协会”,协会以服从和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为原则,以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建设“快乐精神家园”为宗旨,促进广大青年教师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

三、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行

都说教育科研是教师生存的土壤,成长的途径。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向教育科研要效益,靠教育科研上水平。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学习、实践、研讨,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小班化教学模式流程。包括

1、复习检查,以旧引新;

2、明示目标,出示问题;

3、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4、分组讨论,互帮互学;

5、回答问题,教师点拨;

6、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7、学生演示,教师点评;

8、巩固小结,呼应目标;

9、精选作业,分层布置等9大环节。同时规定文科学科教师一节课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理科不得超过15分钟。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似乎总有些许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如: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作了一些工作,所以总要回顾头来想一想,这样做是否对路,这样就妨碍了前进的步伐;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尚停留 3 在探索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层面,虽然在有些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但对此的比较,分析、反思,进而提升还不够,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班化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经验性较强,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学习方式和个性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学校将重点加强对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此为课题找出适合徐行中学师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由于教学空间发生了变化,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形式灵活多样,教师更注重个别辅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发展,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法改变了,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探索了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更多的注重激发求异见,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实践、多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了自我表演机会,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了。通过这一阶段的小班化教育的实验,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小班的学生不比以前的学生那么胆怯、被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由“学”的领域已开始逐渐扩展到“教”的参与。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小班化教育”实验,我们深感荣幸,受到鼓舞。当然这只是刚刚起步,有些地方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总而言之,我们要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让我们每个小班化教师从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说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创新素质,使我们的学生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有创造思想和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

2007.12 4

小班化环境下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环境下电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新课程下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下初中科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小班化教学模式

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